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超过11万HIV新感染者,性传播比例高达98.5%。在一些地方,20%到30%的感染者将HIV传染给了配偶。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上海,配偶感染率也达29.3%。
假如一个人感染了HIV,他应该告诉另一半吗?
假如婚检时发现一方HIV阳性,医生需要告诉另一方吗?本期视频带你关注HIV和婚姻健康。
前段时间,“男子婚检查出HIV哭求医生别说出去”的新闻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相关新闻
实际上,感染HIV后希望隐瞒的人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超过11万HIV新感染者,性传播比例高达98.5%。在一些地方,20%到30%的感染者将HIV传染给了配偶。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上海,配偶感染率也达29.3%。
他们为什么要隐瞒?是不爱自己的伴侣吗?实际上,隐瞒者很少是为了报复社会蓄意为之,更多是为了能正常生活。但隐瞒终究是最差的解决方案,最终会导致另一半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你可能会困惑,如果感染者自己不说就没人能说了吗?如果在婚检时查出问题,医生也不能说吗?其实医生也很难。根据法律规定,医生要保护HIV感染者的隐私,不能将病情告诉别人。如果在婚检中发现阳性,医生能做的只是在通知感染者的同时,引导他们自己告诉配偶。
如果医生私自向配偶透露病情,轻则罚款,重则吊销执业医师资格证。但如果不告知,医生将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被感染,于是陷入两难:告知违法,不告知违心。
很多医生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只能牺牲配偶的健康。这合理吗?到底哪个更重要?
面对这道“电车难题”,我们需要的是再平衡。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给医生松绑,比如在云南和广东,如果感染者不说,医疗机构就可以告知配偶;浙江规定医生经相关培训后可拥有告知权;广西则要求感染者在一个月内告知配偶,否则医疗机构可以代为通知。
其实无论出于道德还是健康考虑,如果当事人老老实实告诉配偶,事情本不必走到这一步,毕竟隐瞒的难度实在太高。等到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毁掉的是两个家庭。但如果坦诚相告,感染者就要付出“诚实的代价”。我国法律规定,HIV感染者有义务告诉与其有性关系的人,若隐瞒病情造成对方感染,需承担刑事责任。
但HIV的特殊之处在于,从感染者角度,暴露身份就意味着“社死”。他们可能遭到各方面的歧视和污名,比如被刻意区分生活用品、被亲朋好友嫌弃疏离,甚至被赶出家门、断绝关系。就医时也可能遭遇歧视,常被要求转入定点医院,有时还会被拒诊。
很多人感染HIV后,会因身份问题主动退缩,逐渐脱离主流社会,失去原有的社会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最终陷入经济困境。
HIV感染者的需求不仅在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更在于获得家人接纳和社会支持。我国配偶感染HIV的比例之所以居高不下,归根结底是对这些人缺少实实在在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