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农历闰八月,地里的节气也跟着往后推了半个月。老把式们都知道,这多出来的一个八月,正是抢种一茬四季豆的黄金窗口!但别急着下种,种豆的老讲究都在那“三不原则”里——不早播、不密植、不浇错水。摸透了这三条,秋后那一架架绿油油的豆角才挂得住、结得密!
今年农历闰八月,地里的节气也跟着往后推了半个月。老把式们都知道,这多出来的一个八月,正是抢种一茬四季豆的黄金窗口!但别急着下种,种豆的老讲究都在那“三不原则”里——不早播、不密植、不浇错水。摸透了这三条,秋后那一架架绿油油的豆角才挂得住、结得密!
不早播,卡准那十天温差
闰八月下种,时间就是产量,时机就是品质。四季豆种子娇气,温度低于10℃不发苗,高于40℃直接“烫”伤根。长江中下游的农户,咬定8月15日前后才撒种;黄淮海平原的,8月初就得播完;华南的老乡拖到8月底也不迟。为啥这么较真?豆苗一遇高温,花都开不齐,满架子空藤看得人心焦。
今年闰月地温高,播前拿手插土里试温,手指头能坚持10秒不烫才算稳。种子覆土只盖2指深(约2-3厘米),太深了嫩芽钻不透,一沤就烂根。播完浇一道“跑马水”,湿透面土就停,绝不积水——这豆子“喜干怕湿”的脾气,老农摸得透透的。
不密植,通风透光是硬道理
“多塞几棵总多收点?”新手常栽这跟头!老农一锄头下去:行距拉宽到60厘米,株距30厘米,一穴只留两株苗。密了不光招虫惹病,结的豆荚又细又柴,摘一把尽是筋!
整地时先喂饱底肥——一亩地泼上2000公斤腐熟粪肥,再掺30公斤复合肥,深翻进20厘米土层。豆根扎得舒坦了,藤蔓才肯往上蹿。搭架也有门道:“人字架”交叉插牢,顶上横竿扎紧,台风来了也吹不垮。引蔓时顺手摘掉底部老叶,光从叶缝漏到根,炭疽病、锈病少一半。
不浇错水,旱涝分明看花期
水浇不对,豆角全白费!苗期耐旱,土不干白绝不浇水;可一到开花结荚期,叶子稍打蔫就得浇透。老经验人看天行事:午后高温浇水等于“煮根”,选清晨或傍晚浇,水温贴着地气走。
施肥跟着水走:初花期撒一把磷酸二氢钾(每亩10公斤),豆荚眼见着鼓胀;采完一茬补次尿素,新花“噌噌”往外冒。最怕暴雨后大太阳,豆荚上锈斑疯长,这时混喷百菌清+代森锰锌,两回就压住。豆荚螟专蛀嫩荚?老农掐准早6点花开时,一壶苏云金杆菌药液淋透花穗——虫卵全灭在襁褓里!
掐指一算,按这“三不原则”伺候的四季豆,赶在霜降前正好采收。早熟品种60天挂满架,中熟的多熬半个月,豆荚照样饱满。摘豆要趁晨露未干,手指捏住豆柄轻轻一掰,“啪”一声脆响——这样的鲜豆角,拉到市集上谁不抢着要?
种豆没有回头路,闰月多出的这三十天,攥紧了就是真金白银。老辈传下的“三不”口诀,字字都是地里摔打出的智慧。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