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腹泻,7~8次/天,伴呕吐胃内容物,4~5次/天,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监测血压偏低,曾晕倒1次,1分钟后自行缓解,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0岁。主因“发热5天,腹泻、呕吐3天,少尿1天”入院。
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伴畏寒,自服退热药物效果不佳。
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腹泻,7~8次/天,伴呕吐胃内容物,4~5次/天,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监测血压偏低,曾晕倒1次,1分钟后自行缓解,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
1天前患者突然出现少尿,家属发现其眼红明显,查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尿蛋白(+++),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腹部超声提示双肾被膜下液性暗区,腹盆腔游离液,胆囊大,脾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睡眠不佳,食欲下降,小便少。
否认类似患者接触史,居住平房,居住区附近有老鼠。
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吸烟史30余年,20~30支/天,偶饮酒。
体格检查
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面部、颈部皮肤潮红,球结膜充血,咽部充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脾肋下2指可及,肝、胆囊未触及,肝、肾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亢进。四肢、关节未见异常,活动无受限,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6.14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3.58%,血红蛋白169.8g/L,血小板17.2x109/L,异型淋巴细胞计数18%。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血生化、肾功能:血肌酐516.3μmol/L,尿素氨22.87mmol/L,血钾4.38mmol/L,血钠129.2mmol/L。腹部B超:双肾被膜下液性暗区,腹盆腔游离液,胆囊大,脾大。入院诊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诊疗经过
入院后查肾综合征出血热IgM抗体阳性,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明确,患者入院时发热,体温最高39.2℃,予地塞米松抗炎后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入院后24h尿量为80mL,提示患者处于少尿期,同时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明显升高,予积极透析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5天后,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尿量逐渐增多,但肾功能仍差,继续透析治疗减轻毒素,同时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治疗7天后,患者24h尿量为3200mL,考虑已进入多尿期,监测患者肾功能逐渐好转,但电解质平衡紊乱较为明显,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对症治疗,同时间断透析治疗。治疗26天后,患者AST、ALT 明显升高,考虑病毒感染所致肝损害可能性大,检查嗜肝病毒病原学指标均阴性,EBV及CMV IgM均阴性,予加强营养、间断透析、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治疗78天后患者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肝功能明显好转,无其他不适症状,转外院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确定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急性肾衰竭、肝功能损伤、高钾血症、低氯低钠血症。
分析讨论
本患者发病时间为10月末,且居住地附近有老鼠活动,流行病学史明确,有发热、腹泻、少尿等临床表现,查体为典型的“三红”症状,即颜面、颈和上胸部皮肤充血,伴有少尿,多数患者还可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等“三痛”症状,结合其辅助检查,尿蛋白(+++),Cr、BUN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腹部超声提示双肾增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可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以鼠类啮齿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被鼠咬伤、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可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进食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感染。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
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约为3:1,在田间劳作及野外活动的人群易感。汉坦病毒具有泛嗜性,进入人体后,在血管内皮细胞、骨髓、肝、脾、肺、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增殖,并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进而引发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
HFRS的典型病程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病程第2~3天)、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3~7天)、少尿期(病程第5~8天)、多尿期(病程第9~14天)和恢复期(病程第3~4周)。病情重者前3期可叠加,轻型病例可缺少低血压休克期或少尿期。
本患者入院时有发热、少尿等症状,还曾有低血压及一过性晕厥,重合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此时期可能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严重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嗜睡、烦躁、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表现,预后较差,应积极纠正,必要时可行血液净化治疗。
本患者经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尿量逐渐增多,进入多尿期,但大量排尿患者可能会发生脱水、低血钠、低血氯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注意监测患者电解质变化并及时对症治疗。患者进入恢复期,但肾脏损害严重,转肾内科进行后续治疗。重症患者休克、心衰、肺水肿、大出血、高血容量综合征和严重感染等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尽早治疗以及针对不同时期特点治疗是关键。
汉坦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以液体疗法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液体疗法是治疗HFRS的基础,补液种类、补液量及疗程应依据病程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肾衰竭及严重内环境紊乱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通常使用间歇性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 Sehgal A, Mehta S, Sahay K, et al.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Asia: Histor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Viruses. 2023;15(2):561. Published 2023 Feb 18.
[2] Vial PA, Ferrés M, Vial C, et al. Hantavirus in humans: a review of clinical aspects and management. Lancet Infect Dis. 2023;23(9):e371-e382.
[3] Tkachenko E, Dzagurova T, Galieva G,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Various Nosologic Forms and Issues of Hantavirus Infections Terminology.Viruses. 2025;17(4):578. Published 2025 Apr 17.
来源:医脉通抗感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