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网友称,“这种情况可能会让部分患者感到不适,或影响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医护人员应保持端庄仪表。此类发色可能影响患者对医疗专业的信任度,建议医院加强管理。”留言下,配有一张现场拍摄的照片,但照片已打码。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有义务通过得体的仪表,使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患者能够尽快、尽可能地产生信任感。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小呱
近段时间,据湖南省主流媒体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消息,有网友留言投诉,某医院急诊科医生染发,认为其“发色鲜艳”,可能与医疗职业形象要求不符。
该网友称,“这种情况可能会让部分患者感到不适,或影响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医护人员应保持端庄仪表。此类发色可能影响患者对医疗专业的信任度,建议医院加强管理。”留言下,配有一张现场拍摄的照片,但照片已打码。
2天后,当地网信办回复该留言,称已将其反映的情况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几个小时后,涉事医院在评论区作出回应:
您好!感谢您对我院工作的关注与监督。
经核查,您反映的“发色鲜艳”人员为我院实习护士,其行为不符合医务人员职业形象管理要求。医院已第一时间约谈当事人及带教老师,责令立即整改,并迅速组织实习人员再次进行职业规范培训。我院将持续加强医务人员管理,欢迎社会各界继续监督!
就是这么一件似乎“无关痛痒”的小事,却在多个平台引起了网友的争论。
很多网友认为,医务人员不是犯人,有染头、烫头等着装仪态的自由;有的人则觉得相关部门做得不合适,无论收到什么投诉和意见,都先往下问责并无脑要求回复。
但也有的网友支持投诉,并表示,医疗从业者工作有其特殊性,良好端正的形态仪表,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形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网友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笔者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医生,接下来结合自身经历,从个人角度浅谈一下对这件事情的片面看法。
1.医务人员职业形象管理现状
当前,依据我国公开资料表明,尚未有专门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形象制定的统一标准。然而,绝大多数医院均会对医务人员的着装与仪表提出相应要求,且多数医院的要求在本质上趋于一致。
具体而言,这些要求涵盖:衣物需保持干净整洁,衣扣应完整无缺,隔离衣不得敞口穿着;对于男职工,建议穿着衬衣并佩戴领带,禁止穿着短裤与拖鞋;女职工的裙子长度不得超过工作服,长发需束起,不得披肩散发,同时应尽量避免染发与烫发等行为。
这些规定中,一部分是基于院内感染防治的原则而设定,另一部分则是出于维护医院整体形象的考量。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除特定时间与场合外,上述要求通常并不会被严格且实时地执行与监督。
毕竟,医院并非监狱,医务人员也属于具备较高素质的群体。作为成年人,能够自我审视并判断工作仪态是否得体合适,且在集体工作环境中,这种判断与纠正往往能够迅速达成并形成正向同化效应。
因此,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在多数情况下,均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去对职工的发型、发色以及衣物整洁度等进行细致入微的监督。
就个人观察而言,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均能够自觉遵守衣着仪表的相关标准。对于医务工作者及负责监督检查的行政人员而言,这仅仅是众多工作任务中极为微小的一部分,双方往往形成一种“上级下达指令,下级执行任务”的默契关系,无需过多言语与强调。
对于医院从业人员而言,时间与精力无疑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多数医务人员在工作数年之后,均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觉悟:不应为琐碎小事而分散自身的精力与时间。
若医院已明确作出相关说明与要求,即便这些要求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显得不尽合理,但作为在“制定规章”这一环节缺乏话语权的医务人员,仍应秉持先尽量遵守的原则。反之,若明知故犯,被领导与检查人员发现并问责,进而被勒令整改,这无疑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2.职业形象对患者信任度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患者及社会其他人士对于医务人员发型仪表的看法。一部分人秉持这样的观点,即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得体的发型与仪表,如此方能增强患者对其的信任感;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属于医务人员的个人自由范畴,外界不应予以干涉。
鉴于线上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以中青年为主,据此推测,医院内真实的患者舆论环境或许更倾向于前者。
每个人观念与看法的形成,均有着其独特且个性化的历程与根源。无论这些观念是英明正确或显得不可理喻,我们既无需对其承担责任,也无权要求他人为我们而改变。正如国漫《哪吒》中申公豹所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此言精准而现实地评价了一系列刻板印象的存在。
当患者踏入医院,无论外界如何强调着装自由或其他方面的自由,一位面容青涩、发型色彩斑斓的医生,相较于一位妆容得体、不拘言笑,甚至还有“地中海”的老大夫而言,前者往往难以迅速赢得患者的信任。而值得信任,恰恰是医患沟通交流中的核心要点。
患者前来医院,其目的在于求医问药,而非欣赏医生的发型。倘若医生具备卓越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能够在初次接触时便迅速赢得患者的信赖,那么即便其发型如孔雀般绚烂,患者也会对其深信不疑。然而,在首次就诊接触的短短几分钟内,由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限,加之个人认知存在差异,往往难以迅速接受一位发型或仪表不够得体的医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的服务对象,即患者群体,得体的衣着仪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医务人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有义务通过得体的仪表,使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患者能够尽快、尽可能地产生信任感。
3.职业形象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
相信多数人在中学阶段,都曾有过追求“奇装异服”或擅自改造校服的经历,也可能因飘逸的长发与班主任要求的板寸、平头标准相去甚远,而与之展开一场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且乐在其中。
那些身着奇装异服、发型标新立异、行为举止嘻嘻哈哈的同学,似乎总被贴上“问题少年、成绩落后”的标签。同样,那些有着花臂纹身、被称作“社会人”的群体,也会让人们不自觉地敬而远之,仿佛他们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永恒代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网络的普及使得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身的看法。然而,“人心中的成见这座大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挪动,人的观点和言论本就具有多面性。
在年轻网友眼中,那些刻板偏见的中老年人,或许恰恰就是在诊室门外茫然无措、惶恐不安、迫切渴望得到安心答复的患者。他们缺乏良好且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和观念改观的机会,也可能没有条件与社会进行及时、友好的沟通交流。他们并不知晓“着装仪态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观念,只知在多数情况下,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当他们因病痛难忍而来到医院时,倘若条件允许,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一眼便看到一位“衣着得体、表达清晰、看上去值得信赖”的医生。在这种时候,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并非移除偏见这座大山,而是搭建起沟通与帮助的桥梁,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与期待。
4.医患关系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文章开篇所提及的投诉回复事件中,医院方面给出的解释为“发色鲜艳者系实习护士”。
笔者倾向于认同这一说法,对于实习同学,我们并无任何偏见,也不会基于外貌对其产生片面看法。那些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实习医务人员,同样具备合格医护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金色或粉色的发色,爆炸头或波浪卷的发型,都是个人的自由,那些是尚未被工作磨平棱角的少年心气与独特个性。即便并非实习生,医务人员也应享有这样的自由权利。然而,当下的医疗环境复杂多变,难以用简单的言语尽述,这并非一个能够完全实现公平与自由的时代。
作为“百分百回复投诉系统”的“亲历者”,笔者对于那些无理发泄负面情绪、片面强调个人诉求的行为深感痛恶,他们不仅损害了正常的沟通渠道,更削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础,仿佛医生与护士这一职业天然就带有某种“原罪”。
然而,就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事件而言,若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考量,得体的着装与发型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其一,能够提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心理接受度;其二,符合医院相关制度规定的要求;其三,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投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得体的着装与发型无疑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在理想状态下,病人投医问药,应就事论事;医生认真看诊,合理治疗,双方除此之外,互不干涉,这曾是医患关系中最令人向往的工作状态。
然而,时至今日,一言难尽,今非昔比,这一理想状态已难以完全实现,医患关系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化。
责编|Zelda Atai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官方通报!57岁妇产科主任坠楼身亡,留书“为我正名”……家属:连续7个多月遭受网暴,极度无助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