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 王馨敏:在无声世界里“种”出温暖与力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2 20:27 1

摘要:在石嘴山市第九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专注地盯着老师的口型,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游走,她就是14岁的王馨敏。多年来,这个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听障少女,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更在游泳赛场上崭露头角。近日,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公布2

在石嘴山市第九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专注地盯着老师的口型,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游走,她就是14岁的王馨敏。多年来,这个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听障少女,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更在游泳赛场上崭露头角。近日,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公布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名单,王馨敏成功入选,成为石嘴山市近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青少年。

王馨敏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她和弟弟从小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三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在咿呀学语时,她已经开始一遍遍练习舌操和手语,努力模仿大人的口型。由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她只能依靠触觉和视觉反复调整发音,直到能清晰地表达。母亲至今记得,女儿常常对着镜子练习到深夜,有时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百遍,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打湿了衣领也浑然不觉。

上学后,课堂成为王馨敏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她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她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的口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课后,她一遍遍翻看笔记,用书写弥补听力的缺失。她的课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每一页都记录着她的坚持。作为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王馨敏负责校园广播站的工作。她不能像常人一样流畅播音,但她策划节目、撰写稿件,用略带金属质感的声音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让广播站成为校园里最温暖的声音。同学们总说:“听她广播,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力量。”

在班级里,王馨敏也是一个“热心肠”。有一名女同学刚来时,不太愿意说话,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王馨敏便主动向她问好,用手语、写字等方式一点点打开对方的心门。渐渐地,这名女孩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变得开朗起来。“我太清楚被孤独困住的滋味,所以总想着能帮别人一把。”面对记者的提问,王馨敏用略显生涩的声音表达着心声。在无声的世界里独自跋涉过漫长岁月,她比谁都懂得孤独带来的迷茫;也正因亲身经历过那些重复千百次仍不见成效的练习,她更明白“坚持”二字的重量。这份切身体会让她始终带着同理心对待身边人,既甘做照亮他人的微光,也坚守着自己脚下的路,从未因挫折而动摇。

2022年,王馨敏踏上了学习游泳的新征程。由于训练时不能佩戴助听器,每次训练时,她总会双眼紧盯着教练的口型捕捉指令,同时用皮肤感受水流的变化来调整动作细节。换气时脖颈的角度、划水时手臂的弧度、蹬腿时脚掌的发力点,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打磨。初学阶段,光是掌握基本的换气技巧就难住了她,呛水成了家常便饭,但她从未放弃。最终,两年汗水浇灌出成长的果实,她站在了石嘴山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的赛场上,看着裁判扬起的手势,像离弦之箭般跃入水中并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024年,她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碧波荡漾的泳池里,她伸展双臂、奋力划水,宛如一尾向着阳光奋力游动的鱼,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书写着倔强的青春。

泳池里锤炼出的坚韧,同样体现在她对家庭的担当上。每天放学后,王馨敏都会去母亲的理发店帮忙。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收拾得干净整洁,母亲理发时,她就在一旁帮忙递工具、扫地,遇到熟客还会用手语打招呼。这个无声的家庭,却有着超乎寻常的默契。母亲的手艺赢得了许多回头客,王馨敏的坚强则让家里充满希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时常忘记王馨敏是一个听障女孩,不是因为她能流利地说话,而是因为她眼中那种灼灼的光彩,让人不自觉地被她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喜欢画画,用色彩描绘心中的世界;她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助残活动,鼓励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勇敢追梦。她用自己的光和热,点燃了身边人心中的善意与勇气,让更多人明白,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更能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向着美好前行。这份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正是“新时代好少年”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华兴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