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大妈一天大便3次,确诊肠癌!医生:“2多3痛”是肠癌信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19:15 1

摘要:肠癌不是猛兽,但它最会伪装。有时候是“排便多了点”,有时候是“肚子隐隐作痛”,还有时候只是“饭后有点胀”。但在医学里,有一组信号,医生们早就总结好了,叫“2多3痛”,听起来像顺口溜,其实是肠癌藏不住的蛛丝马迹。

61岁的大妈,一天大便三次,原以为是肠胃虚寒、吃坏东西,结果一查,肠癌晚期。医生看完她的检查报告,只说了八个字:“典型,太典型了。”

肠癌不是猛兽,但它最会伪装。有时候是“排便多了点”,有时候是“肚子隐隐作痛”,还有时候只是“饭后有点胀”。但在医学里,有一组信号,医生们早就总结好了,叫“2多3痛”,听起来像顺口溜,其实是肠癌藏不住的蛛丝马迹。

“2多”,是排便次数多大便黏液多。“3痛”,分别指的是腹部隐痛、排便不尽的坠痛、排便时的肛门刺痛。这五个信号,不是每个都有才危险,关键是它们混在一起反复出现,就不能再当“肠胃炎”糊弄过去。

大妈的第一道“警告”,其实就藏在她一天三次的大便频率里。正常肠道节律是每天1次或隔天1次,有的人排得勤快点,一天2次也行,但如果从来不这样,突然一段时间内次数明显增多,那就不是“清肠”那么简单了。

尤其是每次都觉得“还没拉干净”,这种排便不尽感,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信号。再说“大便带黏液”。很多人看到一点点透明状黏液,就认为是“肠道润滑液”,它本来是肠道分泌的一种黏液蛋白,能保护肠壁。

但如果黏液量突然增多,甚至出现脓状、带血丝,那可能是肿瘤在肠壁引发慢性炎症,分泌反应增强。这时候,肠镜检查往往能看到肠腔局部变窄、糜烂、充血甚至肿块

我们内镜室的护士长说过一句话:“看过太多病人,以为自己是‘拉肚子’,其实是‘肠癌拉开了门’。”这句话虽然吓人,但真实。

很多人对“腹痛”这件事上,判断力其实很薄弱。肠癌的腹痛,一开始不像阑尾炎那样剧烈,而是像闹肚子那种隐隐绞痛,位置也不固定,有时是左下腹,有时是肚脐周围。

病人常说:“也不厉害,就是老觉得不舒服。”这类慢性腹痛,是因为肠道受堵、肿瘤牵拉或者局部炎症。而一旦出现固定位置的持续痛,那说明病灶已经比较深了。

“肛门刺痛”是很多人不敢说的事。有患者进门就说:“大夫,我这屁屁老疼,是不是痔疮?”但肠癌早期就可能侵犯直肠末端,刺激肛门神经末梢,尤其是在排便时疼得像针扎,持续时间长,还伴随出血,那就不是痔疮都能解释的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那我是不是一有这几个症状就得去查肠癌?不是。但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持续异常、反复出现、伴随变化,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信号。

短期偶发的腹泻、便血、腹痛,在没有其他症状伴随时,通常是良性问题。但如果这些症状出现了3周以上仍未缓解,或逐渐加重,就要提高警觉。

2023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13.4%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腺瘤。这些腺瘤就是肠癌的“温床”,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和高级别异型增生病变,被认为是癌变风险最高的类型。很多患者的病灶,早在出现症状前的3~5年就已经在悄悄生长。

肠癌不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它是“熬”出来的病。从腺瘤到癌,往往需要5~10年。这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窗口期,也意味着——肠癌,是能拦住的。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对肠癌的态度只有两个字:“等着”。等身体出问题,等症状严重,等亲戚提醒,等到肿瘤长成了,才后悔没早看。

我们的门诊有个老王,58岁,单位体检查出便潜血阳性,医生建议做肠镜,他嫌麻烦、怕痛,“我这肠子拉得挺顺,犯得着折腾?”半年后肚子胀得像鼓,来查的时候,已经是结肠癌中晚期。

便潜血检查阳性,是肠癌筛查的第一道雷达。它不是确诊工具,但它的“阳性提示率”能达到70%以上。对50岁以上人群来说,每年做一次“便潜血+肠镜”筛查,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也就是说,发现得早,肠癌几乎可以“连根拔起”

很多人怕做肠镜,我知道。怕痛、怕麻烦、怕羞。但现在无痛肠镜已经非常成熟,在镇静下完成检查,全程无记忆感。整个检查不过20分钟,却可能帮你延长20年。这买卖值不值?

除了筛查,医生还特别提醒一个关键点:别忽视大便外观的“形状变化”。肠癌引起肠腔狭窄后,大便往往变细、扁平、像铅笔一样细长,或呈不规则断裂状。

还有一种是大便颜色发黑、柏油样,尤其是靠近升结肠的病灶,血液经肠道氧化后呈黑色,如果没有服用铁剂或补血药,就要高度怀疑上消化道或右半结肠出血。

再说个让人心惊的数字: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接近56万,死亡人数超28万。而在所有癌症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第2,仅次于肺癌。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40岁以下人群占比已接近11%,年轻人不再是“免疫群体”。

不要以为肠癌是“老年病”。久坐、重油重盐饮食、熬夜、缺乏运动、高脂低纤维饮食,这些现代生活方式,正在把“肠癌地图”悄悄改写。

说到底,肠癌不是遥远的词,也不是遥远的事。它藏在你餐桌的红烧肉里,藏在你夜宵的火锅里,也藏在你每次忽略的肚子痛和“拉不干净”的便意里。

我常跟病人说:“你不是怕癌症,你是怕面对身体的真相。”但真相这东西,越早知道越好。它不是惩罚,而是提醒。

如果你最近排便变多、大便粘稠、肚子常痛、屁屁刺痛、老觉得拉不干净,那别再等了。去查一下,不丢人,也不麻烦。查出来没事,安心;查出问题,还能早治。

我们做医生的,不怕你得病,怕的是你拖着、忍着、不查。等到真的查出来了,连我们都只能摇头叹气。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晓峰.结直肠癌筛查的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3,40(5):321-325.
[2]李志敏.便潜血检测在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1):601-604.
[3]刘艳.肠道腺瘤癌变路径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24,38(3):189-192.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