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生让世界见证“中国技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4 06:00 4

摘要:8月8日,在韩国首尔瓣膜大会(SEOUL VALVES 2025)上,来自全球的心脏介入专家们屏息凝神,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张俊杰教授团队操作的导管精准释放瓣膜,超声图像显示“零反流”的瞬间,会场响起了持久的掌声——这场由中国医生完成的高难度TAVR手术,让

转自:南京晨报

通讯员供图

8月8日,在韩国首尔瓣膜大会(SEOUL VALVES 2025)上,来自全球的心脏介入专家们屏息凝神,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张俊杰教授团队操作的导管精准释放瓣膜,超声图像显示“零反流”的瞬间,会场响起了持久的掌声——这场由中国医生完成的高难度TAVR手术,让73岁的患者重获“心”生,更让国产瓣膜系统在国际舞台上闪耀光芒。

今年73岁的王奶奶近半年来总被莫名的呼吸困难和心悸困扰,爬两层楼梯就会喘不上气,连端起水杯都觉得胸口发紧。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主动脉瓣像个关不严的闸门,每一次心跳都会有大量血液反流回心脏,这种单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PAR)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当地医院建议王奶奶转院治疗,王奶奶的家人带着他慕名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住院后,心血管内科专家发现,王奶奶还患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和干燥综合症,STS评分高达6.68%(属于中高危手术风险),传统开胸手术对她而言如同“鬼门关”。

术前检查数据也揭示了手术的复杂性:王奶奶主动脉瓣环直径25.1mm,瓣叶轻度增厚却无钙化,这种“软瓣膜”如同湿纸巾般难以固定;主动脉弓角度89°且大弯侧存在钙化,血管通路最窄处仅7.6mm,导管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血管撕裂。

“患者的瓣膜解剖结构就像个歪脖子瓶子,常规器械很难保证同轴性。”张俊杰教授在术前讨论时指出关键难点。团队最终选定使用的国产新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可回收可控弯输送系统,藏着三项“黑科技”:可回收功能让医生有机会重新调整位置,可控弯输送系统能适应迂曲血管,3D空间调弯技术则像给导管装了“导航仪”。

手术当天,在DSA和食道超声双重引导下,陈绍良、张俊杰教授团队从患者右侧股动脉建立通路。当直径仅7.6mm的导管穿过钙化的主动脉弓时,会场有人小声惊叹:“这个角度居然能顺利通过!”更令人称道的是瓣膜释放环节——在160次/分钟的快速起搏下,医生通过调弯功能精准控制瓣膜角度,确保与自体瓣叶完美贴合。

“释放成功!”当超声显示瓣膜启闭正常、无任何反流时,操作间里响起了欢呼声。整个手术耗时不到90分钟,老人术后血压立刻恢复正常,原本清晰可闻的舒张期杂音彻底消失。

术后第二天,王奶奶就能下床轻微活动了。她开心地说:“没想到这么神奇,我现在感觉胸口特别轻松。”而对于陈绍良、张俊杰教授团队来说,这场直播手术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医者担当——用创新技术守护生命,让“中国心”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通讯员 曹慧慧 刘春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