摘要:互联网巨头正在深度重塑餐饮市场格局。从单纯的流量分发平台,这些科技企业开始向餐饮供应链深处渗透。京东推出七鲜小厨,美团启动浣熊食堂,两大平台以截然不同的模式切入餐饮基础设施建设。这场变革不仅改变着消费者的用餐选择,更在重构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互联网巨头正在深度重塑餐饮市场格局。从单纯的流量分发平台,这些科技企业开始向餐饮供应链深处渗透。京东推出七鲜小厨,美团启动浣熊食堂,两大平台以截然不同的模式切入餐饮基础设施建设。这场变革不仅改变着消费者的用餐选择,更在重构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京东计划3年内建设超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通过标准化流程和集约化运营,压缩传统餐饮的租金、人力成本。菜品合伙人享受销售分成,最高可获得100万元保底收益。这种模式将分散的餐饮小店升级为集约化工厂,用数据和规模重构行业成本结构。
美团浣熊食堂则采用平台生态模式。美团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餐饮商家"拎包入驻"即可参与运营。商家按照透明开放原则进行改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可入驻。美团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
浣熊食堂以"全程可视可追溯"为运营原则。商家完成清洁后,现场图片被记录在"食安日记"并上传至平台。消费者可跨店组合下单,骑手与订单密度实现共享。这种模式强化了平台的基础设施属性,而非直接参与餐饮制作环节。
中小商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存量超过1600万家,餐饮市场门店超过800万家。地理位置分布分散的特点,为平台集中化改造提供了空间。平台用"自建或控股中央厨房+品牌拎包入驻"模式,推动分散的小店经济向"类连锁化"发展。
对中小餐饮商家而言,这种变革带来双重影响。积极方面,平台提供流量、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等资源支持。商家可以降低开店成本,获得更多曝光机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为特色餐饮创造了发展空间。
挑战同样明显。传统夫妻店因租金、证照、流量全面劣势可能被挤出市场。平台控制加强可能导致品牌稀释、佣金上涨、竞争加剧。市场结构将呈现"平台系—头部连锁—小微独立"三层金字塔格局。集中度的跳跃式提升,相当于一次性投放几十万个"共享门店"。
中小商家需要在新环境中寻找生存策略。利用平台资源作为"放大器",同时建设私域会员作为"压舱石"。通过数据驱动产品迭代,用轻资产模式实现复制扩张。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适应平台规则。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