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 8 月 13 日港股盘后,$腾讯控股(00700.HK) $腾讯控股(ADR)(TCEHY.US) 发布了 2025 年二季度业绩。在游戏、广告两大吸金台柱的支撑下,股王业绩依旧稳得让人安心。
北京时间 8 月 13 日港股盘后,$腾讯控股(00700.HK) $腾讯控股(ADR)(TCEHY.US) 发布了 2025 年二季度业绩。在游戏、广告两大吸金台柱的支撑下,股王业绩依旧稳得让人安心。
具体来看:
1. 长青游戏的价值还有的挖:Q2 游戏增长 22%,继续强势增长。其中本土增速 17%、海外 35%(汇率中性下为 33%),主要超预期在海外收入。
国内游戏靠新游《三角洲行动》,长青《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的增长,抗住了去年的高基数压力。三季度《无畏契约》手游提前上线,有望接力继续保持强劲增势。
海外游戏也是主要靠长青游戏发力。除了一贯稳定的《PUBG》,Supercell 旗下《皇室战争》二季度内容更新 + 社区交互,流水创新历史新高。另外二季度发了一款新游《沙丘:觉醒》,也贡献了部分增量。
从递延收入看,Q2 虽然季节性环比下滑,但波动幅度小于历史惯常的表现,体现当下(聚焦长青游戏二次开发)流水的稳定性。再加上下季度有了提档的重磅手游《无畏契约》做支撑,因此也无需过多担忧去年因《DNFM》带来的高基数压力了。
2. 广告增长继续领跑:Q2 广告增长近 20%,保持强势。但二季度行业表现其实很一般,618 以及线下消费数据都比较寡淡,因此腾讯的 20% 增速非常有含金量。
具体驱动力上,主要还是来源于1)库存的释放,也就是广告加载率的提高,其中小游戏广告、视频号广告应该是增长主力;2)AI对全域生态广告 ROI 的提高。
3. 金科进一步回暖:Q2 金科企服合计增速回升到 10%,市场原本因整体消费环境的低迷而预期不高。海豚君认为,除了视频号电商佣金(5 月微信组建电商产品部,商家入驻加快)、腾讯云(因算力主要对内,因此仅预期 15%-20% 左右的增速)的带动外,占大头的商业支付,二季度已经恢复增长。
4. 无视 AI 成本压力,主业盈利还能改善:因 AI 提高资本开支已一年,市场不乏对腾讯利润率影响顾虑。虽然海豚君认为 AI 革新时期,投入长期成长比维持短期利润更有价值,但实际情况是,腾讯仍然未停止主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海豚君一直主要关注的指标(剔除了投资收益等非主业项目的影响)——Q2 核心主业的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29%,势头进一步增强,利润率为 34.5%,环比继续提升了近 2pct,成本、费用的优化均贡献约 1pct。
具体拆分原因,毛利率主要是因为游戏、广告等本身高利润率的业务占比提升,聚焦长青游戏 IP 开发的战略,也使得近两年新游的变现效率高于以往。而费用上,增长主要体现在由 AI 带来的的服务器带宽、设备折旧上,以及研发人员的成本,但整体看均相对可控。
二季度 Non-IFRS 净利润同比 10%,增速较核心经营利润增速低不少,主要是因为当期分占联营公司盈利同比下降 42%,这里面有因为 Q1 拼多多利润多估了,实际出来低于预期,Q2 再多退少补调回去。
5. 因短期禁令,资本开支下降:关于现金流和资金配置,海豚君重点看资本投入和回购情况。Q2 仍然因为游戏、广告两个现金奶牛业务增长不错,因此经营性现金净流入继续保持高位 744 亿。
二季度 Capex 191 亿,环比下降了 30%,应该主要因为 H20 禁令影响。此前放开 H20 供应,据悉腾讯马上新下了订单,因此预计后续还是会保持投入扩张。二季度回购有所提高,但整体还是在 8、900 亿回购的预算框架之内,随市值波动灵活调整。
7. 财报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观点
在庞大的绝对体量上,二季度业绩增长依然强劲。此前市场上部分资金对游戏的高基数压力还有顾虑,但在上周《无畏契约》手游因内测数据不错而宣布提前定档,即有了潜爆品接力后,都基本打消了担忧。
当然在传统业务本身周期之外,海豚君最关注的,仍然是 AI 在股王身上的 “化学反应”,二季度我们继续在广告、游戏、腾讯云上看到 AI 的拉动:(1)广告靠 AI 提升了 ROI 获得了逆势高增;(2)游戏靠 AI 生成更多丰富内容,反复刺激长青游戏的用户活跃,在淡季仍然挖掘出了更多的价值潜力和高效率变现能力;(3)腾讯云也因为 AI 获得更多外部需求,尽管当下算力仍以满足内部优先,但 AI 给了近几年大幅调整后的腾讯云未来更多的增长可能。
而业务增长之外,Q2 业绩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高效管控的庞大组织运转。海豚君认为,除了腾讯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外,一如海外大厂,AI 同样能够助力互联网平台运营效率的提升——虽然短期有较高的前置投入,但长期来看能够持续优化基础开发资源成本。
估值上看,由于近期降息预期、政策刺激带来的情绪持续回暖,以及昨天两个子公司超预期的利润表现,腾讯股价距离 Q1 财报发布,期间已上涨 17%。
但由于游戏、广告的连续超预期表现,再加上《三角洲行动》二季度因地图更新后的亮眼流水、《无畏契约》手游的提档、参照 Meta 腾讯广告还有望受益 AI 的更多拉动,海豚君认为目前市场对于今年游戏增长 15%,总营收增长 10% 的预期显得略微保守。
对一致预期稍作上调后(+2%),当下 5.36 万亿 HKD 的市值,对应 25/26 年的税后 Non-IFRS 净利润大约 19x/17x,结合增速来看仍不算太贵。而站在当下节点,海豚君依然看好腾讯能够在 AI 时代,发挥出更多 “超预期” 的增长潜能,这个成长想象力有望带动当下估值继续拉升。
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微信生态稳步扩张
二季度微信用户 14.11 亿,环比净增 900 万,预计主要受视频号、小游戏、微信元宝带动,QQ 则继续环比下滑。
上季度全力分发的元宝,在融合进微信之后,独立 app 目前用户增势已经放缓,国内全行业几乎仅豆包一家,绝对规模、增速上同时位居前列。因此对于元宝总体用户活跃,可以关注一下电话会管理层对进展的汇报。
关于超级 AI 战略,AI Chatbot 只是其中一种应用方向,从腾讯目前的战略方向来看,整个微信体内,还将结合小程序的调用,推出一个更加智能、以任务结果为导向的 AI Agent。后续推出路径,值得期待和关注。
整体生态时长的占比上,腾讯暂时还稳定在 31%。一季度末因为元宝而拉升的占比份额,也在独立 app 增长放缓之后,二季度有所下滑。与之对照的是,字节的份额仍在缓慢提高。
二季度增值服务付费用户数环比流失 400 万人,主要流失在腾讯视频端。二季度腾讯视频付费用户 1.14 亿,环比下降 300 万。其他内容付费目前也主要保持费用控制下的高效增长,不会盲目做推广促销。比如腾讯音乐增加 150 万人、阅文相比年初也只是净增加了 10 万人付费。
二、长青游戏的价值仍然有的挖
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 592 亿,同比增长 22%,其中国内增长 17%,海外增长 35%,超预期主要在海外。
(1)本土市场:除了《三角洲行动》新游的贡献,从绝对增量上看,长青游戏再次扛起大旗。海豚君从调研信息获悉,长青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分别有 10%、20% 左右的同比增幅。
《王者荣耀》主要是 IP 联动,多款新皮肤上线拉动;《和平精英》则主要受益于当下的射击热,作为一款依赖 DAU 的 MOBA 竞技游戏来说,人气是决定因素,而用户活跃除了官方做活动、买量推广外,还非常依赖社交关系,这恰好是腾讯可以发挥的地方。
此外,同为射击游戏的《三角洲行动》、《暗区突围:无限》等新品上线,以及 “搜打撤” 新玩法的融入,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带动了当下射击游戏人气。
如下图腾讯旗下四款主要的射击游戏 DAU,在《三角洲行动》彪悍增长的同时,其他三款游戏用户活跃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明显的内部侵蚀问题,说明整体射击游戏市场的用户在破圈。
(2)海外市场:Q2 炸裂增长,一方面是老游戏,Supercell 旗下《皇室战争》,以及《PUBG Mobile》的增长带动;另一方面是新游《沙丘:觉醒》的增量。
结合递延收入计算的流水指标更能代表真实需求的前瞻性指标。二季度递延收入同比增长 13%,虽然季节性环比下滑,但波动幅度小于历史惯常的表现,体现当下(聚焦长青游戏二次开发)流水的稳定性。再加上下季度有了提档的重磅手游《无畏契约》做支撑,因此也无需过多担忧去年因《DNFM》带来的高基数压力了。
三、广告受益库存释放和 AI 提效
二季度大环境依旧承压,但腾讯广告仍然保持近 20% 的增速,略超市场一致预期,继续领跑行业。但财报前渠道调研已经有积极反馈,因此预计乐观资金的预期可能也不低。
驱动增长直接因素仍然是提高加载率,释放库存,主要体现在视频号、小程序广告,同时 AI 对全域广告的 ROI 也有一定改善。
(1)二季度小游戏 IAP 流水增长 20%,表明用户很活跃,因此 IAA 的广告规模增长应该也不会差。
(2)五月微信组建电商产品部,商家入驻加快,推动视频号、微信小店为主的电商生态扩大和后续的广告变现。
当然,从商家预算分配的角度来看,本质上还是商家对微信生态价值的认可。
作为用户粘性最高、规模最大的平台,微信也被商家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域流量最后聚集地,是能够帮助自己建立长期口碑的平台。因此微信生态的健康,会自然而然的受到商家的重视和共同努力,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上都会保持高要求。这有利于微信后续进一步完善电商布局后,生态能够长期保持优质。
二季度在外卖战开打初期,对腾讯渠道的广告还有一些小幅利好。但随着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补贴对拼加剧,部分营销预算也被挪移到补贴端,因此预计三季度广告增速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好在目前而言,补贴力度边际放缓并逐步趋稳,对腾讯渠道广告影响预计也不会再明显加大了。
四、金科已回暖,企服稳健增长
二季度金科企服同比增长 10%,环比加速改善。同样因为消费环境,考虑到对商业支付收入的拖累,市场预期不高。
拆分来看,占 2/3 的支付收入已经恢复正增长,参考央行收缴的第三方备付金总额变动,同样有逐季改善的趋势,说明主要是环境回暖带动。企业服务(云业务和视频号佣金等)则继续稳健增长,海豚君估算同比增速上升到 21%,较上季度的 15% 有所加速(估算值仅作参考)。
对外的企业客户强劲需求也带动一部分增量云收入,包括 GPU 阻力和 API token 使用。不过按照集团战略,腾讯云算力优先满足内部需求,意味着腾讯想要做大云收入的意愿不足,因此这部分收入未来增长预期,也不必过于夸张。
五、投资利得:对拼多多利润的预估调节,分占利润同比下降
关于投资利得,海豚君基于原指标定义,主要看其他收益净额(包含投资收益),以及分占联营/合营公司盈利两个部分。
二季度仍然没有做太多资产处置,因此综合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分占盈利、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不过 Q2 分占盈利同比下滑 40%,环比也未增长,公司提及主要是一个被投联营公司的预估收益下降。
海豚君猜测,这个公司可能是拼多多。腾讯财报先于拼多多,因此这部分收益主要靠腾讯自己内部预估,然后再在下个季度对实际情况进行多退少补。Q1 拼多多利润确实大幅 miss 预期,因此 Q2 分占盈利不佳很可能有其中 “调节修正” 的因素。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联合/合营资产规模合计 3144 亿,计算得二季度腾讯的投资收益率为 5.7%(年化),环比一季度保持稳定。
六、主业盈利潜力还在释放
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 631 亿,同比增长 10%,仅略微高于市场预期。但从核心主业的经营利润(=毛利 - 经营费用),相当于剔除了分占联营盈利的波动影响,那么实际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29%,明显超过市场预期,利润率为 35%,同比提升 4 个点。
再来看下这么高的利润率怎么来的:
1. 高毛利率的现金奶牛占比提高
游戏和广告是毛利率相对比较高的两个业务,因此这两座金矿持续高增长,无论是对毛利率还是现金流都有不错的拉动。二季度毛利率同比提高 3pct 达到 57%,再创历史新高。
分业务的毛利率也都齐齐向上,其中增值服务、金科的毛利率都创了新高。
(1)增值服务中,因为聚焦长青游戏 IP 开发的战略,使得游戏业务对外部渠道的依赖性降低,减少分发成本。与此同时,5 月 Epic 与苹果基于引入外部支付链接的纠纷有了新的进展,虽然目前只是在北美、欧盟地区适用,但也让游戏业务未来的变现空间带来更多遐想。
(2)金科业务的毛利率提升,除了云业务本身毛利率改善外,还有视频号电商佣金、消费贷等高毛利业务扩张的带动。
2. 无惧 AI 增量成本,经营效率保持提升
因 AI 提高资本开支已一年,市场不乏对腾讯利润率影响顾虑。虽然海豚君认为 AI 革新时期,投入长期成长比维持短期利润更有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尽管研发增长避无可避,但在整体经营费用投入上依旧可控。
二季度研发费用增长 17%,其中人员薪酬增长 8%,主要增幅来源于 AI 服务器带来的摊销成本,同比增长 58%,逐季加速中,预计这个趋势近两年还会持续。
二季度管理、销售费用上,效率提高主要体现在销售推广支出上,贴合海豚君前文所讨论的长青游戏战略,对整体游戏变现效率的提升问题。
从雇员人数上看,二季度相比一季度末环比增加 1800 人,可能临近毕业季,有季节性的人员招聘带来。同时从人均薪酬来看,说明腾讯对 AI 相关的高薪研发人员需求仍然旺盛。但从研发人员开支来看,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只有 8%,这可能是因为在新招 AI 人才的同时,也存在基础开发人员的优化。
结合 Meta 和 Google 的经验,AI 对于综合运营工作、基础代码的编写都能够做多部分替代。因此在腾讯庞大的组织架构上,具备长期优化的空间。
3. 受禁令影响,Capex 短期下降
二季度资本开支 191 亿,环比下降了 30%,应该主要是 H20 禁令的影响。前不久放开 H20 供应,据悉腾讯已经下了新订单,预计下季度资本开支会快速反弹,电话会可以关注一下,基于目前的需求和供应变化,腾讯对全年资本开支投入的预算是否有新的调整。
七、重回成长有望抵消大股东减持压力
最后简单来看下回购与抛售情况。从上次财报披露至今的 3 个月,腾讯总股数净减少 3500 万股。同期,大股东减持力度略微有所减弱,三个月抛售了近 3780 万股,在腾讯中的股权占比降至 22.98%,下降 0.32pct。整体上,还是在 8、900 亿回购的预算框架之内,随市值波动灵活调整。
从日均回购规模来看,二季度以来力度减弱,显然不能抵消大股东的抛售影响。但有了成长故事的腾讯,看好资金增加,也不需要完全靠自身回购来支撑大股东的抛盘了。这说明,打铁还需自身硬,主要有成长,不怕个别股东的非正常减持。
来源:海豚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