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和百果园董事长,要分开来看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2 21:11 1

摘要:事件背景简单科普如下:2025年8月,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因公开表示“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需求”,引发舆论强烈反弹。公众认为其“不迎合消费者”的傲慢态度与消费降级趋势相悖,与钟薛高“教育论”失败案例形成呼应。目前百果园股价持续下跌,品牌形象面临信任危机。

这两天百果园的舆情持续发酵,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事件背景简单科普如下:2025年8月,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因公开表示“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需求”,引发舆论强烈反弹。公众认为其“不迎合消费者”的傲慢态度与消费降级趋势相悖,与钟薛高“教育论”失败案例形成呼应。目前百果园股价持续下跌,品牌形象面临信任危机。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作为一名行业观察者,我在过去十多年里,实地走访过全国各地很多水果产业带,撰写了几十篇行业观察文章(详情见《德阳数字农业走访:上“链”到底给农产品带来什么价值?》《京东百亿农补的一小步:秭归橙子的一大步》《为什么农民的红枣宁愿烂在地里也不出售?》等文章)。

因此,就有几位朋友让我来聊聊这个热点话题。

另外,在2025年8月11日晚间,我又通过澎湃新闻“开麦”节目,继续就此事谈了一些看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图片底部的二维码,观看回放。

大体来说,我的观点有三。

1、首先从基本面来看,百果园是一家对品质负责的企业。我们总能听到消费者抱怨百果园水果如何如何贵,但极少听到消费者抱怨百果园品质差。

对百果园而言,做品质水果的初衷并非追求高价,而是希望通过合理定价,让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者都能获得合理收益(就像京东现在躬身入局,对外卖供应链重塑一样)。这样一来,整个行业才能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进而推动供应链向品质化方向升级,这才是其核心逻辑所在。

另外,我在四川德阳等地走访时,已经看到过一些农场跑通了“高品质+高价格”的模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规模扩大,未来正在朝着“高品质+合理价格”方向发展。

2、前几年经济快速发展时,高净值客户群体,或者对未来有更美好的预期的中产阶级,他们愿意为高端水果支付更高的溢价。

但现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连四五星级宾馆都开始在室外摆摊做餐饮了,十几元一盒的餐食比比皆是,这说明高消费群体的规模正在缩减。而百果园面向的正是这类高消费群体,如今他们的消费能力下降,百果园自然会受到影响。

这两年,百果园进行过“物美价廉”的运营尝试,也就是“好果报恩”活动,把一些高端水果的价格降下来,比如5.9元一个高端奇异果。不过,这种活动参与品类有限,规模也有限,并没有改变基本面。

未来,只要经济能够再回到之前的轨道,不仅仅百果园,包括山姆会员超市、五星级宾馆、茅台酒等,都可以回到之前的增长轨道。

反之如果经济大环境恶化,百果园、茅台等生存环境只会更难。

3、从公关传播层面来看,满足公众情绪远比满足事实更重要。百果园创始人说的话,其实是一个回归常识的话题,但缺少对公众的共情力。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当大家饿肚子的时候,你吃饭不要吧唧嘴就是一种美德”。教育用户,“月薪2万元吃不起水果”就是最大的吧唧嘴巴的行为。

当然,百果园董事长的观点也无法代表百果园。建议从现在开始百果园负责人捂上嘴巴,任由各种舆情汹涌(百果园市场公关部也没有预算处理这些舆情),不要再犯爱康国宾的错误了。

按照社交网络“注意力周期转移”传播效应,最多2--3天,就会有新的热点出来。

--------分割线-------

附录:这两天在和百果园的朋友沟通近期热点时,收到了一些增量信息,一并转发给大家。

1. 行业特性与百果园的品质导向

从行业与市场特性来看,水果属于标准化程度较低的商品,不同分级的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存在显著差异。百果园始终以高品质为核心导向,其努力不仅体现在零售终端的品控,更在于推动整个水果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升级。

2. 舆情背景:通缩环境下的情绪敏感与解读偏差

当前大环境面临通缩压力,社会公众情绪较为敏感,容易因细节引发广泛讨论。关于余董提到的“教育”消费者,其本意是指百果园将以耐心和定力,通过高品质引领持续投入产业建设、培育市场认知,并非外界所曲解的含义。从这两天的舆论来看,部分媒体存在过度解读,甚至有个别自媒体为博流量进行恶意加工,与原意存在明显偏差。

3. 业态差异决定品质化实践深度

尽管品质化是行业共同趋势,最终会利好消费者,但不同经营业态的本质差异,决定了实践深度的不同。百果园在水果品质化上更易做到深入和实质化:一方面,其产业链链路更垂直,从终端零售延伸至土壤种植环节,多年来持续重投入;另一方面,这种深耕模式使其能掌控品质化的全链条,而传统电商平台型企业依赖商家自主完成品质管控,难以在单一领域做到如此重度的精细化运营。

此外,百果园在产业链上游的整合升级从未停歇,例如引入BLOF生态种植技术等。但水果产业本质上属于农业范畴,投入周期长、见效慢,这些深耕动作可能尚未被外界充分感知。

来源:丁道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