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龙城,足球点燃全民健身火热进行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15:40 3

摘要:8月的龙城,热浪裹挟着另一种灼热在蔓延。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激情战鼓,撞上常州第8个“全民健身月”的律动脉搏,交织出一场席卷街头巷尾的足球热潮。从青训基地里牙牙学语的萌娃,到写字楼走出的白领球友,再到社区球场上银发飞扬的老将,足球正以超越运动的姿态

8月的龙城,热浪裹挟着另一种灼热在蔓延。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激情战鼓,撞上常州第8个“全民健身月”的律动脉搏,交织出一场席卷街头巷尾的足球热潮。从青训基地里牙牙学语的萌娃,到写字楼走出的白领球友,再到社区球场上银发飞扬的老将,足球正以超越运动的姿态,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全民语言。

八千幼苗与一个“百年俱乐部”的梦想

“从横林到新北,12年扎根,近8000名孩子从这里接触足球。”喜悦足球俱乐部负责人恽晖介绍。作为常州最早系统开展青训的俱乐部之一,恽晖亲历了足球土壤从贫瘠到丰饶的蜕变。

在喜悦俱乐部,“体教融合”探索出双轨并行模式:一种是“课后服务进校园”,教练带着趣味足球课走进全市9所合作小学的课堂;另一种则是“精英校队共建”,教练常驻学校负责专业梯队建设。“前者是播种,后者是选苗。”恽晖打了个比方。兴趣班培养热爱,精英队锤炼技艺,两者共同织就常州青少年足球的根基网络。

当被问及坚守的秘诀,他沉默了一会,说了四个字:“久久为功。”他刚结束西班牙青训考察,“不是简单复制外教,是要把西班牙足球的体系思维种进常州土壤”,这是他脑中俱乐部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拼图。

足球热潮在数据上有了直观回应。“往年,暑期班报名人数只增加10到20个,今年一下增加了四五十个,几乎翻番!”恽晖的语气带着欣慰。

育苗成林,青训改革拓宽成长路

坚守正在结出硕果——

今年横山桥高中夺得市级足球锦标赛冠军,数位主力是喜悦俱乐部输送的苗子;省精英联赛U7、U8组别,启航俱乐部的“娃娃军”一举夺魁。

启航负责人秦志明翻着训练日志感慨:“以前家长问‘踢球耽误学习怎么办’,现在问‘怎么进市队’。‘苏超’像把火,把家长们的顾虑烧成了期待。”他手机里存着常州经开区小学与东坡小学U8联队的训练视频,这支由市足协“平行梯队”计划催生的新锐力量,未来可期。

“足球不能是‘矮子里拔将军’,而要在‘天才中选天才’。”秦志明引用国际经验时直言,“国外高中联赛有千余支队伍参赛,我们急需这样的量级支撑。”计划的第一步,便是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竞赛金字塔。

更深远的布局在于青训体系重构。“我们在全市布点4支U7、U8平行市队,打破以往单一校队垄断的局面。”常州市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州经开区小学和东坡小学的孩子合练后,队伍实力跃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开放竞争模式拓宽了选材面,也点燃了基层训练热情。

行李箱、代码与全民健身的草根“新解法”

当青训体系向下扎根,成人足球则以另一种形态向上生长——它成为连接城市与异乡人的情感纽带。

周四晚7时,辽河路常州市足球训练基地灯光为美周一足球俱乐部点亮。40余名“上班族”在教练的哨声中折返跑。创始人陈磊,IT工程师出身,用代码思维重构业余足球:“周一、周四固定训练+科学热身,降低受伤率才能细水长流。”

大连人王强是其中一员。作为外派常州的公司前站负责人,去年11月他通过网络找到俱乐部。“在大连我也踢球,但常州这种下班就能找到组织、来了就能上的氛围,太难得了。”王强擦着汗说。刚从无锡开完会直接赶来的他,黑色行李箱就放在场边。而在陈磊看来,“拎箱子来踢球”的行为在这里“太常见了”。

这种开放包容的“足球驿站”模式,意外成为城市软实力的展示窗。“许多外地人通过踢球认识常州、结交朋友,甚至找到商业伙伴。”陈磊翻出队员留言,其中有这么一条:“出差不再只有酒店和会议室,足球给了我第二个家。”

俱乐部联络簿里,类似“候鸟”超过百人:雷克萨斯4S店经理驱车70公里从溧阳赶来,公司高管带商业伙伴下场切磋,还有趁暑假“蹭训”的初中生。“足球是最好的人才粘合剂。”陈磊说。

基层联赛激活城市足球细胞

“天宁区五人制已开踢,武进、钟楼赛程上墙了。”常州市足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街道为单位,要求本辖区户籍或社保人员参赛,这才是真正的城市足球细胞。”

足协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借势“苏超”东风加速落地。青训机构迎来政策支持:各大俱乐部承诺“无偿输送好苗子”;赛事体系层层贯通,形成金字塔式通道。喜悦俱乐部的恽晖在“苏超”球迷座谈会上指出关键转变:“以前市队选材像‘矮子里拔高个’,现在要学其他国家高中联赛模式,让几千个队伍竞争,天才才会从基数里蹦出来!”

这种改变已在萌芽。新北区飞龙实验学校绿茵场上,12岁的姜昱帆刚完成冲刺训练。“喜欢进球时全场欢呼的感觉!”男孩抹了把汗,运动手环显示当日跑动1.8万步。父亲姜华看着儿子晒得黝黑的胳膊坦言:“以前觉得运动耽误学习,现在他吃饭香了,写作业反而更专注。”

代际传承中的绿茵梦想

当青训教练沈若凡在启航俱乐部指导U7队员时,他的双重身份是足球热浪最好的证明。作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这位前市青训队员每天课后跨越大半个城市来执教。训练间隙,他常望着手机里“苏超”常州队的比赛照片出神:他也曾参加过常州队的球员选拔。“落选当然遗憾,”他说,“但带出冠军梯队,何尝不是另一种‘登场’?”

这种代际传承正在重塑城市肌理。在喜悦俱乐部,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第一次触碰黑白皮球;在美周一俱乐部,大连工程师通过足球建立商业人脉;在社区赛场,来自各行各业的“老男孩”切磋球技。

“足球热是城市活力的温度计。”常州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陈炜表示,常州作为制造业名城,正将“工匠精神”注入足球基因,“从青训机构十二年磨一剑,到企业主驱车百里赴球约,再到社区联赛的精密组织,城市足球正在一步步往纵深推进。”

在常州,足球已不仅是22人的游戏。当哨音在无数角落响起,整座城市正奔跑在全民健身的火热夏日里。

来源:常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