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假,由共青团汉川市委主导开设的49个“爱心托管班”如点点星火,在该市各乡镇(街道)、社区甚至企业内亮起,构筑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假期“看护网”,成功守护3200余名中小学生安全、充实的假期时光。
炎炎夏日
以往令不少家长头疼的
“孩子往哪送”难题
在汉川市有了暖心答案
今年暑假,由共青团汉川市委主导开设的49个“爱心托管班”如点点星火,在该市各乡镇(街道)、社区甚至企业内亮起,构筑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假期“看护网”,成功守护3200余名中小学生安全、充实的假期时光。
非遗技艺、防诈妙招成课堂“热宠”
“看,这是我的‘小泥壶’!”在汉川市杨林沟镇“爱心托管班”,11岁的乐乐正兴奋地向伙伴们展示自己刚在非遗课堂上亲手体验制作的“杨林乌壶”小模型。教室里,孩子们围在非遗传承人身边,全神贯注地观摩揉泥、塑形,亲身感受着家乡传统技艺的魅力。像《杨林乌壶—小小非遗传承人》这样充满地域文化气息的特色课程,已成为杨林沟镇托管点的“金字招牌”。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汉川市公安局青年民警带来的“防诈小课堂”。“同学们,天上不会掉‘游戏皮肤’!”在西门桥社区托管点,民警小张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场景切入,生动揭穿“免费皮肤”赠送、冒充熟人借钱等常见诈骗套路。互动问答、情景模拟,轻松氛围中,孩子们反诈的“免疫力”悄然提升。一堂堂精心设计的《襄河水很美,全民防溺水》安全实训、科学实验等课程,彻底改变了“托而不管”的状况,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知识、强技能。
219名志愿者撑起“安全又好玩”的大后方
保障这些托管班安全有效运转的,是一支由219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志愿者组成的青春力量。他们不仅是维持秩序、辅导作业的“守护者”,更是课程开发、活动组织的“创新者”。
在汈东街道,湖北职院“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践行着他们的“青蓝计划”:1名大学生志愿者精准对接5名留守儿童。家访、课业辅导、谈心交流、实现“微心愿”……志愿者们用陪伴和关怀,为15名留守儿童填补了假期里亲情的空缺。目前,“一团服务一乡、一志愿者服务五名青少年”帮扶模式正准备在汉川市推广。
直播看娃让家长省心更安心
托管服务,安全是底线。为了让家长放心托付,共青团汉川市委建立了一套“硬核”安全机制。
在田二河镇托管点,一种新颖的“直播看娃”模式让家长们眼前一亮。通过特定平台直播课堂实况,家长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看到孩子们在托管班的动态,甚至可以通过弹幕留言与老师互动。“看到娃儿上课笑得开心,我们也踏实了。”一位在工厂上班的家长表示。
此外,每个托管点都必须遵守“三必须”的铁律:入托必签协议、签到签退必到位、人身场地安全必保障。共青团汉川市委还组织了多轮实地遍访督查,针对“揪”出的隐患现场督办整改,确保49个托管点安全、规范、有序运行。
从社区到企业,“托起”希望新空间
服务触角不断延伸。为解决企业职工后顾之忧,汉川首个“企业爱心托管班”近日在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正式“开张”,为双职工子女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娱乐场所,开辟了“政社企”联动托育的新路径。
同时,托管服务正融入“青年之家”建设常态。在福星社区青年之家,向日葵社工中心定期组织的科普活动、美育课堂,让孩子们即便在假期后也能持续享受丰富的课余生活。据统计,此类常态化服务已惠及青少年2000余人次。
从解决“看护难”到点亮“成长季”,汉川市“爱心托管班”正以扎实的行动和温暖的服务,托起万千家庭的安心与希望,也为共青团组织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培育时代新人,书写出鲜活的青春答卷。
来源:汉川网宣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