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外训练,军医给你发“防病攻略”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2 20:21 1

摘要:随着盛夏来临,野外训练任务全面展开,高温酷暑等问题成为影响官兵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帮助战友们科学应对夏季训练中的健康风险,军医结合经验,精心整理出这份“夏季野外训练防病攻略”,让我们在炎炎夏日时刻保持身体最佳状态,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随着盛夏来临,野外训练任务全面展开,高温酷暑等问题成为影响官兵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帮助战友们科学应对夏季训练中的健康风险,军医结合经验,精心整理出这份“夏季野外训练防病攻略”,让我们在炎炎夏日时刻保持身体最佳状态,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一防高温引起中暑:科学应对“烤”验

夏季野外训练,高温高湿环境是官兵面临的首要挑战。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多补液,勤补盐

科学补液是预防中暑的基础措施。让“主动喝”取代“被动饮”,“会补水”优于“猛灌水”,当我们的身体感到口渴时,若不及时补水,官兵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建议战友们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原则,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部不适。

预服药,重降温

药物预防是中暑防控的重要环节。训练场旁为官兵配备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药物。训练前可适量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预防中暑发生;训练中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应立即服用防暑药物并停止训练。

军医特别提醒: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驾驶或操作装备前慎用!

物理降温是预防中暑的关键手段。在训练区域搭建降温水池,训练间隙官兵可以用毛巾在水池边擦拭脖颈、肘窝、膝窝等动脉处,供官兵训练间隙快速物理降温。

控饮食,保睡眠

高温环境下,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饮食上减少食用油腻、辛辣、煎炸等不易消化的“硬菜”,多搭配瓜果蔬菜、牛羊鱼蛋、豆制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加快恢复身体因训练导致的消耗。

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对抗高温、恢复体能、维持免疫力的关键!训练时要尽量确保官兵每晚有连续7小时的核心睡眠时间。同时,还提倡睡前进行简单的足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有助于快速入睡。

二防秽食引起腹泻:严把“入口关”

夏季野外训练期间,高温高湿环境容易使得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进而引发官兵出现食源性疾病,加之野外条件有限,饮食卫生面临严峻挑战。

饮用水需煮沸消毒

饮用水安全是预防腹泻的第一道防线。野外水源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或化学污染物,必须经过严格净化消毒才能饮用。煮沸是最可靠的水消毒方法,水沸腾后继续煮沸1~3分钟可杀灭绝大多数病原体。军医特别提醒:看似清澈的山泉水也可能含有寄生虫,绝不能直接饮用!

验收食材需严格把关

食材管理是确保饮食安全的核心环节。食材配送时,炊事员要严格查验保质期和新鲜程度,拒收过期或腐败变质食材。夏季肉类、乳制品、蛋类等易腐食品应优先烹饪,剩余部分及时冷藏在4℃以下冰箱内。蔬菜水果需用清水浸泡、充分洗净,去除农药残留。食品加工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砧板、刀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餐上桌需按规留样

食品留样是追溯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措施。每餐应指定专人按规留样,保存不少于200克的样品,置于清洁消毒后的容器中,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一旦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留样可供实验室检测,快速确定致病原因。

三防蛇虫叮咬中毒:构筑“防护网”

夏季野外训练,蛇虫活动频繁,官兵面临被毒蛇咬伤、毒虫叮咬等风险,必须提高警惕,科学防范。

营区边杂草要锄平

环境整治是预防蛇虫危害的基础工作。训练营地选址应避开蛇类栖息地如石堆、灌木丛等,营区周边杂草要定期锄平,清除垃圾、积水,减少蛇虫藏匿空间。帐篷周边可设置防蛇沟或防蛇网,同时做好防鼠工作,减少蛇类的食物来源。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是减少蛇虫滋生的最有效方法。

生活区消杀要到位

消杀防护是降低蛇虫叮咬的重要保障。帐篷附近应定期喷洒杀虫剂,周边可撒石灰粉或雄黄粉驱蛇。官兵在草坪上训练时应穿外套并将袖子放下,扎紧裤脚、袖口,避免皮肤暴露;进入丛林区域必须穿高筒靴,用棍子拍打草丛开路;夜间执勤要配备强光手电,注意观察脚下情况;被褥定期晾晒,防止毒虫寄生。

遇情况处理要冷静

应急处置是减轻中毒损害的关键措施。被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立即远离蛇的攻击范围,记住蛇的外形特征以便后续鉴别。切勿奔跑或剧烈运动,以免加速毒素扩散;禁止用嘴吸吮伤口、切开伤口。

正确的做法是:脱离危险环境,迅速判明蛇类,同时立即呼救,让周边战友背负或担架转运,有条件时先用肥皂水或清水轻柔冲洗伤口5分钟以上,尽快就医。

四防思想松懈引中暑:养成良好习惯

在野外训练的艰苦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疫苗”。许多夏季常见疾病如皮肤病、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等,都与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勤洗双手勤剪甲

手部卫生是阻断病原体传播的第一道防线。官兵应养成“勤洗双手勤剪甲”的习惯,特别是在如厕后、餐前、训练后等关键时点,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指甲缝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应定期修剪,保持指甲不超过指尖。没有洗手条件时,可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免洗洗手液替代。

勤换衣物勤洗澡

身体清洁是预防皮肤病的有效方法。夏季训练出汗多,官兵应做到“勤换衣物勤洗澡”,每天至少洗澡一次,重点清洁腋下、腹股沟等易出汗部位。选用穿着棉内裤、棉袜,迷彩服、内衣裤被汗水浸湿后应及时更换,洗涤后阳光下暴晒杀菌。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抓挠导致感染。

勤保湿勤刷牙

皮肤保湿和口腔护理是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野外条件下,官兵应坚持“勤保湿勤刷牙”,训练前涂抹防晒保湿霜,减少日晒引起日光性皮炎、泛发性湿疹等皮肤病的可能,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维护口腔卫生,减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情况的出现。

火热练兵正当时,健康防护不能松。希望这份“防病攻略”能成为战友们夏季训练的健康指南,让我们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强军路上奋勇前行!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