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能痊愈的基孔肯雅热患者,大多在感染后,不做这5件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3 20:49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23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病毒不怕你发烧,但怕你做错决定。”这是张文宏教授在一次公开讲座上说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点到了很多人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误区。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流动加剧,这种以往在非洲和东南亚常见的病毒,已逐渐出现在我国部分南方城市。

它来得快,症状猛,但如果处理得当,大多数人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但问题是,很多人在感染初期,犯了同样的五个错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留下了长期后遗症。

张文宏反复强调:“不是病毒本身有多可怕,而是错误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你是否能痊愈。

很多人一发烧就慌,但也有不少人反着来,觉得“抗一抗就过去了”。

基孔肯雅热的高热期通常在感染后的前2-3天,体温可迅速升到39℃以上,并伴有强烈的肌肉酸痛关节肿胀。这个时候不退烧,身体反而会被炎症风暴拖垮。

张文宏给出的建议是:一旦体温超过38.5℃,必须科学退烧。

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规退烧药,但严禁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因为这类药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在血小板低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内出血

基孔肯雅热是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很多人一听到“热”,就自己买清热解毒药吃,比如双黄连、板蓝根、牛黄解毒片。

问题是,这些药对病毒本身没有作用,反而可能带来肝肾负担更严重的是,一些中成药含有退烧成分,与西药叠加,就容易导致过量风险

张文宏说得很清楚:“不要把中药当退烧水喝,也不要相信偏方。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叠加任何药物

“多喝水”几乎成了所有疾病的通用建议,但在基孔肯雅热的恢复过程中,这条建议并不完整

高热出汗、呕吐、腹泻,很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如果只喝白水,可能会稀释血钠浓度,诱发低钠血症,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意识模糊。

正确的补液方式是:小口多次,补水+补盐。可以选择含钠、钾、氯离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制淡盐糖水,但比例要科学。

张文宏提醒说:“不要过度依赖瓶装矿泉水,身体需要的是平衡液体而不是纯净水。

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后遗症是关节炎,部分患者在退烧后仍会反复出现关节肿痛,尤其是手腕、膝盖、脚踝等部位。

很多人一疼就贴膏药,或者去按摩、热敷,结果疼得更厉害。

这是因为病后早期,关节处于炎性水肿状态,热敷会加重滑膜充血,使炎症扩散。

正确的做法是:冷敷+休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张文宏指出:“基孔肯雅热后的关节炎,不能当普通劳损处理。越‘动’,恢复越慢。

很多人觉得退烧就是痊愈,第二天就想着回单位上班。但基孔肯雅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远不止发烧那么简单。

部分患者即便退烧,体内的炎症因子仍处于高水平,稍一劳累,就会引发复发性关节痛持续乏力、甚至是免疫紊乱

张文宏说:“表面退烧了,不代表内部恢复了。

建议患者至少休息7-10天,再根据体力情况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不要急于复工,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根据广东疾控中心数据,2024年夏季以来,全省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已超500例,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超过六成。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但也有部分人因为处理不当,拖成了慢性关节炎,甚至持续数月无法正常行走。

张文宏教授多次强调:应对病毒,靠的不是经验,而是科学。

每一条,都是临床上真实发生过的病例教训。

如果你或者家人正在经历基孔肯雅热,请记住:

痊愈靠身体,但真正决定恢复速度的,是你对科学的尊重程度。

参考资料:

①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度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监测周报.
② 国家卫生健康委.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3年版).
③ 张文宏. 病毒性疾病的公众防控与临床干预策略[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2): 65-68.
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问答(第二版).
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 对乙酰氨基酚说明书(修订版).

来源:老年病科安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