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间隙的“闪电战”:无人机低空巡查织就城市安全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2 21:18 2

摘要:8月10日-11日,重庆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部分区域出现道路积水、边坡隐患等险情。在暴雨间隙,江津区的无人机立即升空作业,如同敏锐的“天眼”,争分夺秒巡查易涝点、边坡隐患和道路障碍物。通过AI算法精准识别险情,最快10分钟内就能完成问题派单处置。去年底以来,江

8月10日-11日,重庆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部分区域出现道路积水、边坡隐患等险情。在暴雨间隙,江津区的无人机立即升空作业,如同敏锐的“天眼”,争分夺秒巡查易涝点、边坡隐患和道路障碍物。通过AI算法精准识别险情,最快10分钟内就能完成问题派单处置。去年底以来,江津区创新运用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在城市治理、汛期防灾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智慧答卷。

无人机在暴雨间隙升空作业。

暴雨间隙的“空中哨兵”

8月11日下午,趁着雨势渐小,江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立即派出无人机升空作业。3台固定点位无人机和1台车载移动无人机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按照12条特殊气候巡检路线展开作业,重点监测城区易涝点、边坡隐患和道路积水情况。

无人机低空巡查。

“圣泉街道107省道高习西南侧发现道路上有雨水冲击形成的垃圾堆!”11日下午3点,在雨势减弱的空档,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并立案后,案件立即被推送至区三级治理中心数字工作台。通过智能预案系统,任务精准派发至相关企业,迅速调集环卫工人对垃圾进行了清理,全程仅用30分钟。据统计,此次暴雨期间,无人机共抓住18个适飞时段出动,发现各类问题43件,办结率达100%。

无人机从机巢起飞。

这样的高效处置并非偶然。今年7月9日,江津遭遇暴雨天气,无人机在几江长江大桥浒溪公园附近发现直径超40厘米的井盖缺失;在城南路金星大厦旁,8倍变焦镜头捕捉到积水漫过路缘石的险情。江津区三级治理中心迅速将信息流转到相关部门,整个闭环处置过程在10分钟内完成。

25个高频场景“全能治理”

暴雨间隙的巡查只是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的冰山一角。

走进江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电子大屏上,无人机实时巡航的画面格外醒目,随着无人机的飞行,沿途的道路缺陷、违章建筑、占道摊位等治理场景被清晰标注,覆盖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应急等多个领域。

江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无人机飞行控制大屏。

江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无人机系统已成功上线违法建筑、高楼消防、路面裂纹、渣土车识别等13种属地化AI算法,具备强大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识别精准度达95%。同时,聚焦道路缺陷、高楼消防、非法垂钓等问题,贯通占道开挖、非法垂钓、户外焚烧等25个高频业务场景。此外,针对特殊时期下的酷暑工地施工、汛期内涝、暑假防溺水、伏旱期森林防火等专项任务,无人机还可以通过“日常巡检”+“指哪儿飞哪儿”功能模块,自行统筹任务、规划巡检航线,形成智能感知、精准响应、闭环管理的防控网。

该负责人还表示,无人机系统打通了与区运管服平台、三级治理中心、市级一本账应用“渝城灯靓”“巴渝治气”数据接口,实现无人机巡检案件自动推送至市级、区两级数字工作台和区运管服平台进行全流程办理。截至目前,江津区三级治理中心和区运管服平台共处置案件498件,结案率为100%。

“揭榜领题”激活城市治理创新​​

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的广泛应用,源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推行的“揭榜领题”机制。

无人机镜头里的城市。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以“揭榜领题”机制为指挥棒,以“小切口”场景为切入点,扎实推动AI赋能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取得初步成效。

无人机镜头里的城市。

其中,江津、北碚、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共同揭榜“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聚焦“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区城市治理办统筹作用,推动低空综合巡查业务三融五跨,通过无人机AI识别低空巡检,结合人工采集、车载抓拍等地面巡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感知监测体系,为城市建设、运行、交通、环保、应急、消防、林业等领域低空综合巡查提供一套“全、快、多、跨、智”的解决方案。

从暴雨间隙的争分夺秒,到晴好天气的全方位巡查,重庆的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实践,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创新示范。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总结现有场景经验,进一步把AI技术推广到更多城市治理领域,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模式。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钱波 徐长新 实习生 胡洪源 宋汶瀚

编辑:岑欣颖 责编:张小驹 审核:廖异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