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
2025年南国书香节清远分会场
将于8月15日-19日开展
名家名师阅读分享会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
大事件如汹涌浪潮,
塑造时代走向;
小细节似隐秘支流,
勾勒鲜活日常。
想深入探寻历史中的大与小的奥秘吗?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的荔枝》
机会来啦!
作家马伯庸将做客清远文化馆小剧场,
开启一场名为:
“历史中的大与小”的主题分享,
现诚邀清远市民读者
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历史之约。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及地点
8月17日(周日)10:30-11:30
清远市文化馆小剧场
活动名额
25名
主讲嘉宾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骏马奖得主。
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桃花源没事儿》《食南之徒》《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报名方式
报名参加活动的读者须是清远市图书馆的注册读者,并关注清远文旅及清远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
第一步:扫码进入“清远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下拉找到“活动资源”——“活动报名”;
第三步:点击相关活动进行报名即可。
报名需知
1.预报名成功的读者,请于8月17日(周日)10点10分前,自行前往 清远市文化馆小剧场(清远市图书馆门票签领处)签到并免费领取入场券入场;活动开始前15分钟截止预报名成功的读者领券。
重要提示:报名成功的读者请有序入场,并对号入座,一人一券,活动结束前请保管好入场券。
2.报名成功的读者按时到达现场均可免费领券入场,迟到一律不预留入场券。报名信息有效期至活动正式开始前15分钟,请您合理安排出行时间;活动开始前15分钟如有剩余券额未按时领取,将释放给现场有序排队的读者免费领券入场,派完即止。活动开始前10分钟截止入场。
3.没有领到入场券的读者,可在小剧场外围区域听从工作人员指引进行有序排队,等候签售环节有序入场;签名顺序:内场-外场。
4.活动仅签马伯庸正版图书作品,海报/明信片等非图书类物品不予签名。
5.现场不接受TO签(即不写特定寄语或读者姓名)及合影要求。
6.签书环节请遵循工作人员指引,按座位区域从第一排起依次上台签名,其余参与签书的读者请留在原座位等待,请勿提前离座。
7.排队签名时,请提前将书籍翻至书名页,以加快签书速度。
8.为保证现场秩序,签名后请读者有序离场,切勿长时间停留。
9.保持现场安静,请勿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或擅自离开座位。
10.活动期间如需拍照留念,请关闭闪光灯,以免影响他人和活动进程。本场活动全程不得进行直播和录像。
马伯庸好书推荐
《桃花源没事儿》
一个穷酸小道士,一处祥和桃花源。
小道士玄穹天生穷命,只要一有横财,必定天雷劈下。他啥钱也不敢挣,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每日面对的都是调解邻里争执、孩子打架、夫妻口角之类的琐碎活,一地鸡毛,劳心费力。而每个月的道禄只有二两三钱,勉强糊口。
这是马伯庸写作超过12年的作品,保留了他这些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它可能斑驳,但留住了他的人生年轮。也许你已经步入中年,疲惫的身体挑着家庭的责任,但希望你别忘了当初那个沉迷游戏的热血少年。但愿大家都能在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年轮。
《长安的荔枝》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
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
《食南之徒》
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ZUI会吃的南越之国。
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
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龙与地下铁》
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百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穿行。
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来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它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当地铁。”
《太白金星有点烦》
太白金星李长庚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
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繁杂琐事……
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大医》(破晓篇+日出篇)
《大医·破晓篇》:挽亡图存、强国保种,这是医者在清末变局中的一声呐喊。大医若史,以济世之仁心,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
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这三个出身、性格、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在一九一〇年这一个关键节点,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始了他们纠葛一生的医海生涯。
《大医·日出篇》是《大医·破晓篇》续篇。自强不屈,力从地起,这是医者寻觅救国之法的渐悟心路。
进入民国之后,大时代的浪潮非但未曾平伏,反而日渐波涛汹涌。二次革命、五省大旱、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一次又一次把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等红会医生抛至风口浪尖,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三个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如何真正拯救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这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即将喷薄而出。
“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约议再和同。” 三人坎坷而光荣的一生,终将迎来一轮红日,照耀在中华大地每一个人的身上。
《显微镜下的大明》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三国配角演义》
《两京十五日》
《七侯笔录》
《古董局中局》
席位有限,速速报名!
共赴这场思想盛宴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