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满换帅风波:暴力催收阴影下,合规与营销如何两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3 22:45 2

摘要:近日,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工商信息变更,标志着公司管理层的重大调整。8月3日,许冬亮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张文斌正式接任,同时梁嵩和应叶分别取代徐仁艳和孙云丰,出任公司董事和监事。

自2018 年从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拆分独立运营以来,度小满科技一路过关斩将,凭借百度的技术基因,在金融科技赛道上狂飙,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存在。

近日,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工商信息变更,标志着公司管理层的重大调整。8月3日,许冬亮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张文斌正式接任,同时梁嵩和应叶分别取代徐仁艳和孙云丰,出任公司董事和监事。

这一系列变动预示着公司战略方向和业务重点的调整,让本就处于舆论漩涡的度小满,再度成为行业内外聚焦的焦点。

面临持续增长压力

近几年,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与个人的信贷需求也受到抑制,进一步加剧了小额贷款市场的收缩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081家,较2024年底缩减了176家;贷款余额7366亿元,一季度减少183亿元。

在监管趋严与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度小满营收增长乏力。

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2024年,度小满营收分别为30.18亿元、28.98亿元、18.1亿元以及22.57亿元,三年时间缩水25.22%。与此同时,度小满估值的持续收窄。胡润研究院披露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度小满估值为110亿元,相较从百度拆分之初的260亿元估值已“腰斩”。

小额贷款规模收缩已令度小满承压,阿里、京东等巨头的贴身肉搏,更把增长空间挤压到极限。蚂蚁和京东系的金融业务都与主营业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度小满存在场景上的“先天不足”。

以阿里巴巴为例,支付宝不仅承担着线上支付的功能,更凭借长期积累的用户交易数据,构建起强大的用户画像与信用评估体系。其以支付业务为支点,顺势布局保险、银行存款、公募基金、供应链等金融业务,通过核心电商业务的流量导入,将金融服务精准触达海量用户。

无独有偶,京东金融服务也依靠京东电商的优势异军突起,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消费者端,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电商交易场景,推出京东白条、金条等消费信贷产品,精准满足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的信贷需求;在商家端,京东通过整合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交易数据,为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商家优化资金流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对比而言,百度的主业集中在搜索、AI、智能驾驶等领域,与金融业务紧密相关的支付、电商场景严重脱节。这使得度小满在获取用户、拓展业务时,缺乏像阿里、京东那样稳固且高频的应用场景作为支撑。用户在百度的搜索、AI 等产品使用过程中,很难自然地产生金融服务需求,度小满无法像竞争对手那样,借助核心业务场景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推送与用户转化。

面对行业收缩的困境以及阿里、京东等强劲对手的竞争压力,度小满急需寻找破局之策。未来,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创新举措,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营收增长。

喧嚣营销下的暴力催收阴霾

为弥补支付场景方面的短板,度小满开启了“烧钱式”营销之路,重金投入线上、线下广告吸引用户关注。

在线上,度小满借助百度搜索引擎、爱奇艺、百度地图、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等产品引流,还在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主流流量平台大规模投放广告;在线下,度小满则覆盖北上广深机场大屏、高铁专列冠名、城市CBD核心商圈户外大屏。

值得一提的是,度小满赞助热门综艺节目《盒子里的猫2》、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庆余年》等,甚至冠名马拉松、演唱会、足球赛事等。据艺恩内容智库统计,2025年Q1度小满综艺露出总时长达到38977秒,互联网品牌前3,互联网金融第1。

度小满高举高打做营销,市场效果却是喜忧参半:声量上去了,口碑却出现两极分化。

一方面,度小满涉嫌暴力催收,始终面临合规高压。网络上有诸多用户投诉称,在逾期后,度小满催收人员频繁电话、短信骚扰,使用威胁性语言,甚至违规联系紧急联系人,对借款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

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8月12日,以“度小满”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达32399条,“有钱花”产品搜索结果61489条,“满易贷”搜索结果1005条,投诉内容不乏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等。

中国台湾女星刘乐妍的遭遇便是典型。陌生人周某在度小满借贷时将她设为紧急联系人,因周某欠款不还,度小满不分昼夜地致电、发短信骚扰刘乐妍,即便她多次声明不认识周某,催债人员依旧我行我素。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也违背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等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度小满乱扣费问题引发了用户的广泛质疑和对平台的信任危机。

有位匿名网友在黑猫平台上留言:本人于2024年月在度小满平台申请了一笔贷款,金额为80000元,贷款期限为12个月。借款时平台展示的年化利率看似合规,但实际还款中通过计算发现,其综合费用(包含利息、服务费等)折算后的实际年化利率已远超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涉嫌高利贷。

靠烧钱买来的流量,终会因口碑崩塌而流失;用违规换来的增长,终将被监管与用户共同抛弃。对于度小满而言,若继续将资源倾斜于流量争夺而非合规建设,终将陷入“越营销越扩张越危险”的困境。

口碑、监管、竞争,多重压力

当前,消费金融的蓝海已然是一片红海。

竞争者蜂拥而入,从传统银行到电商平台,从互联网巨头到垂直金融科技公司,市场被层层分割。与此同时,监管层面对金融科技的审视日益严格。从规范贷款利率展示到严控个人数据采集使用边界,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到对不当催收的“零容忍”,政策框架不断收紧。

因此,在金融科技下半场,快速扩张已不再是唯一制胜法宝,用户投诉缠身的度小满,需要在营销与合规运营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首先,度小满亟需主动构建全面、前瞻性的合规风控体系。对营销宣传内容需建立严格的多层审核机制,确保清晰透明、无误导;在催收环节,必须坚决落实行为规范,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催收过程可记录、可回溯、可审计,杜绝暴力与软暴力。

其次,度小满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与AI能力,在营销端实现更精准、更合规的客群触达,减少无效推广带来的扰民与资源浪费;在风控端,深化智能模型应用,提升风险识别与定价能力,从源头降低用户违约可能,从而缓解后端催收压力。

再有,度小满需将投诉视为宝贵反馈,系统梳理用户旅程中的痛点,优化产品设计、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客服响应质量与解决效率。通过构建更友好、透明的服务体系,将用户满意度转化为品牌忠诚度与口碑传播力。

综上所述,监管框架日益完善、用户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新环境里,唯有稳健者方能行远。对度小满而言,其未来跃升的高度,将直接取决于在“营销张力”与“合规重力”之间所找到的平衡支点是否足够稳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