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红军叛将”申请重新入党,开国中将亲自说情:我完全同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16:52 2

摘要:福建省政协开会讨论时,有人说:“他当年毕竟被开除过党籍,重新入党,影响不好吧?”话音刚落,开国中将韩伟“啪”地一拍桌子:“我跟傅柏翠共过事!他不是叛徒,是被‘左’倾路线冤枉的!当年他要是真想反,闽西的革命火种早就灭了!”

他是“红军叛将”,但毛主席曾亲切地称他为“闽西傅先生”。1982年的时候,他申请重新入党,开国中将也亲自为他说情,说:“我完全同意。”

他就是傅柏翠。接下来,就一起看看他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样的曲折吧。

1982年,86岁的傅柏翠颤巍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这已经是第5次了,前几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成。

福建省政协开会讨论时,有人说:“他当年毕竟被开除过党籍,重新入党,影响不好吧?”话音刚落,开国中将韩伟“啪”地一拍桌子:“我跟傅柏翠共过事!他不是叛徒,是被‘左’倾路线冤枉的!当年他要是真想反,闽西的革命火种早就灭了!”

韩伟的话像块石头落进水里,激起了涟漪。大家翻出当年的档案,又找了好多老红军核实,越查越清楚:傅柏翠当年只是思想转不过弯,压根没叛党。审查了4年,1986年春天,批准的通知终于送到了傅柏翠手上。

那天福州特别热,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接过党员证时,手抖得厉害。他把证贴在胸口,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擦了好几次都擦不完。“回家了,终于回家了。”他喃喃自语,然后对着送通知的同志,认认真真敬了个军礼,腰板挺得笔直,像个刚入伍的新兵。

晚年的傅柏翠住在福州一栋老楼里,每天早上都要拄着拐杖绕着院子走两圈,胸前总别着那枚新党员徽章。省里给他补发了工资,他一分没留,全寄回了家乡的小学,说要给娃娃们买课本。

有回孙子来看他,见他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忍不住说:“爷爷,您现在也是老干部了,该穿好点。”他瞪了孙子一眼:“日子好了就忘了当年穷人家的娃连裤子都穿不起了?”

1993年,傅柏翠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拉着子女的手说:“我这一辈子,走了不少弯路…但党没嫌弃我,还让我归了队…你们要记住,不管到啥时候,都得跟着党走,别学我当年犟脾气。”

这弯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还要从1930年说起。当时,上面传来消息,说苏联搞农业集体化,大家一起种地一起分粮。傅柏翠听着新鲜,觉得这法子好,回到蛟洋就宣布:“所有田地归公,各家各户的牛和农具都交到村里。”

这下可惹急了当地的老农们,他们忍不住说:“傅司令,咱祖祖辈辈都是自己种自己的地,哪能说归公就归公?”

闽西地委的邓子恢听说了,赶紧跑来劝他:“中央说要分田到户,你这搞法不合规矩。”傅柏翠是个认死理的性子,梗着脖子说:“我觉得集体化好,就得试试。”劝了几次没效果,他干脆把队伍交给副手,自己回了家,天天坐在门槛,地里的事不管了,开会也不去了。

邓子恢派人送信来,说再不出来就把枪收了。傅柏翠火了,提笔给邓子恢写了封信,把心里的委屈全倒了出来,话赶话,语气就冲了起来:“你们不理解我,这革命还咋搞?”地委一看信,气得拍了桌子,给了他个严重警告。他更不服气了,连边区党代会都没去。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闽西苏维埃政府直接下了令:开除傅柏翠的党籍。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会儿闽西正搞“肃反”,到处抓“社会民主党”。有人把傅柏翠的事捅了上去,说他“抗命不遵,准是反动派”。没过多久,3千多红军和赤卫队把蛟洋围了起来,枪声一响,傅柏翠看着自己人打自己人,心疼得直跺脚,赶紧喊着身边的人往山上撤:“别打了,先躲躲再说!”

这一躲,就被国民党的报纸抓住了由头,大字标题写着“傅柏翠反赤投敌”他在山上看到报纸,气得不得了:“我傅柏翠这辈子,啥时候跟国民党凑到一起过?”可嘴长在别人身上,“红军叛将”的帽子,就这么扣死了。

离开队伍的傅柏翠,没去投靠任何一方,就在蛟洋周边的村子里折腾。他搞了个“农民共产团”,说要自己试验“不斗不杀也能过好日子”他把自家剩下的田地分了些给没地的人,办了所小学,让娃娃们免费念书,甚至还架了根铁线当电话线,说是“学城里搞新东西”。

可没了组织支持,光靠他那点家底说啥都撑不住,没过几年,粮食就不够吃了,跟着他的人也慢慢散了。有回他去赶集,听见有人背后嘀咕:“这就是当年的‘闽西王’?现在连件新褂子都穿不起。”他听了没吭声,只是把腰挺得更直了些。

1948年冬天,傅柏翠听说解放军快打到福建了,夜里摸到地下党联络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他这些年写的反思,还有一张自己画的闽西地形图。“我知道错了,”他声音发颤,“当年太犟,没听党的话。现在想归队,哪怕给解放军带路都行。”

1949年3月,上杭城里的国民党守军还在做美梦,傅柏翠带着几百个当年的老部下,一夜之间控制了城门、粮仓和邮局。等解放军大部队到的时候,他站在城门口敬礼,军装袖口磨破了边,腰里还别着那支用了几十年的老枪。接管的同志握着他的手说:“老傅,欢迎归队。”

新中国成立后,傅柏翠在省里当法院院长,后来又到人大工作。他不爱坐办公室,总爱往乡下跑,看到农民分了田,笑得比谁都开心。有人劝他:“您年纪大了,歇着吧。”他摆摆手:“当年犯了错,现在得多干点,才能对得起党。”

“文革”那几年,有人翻旧账,说他是“叛徒”,把他拉去批斗。他不辩解,只是每次喊口号时,都把“永远跟党走”喊得特别响。造反派让他写认罪书,他写的却是:“我傅柏翠这辈子,错在犟脾气,但对党的心,天地可鉴。”不过幸好,晚年他终于又回归了组织的怀抱。

1993年1月10日,傅柏翠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享年98岁。

来源:轩亦二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