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被老爹按“严父剧本”养,规矩、背词、挨打一样不少;小儿子出生,画风突变,玩具、笑脸、旅游全安排上。
老郭一家去五台山,照片里只有王惠和郭汾阳,郭麒麟不在。
就这么一张图,网上立刻炸锅:德云社是不是要换太子?
说穿了,就是大家替郭麒麟委屈。
小时候被老爹按“严父剧本”养,规矩、背词、挨打一样不少;小儿子出生,画风突变,玩具、笑脸、旅游全安排上。
换谁都得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不是不会温柔,是分人。
可郭麒麟也没闲着。
《庆余年》一播,观众先记住范思辙,再想起这是郭德纲儿子。
戏约、综艺、代言一个接一个,钱自己挣,名气自己攒。
回头再看德云社那摊子事,说相声得按师父规矩来,拍戏只要导演点头,哪个更自由,一目了然。
有人猜老郭故意冷落大儿子,逼他回家接班。
其实更像两代人撞了南墙:
老子觉得戏台是根,儿子偏觉得镜头更宽;老子想传承,儿子想先把自己活明白。
一个拼命往回拉,一个悄悄往外走,中间那条缝,就是热搜的素材。
说到底,家产也好,衣钵也罢,最后都得落在“谁愿意”上。
郭麒麟现在能靠演戏吃饭,干嘛非要回去抢公章?
老郭再强势,也拦不住儿子用另一种方式长大。
五台山的风吹不到横店,横店的灯也照不进德云社。
父子俩各忙各的,未必是悲剧,可能只是普通家庭都会遇到的——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方向盘。
来源:青衣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