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一拉肚子就吃药?错了,正确做法看这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14:39 2

摘要:腹泻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问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拉肚子,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用止泻药。实际上,腹泻是身体排出肠道有害物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盲目止泻可能让有害物质滞留体内,加重病情。尤其是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病因和护理方式不同,只有分清类型,才能科学应对

腹泻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问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拉肚子,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用止泻药。实际上,腹泻是身体排出肠道有害物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盲目止泻可能让有害物质滞留体内,加重病情。尤其是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病因和护理方式不同,只有分清类型,才能科学应对。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肠道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病原体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大肠杆菌等,其中,轮状病毒秋冬季节高发,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感染。

这类腹泻的典型表现为次数多,从几次到十几次不等,粪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夹杂黏液,严重时可能带血丝或脓液。除了腹泻,患儿通常还会伴有发热,体温可达到38℃以上,以及呕吐、腹痛等症状,表现为哭闹不安。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患儿很容易脱水,表现为嘴唇干燥、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甚至眼窝凹陷。

感染性腹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原体多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接触了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非感染性腹泻并非由病原体引起,而是与孩子的饮食、体质或环境变化有关。例如,突然添加了新的辅食,或一次性吃了太多油腻、生冷的食物,超出了肠道的消化能力,就可能引发腹泻;腹部受凉也是常见原因,导致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引起腹泻;有些孩子对牛奶蛋白、乳糖等食物成分不耐受,或对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出现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的症状相对较轻,大便多为稀糊状,不会有脓血,一般不会发热,或只有轻微低热。患儿的精神状态通常较好,玩耍、进食正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脱水表现。非感染性腹泻没有传染性,只要找到诱因并及时调整,症状往往能逐渐缓解。

面对不同类型的腹泻,护理措施有所不同。

1.感染性腹泻的护理重点在于预防脱水和控制传染。

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服用;

做好消毒工作,孩子的餐具、奶瓶每天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处理完粪便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感染性腹泻不能盲目使用止泻药,否则会抑制肠道蠕动,导致病原体和毒素无法排出,反而加重病情。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则以对症治疗为主,等待肠道功能自行恢复。

2.非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核心是调整饮食和改善环境。

如为饮食不当引起,则应暂停给孩子吃油腻、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选择米汤、小米粥、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如为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引起,则要及时停用可疑食物,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饮食结构。

如为受凉引起,则要注意给孩子腹部保暖,可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水温不宜过高)敷在孩子腹部,缓解肠道痉挛引起的不适。

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盲目使用反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腹泻。

来源:名院名医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