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做上门女婿后五年没回家,母亲过大生,他突然带着重礼回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3 16:56 2

摘要:张桂兰抖着手,点亮油灯,又一次抬眼望向墙上那张已经发黄的全家福。

张桂兰抖着手,点亮油灯,又一次抬眼望向墙上那张已经发黄的全家福。

“明远,你这个做大哥的,真的不回来了吗?”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听说城里来了辆小轿车,就停在村口呢!”

是她小儿子明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桂兰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尖利的声响:“真的?是他吗?”

01

三月的风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卷着几片败落的杨柳絮,飘进了李家的院子。

张桂兰坐在门槛上择菜,布满老茧的手指在菜叶间翻飞,动作麻利而精准。

院子里传来鸡鸭的叫声,更远处,隐约是山下湍急的河流声。

"娘,晓琴说您今年不想大办,这使不得啊。六十大寿,村里人都等着看咱家的排场呢。"

李明浩叼着烟,倚在院门边说。

可张桂兰没抬头,只是手上的动作顿了顿:

"大不大办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让人看笑话罢了。"

"您又想那些没用的了。娘,都五年了,您该想开些。明远他……"

李明浩叹了口气,走过来坐在母亲旁边的小板凳上。

"闭嘴!"张桂兰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这个家里没有这个人,从他跟着那个城里女人走的那天起,就已经没有这个儿子了!"

李明浩噤了声,低头捻灭了烟头。他明白母亲的倔强,也懂她的心痛。

五年前的那个深秋,一场意外的大病让张桂兰卧床不起,家里也因此欠下一屁股医药费。

李明远辍学回家照顾母亲,眼看着家中的境况每况愈下。

城里的媒婆上门好几次,说是有户殷实人家只有一个女儿,愿出重金寻个女婿。

起初李明远断然拒绝,但随着母亲的病情加重,药费越来越多,他的眼神渐渐变了。

那一天,李明远站在母亲的床前,手里紧攥着一封信,神情复杂。

"娘,王家愿意给两万块钱,只要我去上门。这钱够您治病,也够明浩念完高中。"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惊雷般在狭小的房间炸开。

张桂兰原本苍白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她强撑着坐起身来:

"你说什么?你要去做上门女婿?"

"娘,我想好了。"李明远避开母亲的目光,"王家条件好,我过去也不会受苦。"

"不行!"张桂兰激动地抓住儿子的手,"你是长子,怎能入赘他家?村里人会怎么看我们?会怎么看你爹在九泉之下的脸面?"

李明远轻轻挣脱母亲的手,脸上浮现出一丝倔强:

"娘,我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我只知道,这钱能救您的命。而且我日后也能轻松一些。"

"我宁可不治了,也不让你去做这个!"

张桂兰声音颤抖,眼中含着泪水。

李明远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母亲从未见过的冷漠:

"我已经决定了。明天我就去王家。"

他转身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收拾行李。

张桂兰挣扎着下床,跌跌撞撞地跟出来,看着儿子一件件往包里塞衣服,心如刀绞。

"明远,你要是迈出这个门,就永远别回来了!"她最终喊出这句话,声音撕心裂肺。

李明远的手顿了顿,没有回头,只是低声说:"娘,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第二天清晨,他提着简单的行李站在院子里。

李明浩拉着他的衣角不肯松手,而张桂兰倚在门框上,目光如冰。

"记住,从今天起,这个家没你这个儿子。"

李明远看了母亲最后一眼,转身踏出了家门。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村子里,男人入赘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

村里人都说李明远是贪图钱财,抛弃了母亲和弟弟。

从那天起,李家人在外人面前再也不提起明远的名字,仿佛他从未存在过。

只有李明浩知道,每当夜深人静,他总能听见母亲房里细碎的啜泣声。

"娘,我和晓琴商量好了,大寿那天杀两头猪,请村里人都来热闹热闹。"李明浩试图转移话题,"今年收成还行,不差这点钱。"

张桂兰的眼神柔和了些,"你们俩日子也不宽裕,别花这冤枉钱。"

"娘,这是孝顺,不是冤枉钱。再说了,我李明浩没出息,赚不了大钱,但给娘过个像样的大寿还是能办到的。"

张桂兰看着小儿子黝黑的脸庞,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明浩老实巴交,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没机会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不像他大哥……

想到这,张桂兰的心又绞痛起来。

"娘,听说刘家小子昨天从城里回来了,说在商场里见到明……"

李明浩话说到一半,看到母亲的脸色,急忙改口,"没什么,娘,我去地里看看收成。"

待李明浩离开后,院子里又恢复了宁静,张桂兰手中的菜叶不知不觉被捏得变了形。

她望向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李明远穿着唯一一件体面的衬衫,笑容腼腆却明亮。那时候,他刚考上县城的高中,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多少人家的姑娘对他抱有好感,可后来…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娘的大寿都不回来看一眼吗?"

张桂兰喃喃自语,眼中泛起了泪光。

村口传来一阵喧闹,张桂兰抬头望去,原来是李家隔壁的王婶带着几个妇人走了过来。

"桂兰,在忙活大寿的事呢?"

王婶热情地问道,眼睛却不住地往院子里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随便弄弄,不讲究。"张桂兰淡淡地回应。

"听说你大儿子在城里混得不错啊,开着小轿车,住着大房子。"一个妇人意有所指地说,"这次回来没有?"

张桂兰脸色一沉,"你们有事没事?没事就别在这儿站着了,我还要准备晚饭。"

王婶见状,拉了拉那个多嘴的妇人,笑着解围:

"桂兰,别生气,我们是来帮忙的。六十大寿,总得有个帮衬不是?"

张桂兰勉强点了点头,继续低头择菜,心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城市,那个她从未去过的地方。

02

晚上,李明浩和妻子晓琴坐在堂屋里,低声商量着大寿的事宜。

"你说,大哥会不会回来?"晓琴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明浩想起了母亲的脸色,不自觉冷哼一声:

"回来?五年了,连个电话都没有,你指望他还能想起娘的大寿?"

"可刘家小子说,他在城里见到你大哥了,穿得体面,开着好车,还有人跟着叫他李总。"晓琴的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可李明浩不屑地说:

"刘家那小子满嘴跑火车,信他才怪。真发达了,能五年不回家看一眼?娘当年把他供到高中,累出一身病,他是怎么报答的?"

晓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丈夫和大哥的关系一直很复杂。

表面上李明浩对大哥充满怨恨,但每次村里有人说李明远的坏话,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反驳。

"算了,不想他了。"李明浩揉了揉太阳穴,"你说,娘的大寿,咱们准备什么礼物好?"

"我听说县城有个金店,打折卖金手镯,要不给娘买一个?"晓琴提议道。

李明浩苦笑,"你以为我是大款啊?一个金手镯得多少钱?"

"那……要不咱们凑钱给娘买件新衣服?娘这么多年,从来没穿过像样的衣服。"

李明浩沉默了,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是啊,母亲一辈子操劳,从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如果大哥在,如果他真的像刘家小子说的那样发达了,或许能给母亲一个体面的大寿……

李明浩甩甩头,赶走这个念头。

"行,明天去县城看看。"李明浩终于说道。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李明浩皱了皱眉,低声咒骂:"哪个不长眼的,这么晚了还来敲门?"

晓琴拉住他,"别急,去看看是谁。"

李明浩拿起手电筒,踱步到院门前,"谁啊?"

"是我,老李。"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李明浩认出是村长的声音,连忙打开了院门。

村长站在门外,脸上带着一丝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叔,这么晚了有事吗?"李明浩问道。

村长踌躇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道:

"明浩啊,我今天去县城办事,在一家大饭店看到一个人,很像你大哥。"

李明浩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李叔,大半夜的,你就为这事来敲门?"

村长尴尬地笑了笑,随后挠了挠头:

"不是,那人点了一桌子菜,还跟服务员打听咱们村的路线。我就想,会不会……"

"不会的。"李明浩斩钉截铁地说,"他要回来,早就回来了,何必等到现在?李叔,你别多想了,也别让我娘知道这事,平白添她心烦。"

村长见李明浩态度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叹了口气离开了。

李明浩回到屋里,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是村长啊,他说什么?"晓琴好奇地问道。

李明浩摇摇头,"没什么,说帮忙张罗大寿的事。"

他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免得她多想。

次日一早,张桂兰起得比平常还早。

自从定下要办大寿,她整夜都睡不安稳。

倒也不是因为兴奋,而是因为一种莫名的期待和不安。

"娘,起这么早干啥?"

李明浩打着哈欠走进厨房,看到母亲已经生好了火,正在熬粥。

"睡不着,索性起来做点事。"张桂兰淡淡地说。

李明浩看着母亲的背影,突然觉得她比昨天又老了几分,一种说不出的心疼涌上心头。

"娘,我和晓琴准备去县城,给您买大寿的衣服。"李明浩说,"您有什么想要的吗?"

张桂兰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这把年纪了,穿什么不是穿?别乱花钱。"

"这怎么能叫乱花钱呢?"李明浩有些生气,"您辛苦了一辈子,难道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能有吗?"

张桂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搅动着锅里的粥。

她心里清楚,小儿子家的日子并不富裕,能拿出钱来给她买衣服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了,娘,"李明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大哥回来了,您会怎么样?"

张桂兰手中的勺子停在了半空中,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

半晌,她才淡淡地说:"他不会回来的。"

"我就是问问,如果他真的回来了呢?"李明浩追问道。

张桂兰放下勺子,转身面对小儿子,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要是回来,我就……我就打断他的腿,让他再也不能离开!"

李明浩心中一震,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说。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张桂兰摆了摆手,"你们要去县城,就早点出发吧,晚上早点回来。"

李明浩点点头,随便扒拉两口母亲递来的粥。

县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李明浩和晓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们很少来县城,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新奇。

"明浩,你看那家服装店,里面的衣服好漂亮啊!"

晓琴指着一家装修精致的服装店,兴奋地说。

李明浩皱了皱眉,"那里的衣服肯定贵得很,咱们还是去集市上看看吧。"

晓琴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家里的经济状况。

两人正准备离开,突然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从那家服装店里走了出来,手里提着几个精致的购物袋。

李明浩的心猛地一跳,那个背影,那个走路的姿态,竟如此熟悉!

他下意识地想要上前确认,却又犹豫了。

"明浩,怎么了?"晓琴关切地问道。

李明浩回过神来,摇摇头,"没什么,只是……看错人了。"

最终,两人在集市上给张桂兰买了一件朴素但质地不错的深红色上衣,又添置了些大寿用的物品。

回家的路上,李明浩一直心不在焉,晓琴问他怎么了,他只是说太累了。

03

夜深了,张桂兰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大寿就在三天后,村里人已经开始忙活起来。

王婶早上又来串门,说是帮忙准备,却一直旁敲侧击地问她大儿子的事。

张桂兰心中烦闷,明知道王婶是来看笑话的,却不好直接赶人。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

张桂兰起身,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夜风带着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让她想起了往事。

李明远小时候,常常在这样的夜晚,缠着她讲故事。

那时候的他,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他说,长大后要挣大钱,让她过上好日子,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孩子啊,你现在过得好吗?"

张桂兰轻声问道,声音融入夜色,无人回应。

泪水不知不觉滑落,张桂兰赶紧用袖子擦去:

李明远已经不是她的儿子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另一个家。

就在张桂兰沉浸在思绪中时,远处传来一阵汽车的声音。

这在农村是很不寻常的,尤其是在深夜。

张桂兰疑惑地望向窗外,只见一束车灯的光芒在村口闪烁,随后熄灭了。

是谁这么晚还来村子?会不会是……

张桂兰的心猛地一跳,随即又自嘲地笑了笑:

怎么可能?那个人早已将这里忘得一干二净了。原来别的爹娘。

大寿前一天,整个李家忙得不可开交。

院子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堂屋的桌椅也重新排列,墙上贴了喜庆的红纸。

村里的几个妇人来帮忙蒸馒头、煮菜,灶台上的火一刻不停地燃烧着。

李明浩从早忙到晚,脸上却看不出半点喜色,昨晚他又梦见了大哥。

梦里大哥穿着锃亮的皮鞋,站在家门口,冷冷地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李明浩猛地惊醒,浑身是汗。

他不明白为什么最近总是梦见大哥,这让他感到不安。

"明浩,你看这些够不够?"晓琴指着案板上切好的肉,问道。

李明浩回过神来,点点头,"够了,娘呢?"

"在房间里休息。"晓琴压低声音,"今天一早就说头晕,我让她先歇着。"

李明浩皱起眉头,快步走向母亲的房间。

推开门,只见张桂兰半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娘,您怎么了?"李明浩焦急地问道。

张桂兰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累。你们忙你们的,别管我。"

李明浩摸了摸母亲的额头,滚烫得吓人,"娘,您发烧了!我去叫大夫来看看。"

张桂兰拉住他的手,仔细的叮嘱道:

"别大惊小怪的,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明天还有那么多客人要来,别耽误了正事。"

李明浩心疼地看着母亲,明白她的性格倔强,不会轻易认输。但他还是坚持道:

"娘,您的身体最重要,我去叫大夫来。"

不等母亲再说什么,李明浩快步走出房间,叫来了村医王大夫。

王大夫给张桂兰把了脉,脸色凝重。

"怎么样,王大夫?"李明浩紧张地问。

王大夫叹了口气,"老毛病又犯了,加上最近太劳累,血压高得很。得吃药,好好休息。"

"那明天的大寿……"李明浩迟疑地问。

"照常办吧,"张桂兰虚弱但坚定地说,"我没事,不能让村里人看笑话。"

王大夫劝了几句,见张桂兰态度坚决,只好开了药,嘱咐李明浩让母亲多休息,别太操劳。

夜深了,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李明浩坐在母亲床边,看着她沉沉睡去,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李明远,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娘的大寿都不回来看一眼,你还是人吗?"

黑暗中,李明浩低声咒骂,可眼泪无声地滑落。

04

大寿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初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温暖而明媚。

张桂兰的气色好了些,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硬是撑着起来,换上了那件崭新的深红色上衣,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

"娘,您今天真漂亮。"李明浩由衷地说。

张桂兰难得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一时间仿佛年轻了几岁。

村里的宾客陆续到来,每人手里都提着礼物,嘴上道着祝福。

李明浩在门口迎客,晓琴在厨房忙活,院子里很快热闹起来。

张桂兰坐在堂屋的主位上,接受着村里人的祝福和寒暄。

"桂兰啊,六十大寿,恭喜恭喜!"

王婶是第一个到的,手里提着一袋糖果,嘴上说着吉利话,眼睛却不停地往门口瞟,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张桂兰心知肚明,只是淡淡地道谢,没有多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子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谈笑声、筷子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可张桂兰的心却怎么也热闹不起来,总觉得少了什么。

正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骚动。几个孩子跑进院子,兴奋地喊道:

"有辆大轿车停在村口,好多人都下来了,提着好多东西呢!"

院子里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门口。

李明浩的心猛地一跳,不由自主地看向母亲。

张桂兰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手指紧紧地抓住桌沿,似乎在控制着某种强烈的情绪。

"会不会是……"晓琴小声地问李明浩。

李明浩没有回答妻子,只是死死地盯着院门。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终于,院门口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他穿着深色的西装,身形挺拔,脸庞轮廓分明,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和紧张。

院子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李明远站在门口,目光越过众人,直直地望向堂屋里的张桂兰。

张桂兰缓缓站起身,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喜是悲。

她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李明浩首先反应过来,大步走向院门,挡在了大哥面前:

"哟,嫁出去的,你来干什么?"

李明远没有回答,只是注视着李明浩,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是我娘的大寿,你也配来?五年了,五年没有一个电话,一封信,你还有脸回来?"

面对李明浩咬牙切齿,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了:

"明浩,让我见见娘。"

"不行!你配见她吗?"

李明浩断然拒绝,院子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村里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有人同情李明远,也有人指责他不孝,但更多的是看热闹的心态。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一个虚弱但坚定的声音响起:"让他进来。"

众人回头,只见张桂兰站在堂屋门口,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

李明浩犹豫了一下,终于让开了路。

李明远缓缓走向母亲,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沉重而痛苦。

当他站在张桂兰面前时,这个高大的男人随后的一个动作,竟让看戏的众人倒吸凉气....

只见,他突然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娘,儿子回来了。"

张桂兰的眼泪终于决堤,滚滚而下。

她伸出手,似乎想要触摸儿子的脸,却又收了回来,转身走进了堂屋。

李明远站起身,对着门口的几个人招了招手。

几个穿着整齐的年轻人迅速行动起来,将一箱箱礼物搬进了院子。

有高档烟酒,有补品,有金饰,还有一个红木的大匣子,不知装着什么。

村里人看得目瞪口呆,议论声更大了。李明浩冷眼旁观,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大哥以为用这些东西就能弥补五年的亏欠吗?用这些东西就能抚平母亲心中的伤痕吗?

"够了!"李明浩终于忍不住喊道,"李明远,你以为带着这些东西回来,就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吗?你以为娘缺这些东西吗?她缺的是你这个儿子啊!"

李明远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道:

"明浩,我知道我错了。这些年,我每一天都在思念家乡,思念娘,思念你。我不敢回来,是因为我害怕面对你们的失望和责备。但娘的大寿,我无论如何都要回来。"

"放屁!"李明浩怒不可遏,"你要真思念家乡,至于五年连个影子都不见?你要真孝顺,能让娘一个人病得死去活来?"

"够了!"张桂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几分怒意,"今天是我的大寿,不是你们吵架的日子。明远既然回来了,就是客人,按规矩办事。"

李明浩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冷冷地看了大哥一眼,转身走向厨房。

李明远走进堂屋,在张桂兰身边坐下。母子两人对视着,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五年的时光,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让他们变得陌生而疏远。

"娘,您的身体……"李明远试图打破沉默。

"好着呢,死不了。"张桂兰硬邦邦地说,眼神却不自觉地在儿子身上打量,看他过得好不好,受没受委屈。

"娘,我……"李明远刚要说什么,张桂兰就挥手打断了他。

"有什么话,等客人走了再说。现在,吃饭。"张桂兰的语气不容置疑。

李明远点点头,识趣地闭上了嘴。

05

大寿的席面开始了,几张大桌子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张桂兰坐在主位上,李明远和李明浩分别坐在两侧。

表面上,一切如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心中的波涛汹涌。

村里人一边吃着,一边悄悄观察着这一家人的举动。

有人注意到李明远手腕上戴着的名表,低声猜测那是多少万的奢侈品;有人注意到李明远偶尔接的电话,猜测他在城里是做什么大生意的;更多的人在猜测,这个五年未归的游子,究竟为何选择在这一天回来?

"李总,城里的生活一定很精彩吧?"王婶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

李明远礼貌地笑了笑,"还行,就是忙,没有家乡自在。"

"听说你在城里有公司?做什么生意啊?"又有人问道。

李明远看了母亲一眼,谨慎地回答:"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而已。"

"小生意?"村长笑着插嘴,"我在县城那家大饭店见过你,那排场,可不像是小生意啊!"

李明远有些尴尬,正要解释,李明浩突然站了起来:

"各位,今天是我娘的大寿,请大家多吃菜,少说闲话。"

气氛一时有些凝重,众人悻悻地低头吃饭,不再多言。

就在这时,张桂兰突然站起身,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身子晃了几下,似乎要摔倒。

李明远和李明浩同时扑上去扶住她。

"娘!"两兄弟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中充满关切和焦急。

"没事,就是有点头晕。"张桂兰勉强说道,声音却很虚弱。

李明远立刻决断:"明浩,扶娘进屋休息,我去叫医生。"

李明浩点点头,一改先前的敌意,和大哥一起扶着母亲进了卧室。

席面顿时乱了套,客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心,有人猜测,还有人开始告辞。

很快,村医王大夫匆匆赶来,给张桂兰诊断后,脸色严肃地走出房间。

"怎么样?"李明远和李明浩同时问道。

王大夫摇摇头,"血压太高了,再加上情绪波动大,需要立刻送县医院。"

李明远当机立断:"我的车就在村口,马上送娘去医院。明浩,你留下来处理这里的事,我去照顾娘。"

李明浩刚要反对,房间里传来张桂兰的声音:"你们两个,都给我进来!"

两兄弟对视一眼,一起走进了房间。

张桂兰半靠在床上,脸色苍白,目光在两个儿子之间游移。

屋子里静得可怕,只有墙上老旧的挂钟发出滴答的声响。

"今天是我的大寿,"张桂兰的声音虚弱但清晰,"你们两个,不许吵架,不许争执,都听我的。"

李明远和李明浩不约而同地点头,像是两个犯了错的孩子,站在母亲床前,忐忑不安。

"明远,"张桂兰望向大儿子,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你走了五年,为什么今天回来?"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再次缓缓跪在了母亲床前:

"娘,儿子知道错了。五年来,我一直想回来看您,可是……"

"可是什么?"张桂兰追问道。

李明远低下头,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愧疚,"我入赘王家后,岳父把我当牛做马使唤,岳母更是看不起我这个农村来的女婿。我发誓要出人头地,要让他们刮目相看。这五年,我拼命工作,从工地小工做起,后来攒了点钱,开了家小公司,慢慢做大了。"

"那为什么不回来看看?"张桂兰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你知不知道,这五年里,我天天盼着你回来,哪怕只是看一眼?"

李明远的眼泪夺眶而出,"娘,我不敢回来。我怕您和明浩看不起我,我怕村里人嘲笑我这个上门女婿。我想等我真正有出息了,能给您带来荣耀了,再回来。"

李明浩冷哼一声,"有出息就不认家了?有钱就忘本了?"

"明浩!"张桂兰制止了小儿子,又转向李明远,"那你为什么今天回来?"

李明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因为我知道今天是您的大寿。半个月前,我在县城的分公司见到了刘家小子,他告诉我您身体不好,还说村里人都在笑话我不孝顺。我意识到,再不回来,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

张桂兰的眼泪无声地滑落,五年来积攒的所有委屈、愤怒、思念,在这一刻化作泪水,宣泄而出。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大儿子的脸庞:

"傻孩子,娘从没有看不起你。你是我的儿子,无论你做什么,走到哪里,都是我的骄傲。"

李明远握住母亲的手,泣不成声,"娘,对不起,我错了。我以为成功就是挣大钱,有大房子,有人尊敬。可我忘了,最重要的是家人,是您和明浩。"

李明浩站在一旁,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心中的坚冰也渐渐融化。

他想起小时候,大哥是如何保护他,教他读书,陪他玩耍。那个温暖的大哥,从未真正离开过他的记忆。

"明浩,"张桂兰转向小儿子,"你大哥回来了,咱们一家人又团圆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明浩犹豫了一下,走上前,拍了拍大哥的肩膀,"五年了,你胖了。"声音中带着一丝调侃,却也有化不开的兄弟情谊。

李明远抬起头,对着弟弟扯出一个笑容,"你也老了。"

张桂兰看着两个儿子,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五年的隔阂,在这一刻似乎有了弥合的可能。

"好了,都别哭了,"张桂兰擦干眼泪,坚定地说,"明远,你不是说要送我去医院吗?咱们现在就走。明浩,你留下来招待客人,等忙完了,你也到医院来。"

李明远点点头,起身准备去叫人。这时,李明浩叫住了他,"大哥,你真的在城里过得好吗?"

李明远笑了笑,"比你想象的好,也比你想象的苦。等娘好了,我慢慢告诉你。"

李明浩点点头,目送大哥和母亲离开。

06

院子里,宾客们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好事的村民,还在打探消息。

见李明远扶着张桂兰出来,众人一拥而上,问东问西。

"李总,嫂子怎么没一起回来?"王婶好奇地问。

李明远愣了一下,苦笑道:"离了,两年前的事了。"

这个回答像一颗炸弹,在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明远不再理会众人的议论,小心翼翼地扶着母亲上了车,向县医院驶去。

车上,张桂兰一直沉默着,直到离开村子,她才开口问道:"你真的离婚了?"

李明远点点头,"嗯,两年前的事了。她嫌我工作太忙,不顾家,还嫌我出身农村,拿不出手。后来她遇到了一个更有钱的人,就和我离了。"

张桂兰叹了口气,"那你为什么不回来?离了婚,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啊。"

李明远握紧方向盘,声音有些哽咽,"娘,我怕您失望。您一直期望我能出人头地,能有个好归宿。我不想让您知道我失败了。"

张桂兰拍了拍儿子的手,温柔地说:"孩子,在娘心里,你从来都不是失败的。只要你健康平安,做个好人,娘就满足了。"

李明远的眼中又涌出泪水,他用力点点头,"娘,我会好好陪着您和明浩的。我在县城有家公司,离家不远,可以经常回来看您。"

张桂兰满足地笑了,"那就好,那就好。"

县医院里,医生给张桂兰做了详细检查,确诊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问题,需要住院观察几天。李明远二话不说,安排了最好的病房,请了最好的医生,还派人回村接李明浩过来。

晚上,当李明浩匆匆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大哥守在母亲床边,轻声读报纸给她听的温馨场景。

那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大哥,那个处处为他和母亲着想的大哥。

"娘,您感觉怎么样?"李明浩关切地问道。

张桂兰笑着点点头,"好多了,有你们两个在身边,娘什么病都吓不倒。"

兄弟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隔阂似乎又消融了几分。

"大哥,你这次回来,准备待多久?"李明浩问道。

李明远看了母亲一眼,坚定地说:"不走了,就留在县城。我已经安排好了公司的事,以后每周都会回村看娘。"

李明浩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欣慰。他拍了拍大哥的肩膀,"那我们兄弟又能一起喝酒了?"

李明远大笑,"当然,想当年,你可是喝不过我的。"

"那是以前!"李明浩不服气地说,"现在,我可是村里的酒豪!"

兄弟俩的笑声回荡在病房里,张桂兰靠在枕头上,满足地看着这一幕。她知道,一家人终于又团圆了。

夜深了,李明浩回家照看家务,李明远留在医院陪护母亲。医院的走廊上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经过的护士脚步声。

"明远,"张桂兰轻声呼唤道,"你带回来的那些礼物,最后一个大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李明远笑了笑,"娘,那是我这五年来每天写的日记和信。每一天,我都会写下对您和明浩的思念,写下我在城里的经历,写下我的梦想和计划。我不敢寄给您,怕您担心,就都攒着,想着有一天能亲自交给您。"

张桂兰的眼中又涌出泪水,"傻孩子,你真的有想着家啊。"

李明远握住母亲的手,"娘,我每天都在想家,想您,想明浩,想村子里的一草一木。我发誓,再也不会离开了。"

张桂兰欣慰地点点头,慢慢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沉沉睡去。

在月光下,李明远轻声承诺:

"娘,明浩,我回来了,这一次,我再也不走了。"

张桂兰在医院住了一周,病情逐渐稳定。

这段时间里,李明远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身边,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与医生详细讨论治疗方案。李明浩则每天都会来医院看望,带来村里的新鲜事和家中的情况。

"娘,医生说您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李明远坐在病床边,开心地告诉母亲。

张桂兰点点头,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早说了没什么大问题,你们两个瞎操心。"

李明浩拎着一篮子新鲜蔬果走进病房,看到母亲和大哥正在说话,笑着问道: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医生说娘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了。"李明远回答。

李明浩脸上也露出喜色,"那太好了!娘,村里人都盼着您早点回去呢。"

张桂兰看着两个儿子,心中满是幸福和满足。

她从未想过,在这个年纪,还能看到两个儿子如此和睦相处,一起照顾她。

"对了,娘,"李明远似乎想起了什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您和明浩觉得怎么样。"

张桂兰和李明浩好奇地看着他。

李明远有些紧张地说:"我想,等您出院后,咱们一家人搬到县城去住。我在那边买了套房子,三室两厅,宽敞明亮,您和明浩一家住进去正好。离村子也不远,想回去看看随时都可以。"

这个提议让张桂兰和李明浩都愣住了。

07

"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李明浩皱起眉头,"让娘和我们搬到县城?那田地怎么办?"

李明远解释道:"明浩,咱们家那几亩地,收成能有多少?你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挣不了几个钱。我在县城的公司正缺人手,你要是愿意,可以来帮我。至于地,可以租给村里人种,或者直接荒着也无所谓。"

"荒着?"李明浩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那是祖辈留下来的田啊!怎么能说荒就荒?"

李明远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咱们可以找更好的方式利用那些地,不一定非要自己种。"

张桂兰看着两个儿子又要争执起来,轻声说道:"好了,别吵了。明远,你的好意娘领了,但是娘这辈子生在那个村子,长在那个村子,怕是离不开了。至于明浩家,他们自己商量着办吧。"

李明浩点点头,"娘说得对,我也离不开那片地。大哥,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我还是喜欢种地的日子,踏实。"

李明远有些失落,但也理解母亲和弟弟的选择,"那好吧,不过我已经在县城安定下来了,以后会经常回村看你们的。"

张桂兰欣慰地笑了,"这就好,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一脸焦急地看着李明远,"李总,出事了!工厂那边……"

李明远皱起眉头,示意对方别说下去,转身对母亲和弟弟说:

"娘,明浩,公司有点急事,我出去处理一下,很快回来。"

等李明远和那个男子走出病房,李明浩才问道:

"娘,大哥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么还有人叫他李总?"

张桂兰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他说是开了家公司,具体做什么没说。"

李明浩若有所思,"看那人的样子,事情好像挺严重的。"

母子俩正在猜测,李明远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虑,"娘,明浩,公司那边出了点问题,我可能要回去处理一下,晚上可能不能来看您了。"

张桂兰关切地问:"出什么事了?严重吗?"

李明远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大事,就是一个项目出了点纰漏,需要我亲自去协调。明浩,今晚你留下来陪娘,行吗?"

李明浩点点头,"你放心去吧,有我在呢。"

李明远匆匆离开后,病房里又恢复了宁静。张桂兰看着窗外的天空,若有所思。

"娘,您在想什么?"李明浩问道。

张桂兰叹了口气,"我在想,明远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变了,不再是那个害羞内向的孩子了,多了些沉稳和老练,但眼睛里的那种纯真却少了。"

李明浩也叹了口气,"城里的日子不容易,大哥肯定吃了不少苦。"

张桂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我只希望他过得好,身体健康,别太辛苦。"

李明浩握住母亲的手,轻声安慰道:"娘,大哥既然回来了,咱们一家人以后就能常在一起了。不管他在城里做什么,只要他平安,就是好的。"

张桂兰欣慰地笑了,"是啊,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

夜深了,李明浩在病床旁的椅子上打盹,张桂兰也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李明远疲惫地走了进来。

"大哥?"李明浩揉揉眼睛,惊讶地问,"你不是说今晚不来了吗?"

李明远苦笑道:"事情处理完了,我放心不下娘,就赶回来了。"

他看上去比走时更加疲惫,眼圈发黑,衣服也皱巴巴的。

"出什么事了?这么严重?"李明浩关切地问。

李明远摇摇头,"没什么,"他走到病床边,看着熟睡中的母亲,眼中满是柔情,"娘睡了?"

李明浩点点头,"睡得挺安稳的,医生说她的情况比预想的好多了。"

李明远松了口气,拉过一把椅子,坐在病床的另一侧,"明浩,你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看着。"

李明浩摇摇头,"不用了,我和你一起守着娘吧。"

兄弟俩沉默地坐在病床两侧,各有心事。过了一会儿,李明浩忍不住问道:"大哥,你真的离婚了?"

李明远愣了一下,点点头,"嗯,两年前的事了。"

"为什么?"李明浩好奇地问。

李明远苦笑了一下,"说来话长。刚开始,我是真心想好好过日子的,不管是上门女婿也好,被人看不起也罢,我都能忍。可是岳父岳母把我当佣人使唤,妻子则一心想让我改姓,继承他们家的香火。我不同意,就被各种刁难。"

李明浩听得义愤填膺,"这也太过分了!"

李明远继续说道:"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就自己出去拼搏。从工地小工做起,省吃俭用,攒了点钱,跟人合伙开了家小工厂。没想到运气不错,生意越做越大。妻子见我有出息了,对我的态度好了些,可是已经回不去了。后来她遇到一个更有钱的人,就提出离婚。我也疲惫了,就同意了。"

李明浩听得心疼不已,"大哥,这些年你受苦了。"

李明远摇摇头,露出一丝坚毅的笑容,"不苦,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什么?"李明浩好奇地问。

"家,"李明远坚定地说,"家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走多远,无论经历什么,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的根。"

李明浩深受感动,伸手握住了大哥的手,"大哥,欢迎回家。"

两兄弟相视一笑,心中的隔阂在这一刻彻底消融。

病床上的张桂兰其实已经醒了,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眼角悄悄滑下一滴泪水。

来源:梦游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