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于8月8日直播时正式推出的高端精酿啤酒产品“牛市News”,这是珍酒李渡集团旗下出品的第一款高端精酿啤酒;二是宜宾五粮液仙林生态酒业有限公司官宣,即将于8月15日正式推出的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
近日,两款精酿啤酒的上市引爆行业。
一是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于8月8日直播时正式推出的高端精酿啤酒产品“牛市News”,这是珍酒李渡集团旗下出品的第一款高端精酿啤酒;二是宜宾五粮液仙林生态酒业有限公司官宣,即将于8月15日正式推出的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
从定位上看,“牛市News”规格为375ml铝瓶装,酒精度为5.9%vol,零售价为88元/瓶;而“风火轮”精酿啤酒规格为390ml,统一零售价为19.5元/罐。尽管价格梯度明显,但相较于工业啤酒(通常 5-10 元 / 500ml),二者均突破了大众对啤酒的价格认知,因此同属高端精酿范畴。
更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和珍酒李渡几乎同时瞄准精酿啤酒赛道,对整个食品行业都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意味着在白酒巨头的入局之下,精酿啤酒即将进入到4.0版本。
3.0版本之后,精酿啤酒仍未找到舒适区
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迭代。
在啤酒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时间段(2013年之前),精酿啤酒阵营几乎完全由进口啤酒所占领,他们牢牢把握着高端商务小资消费场景,2008年到2018年,中国进口啤酒的销量从2.8万吨跃升至82.1万吨,尽管这不能直接体现出精酿啤酒的市场变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更为轻奢、小资的精酿啤酒正在成为(当时)更多人消费的主动选择。
这是国内精酿啤酒的1.0阶段,在这一阶段,大众有了精酿啤酒认知的萌芽,但相对模糊。
看到进口啤酒在中国躺着赚钱,收割中产阶层的现状,国产啤酒开始大举进军精酿赛道。在这一阶段,优布劳、熊猫精酿等国产精酿啤酒店先后入局,并通过现打现送的模式,让更多人体验到精酿啤酒与普通工业啤酒的饮用体验差别。而来自东北的辛巴赫,却在王笑卓与吴向东的共同操盘下,探索着精酿啤酒的另一种可能。
这是精酿啤酒的2.0时代,在这一阶段,精酿啤酒虽然依旧是小资情调的代名词,却已经飞入寻常巷陌。
接踵而来的是大厂的先后涌入,华润啤酒、百威亚太、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行业巨头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开始对精酿啤酒进行全价格带布局。
在此期间,市场上涌现出一些价格在 400 元以上一瓶的高价精酿啤酒,这些产品不仅在原料和工艺上精益求精,更在品牌塑造和文化内涵挖掘上深耕,试图打造高端精酿啤酒的形象。
与此同时,精酿啤酒品牌数量进入到飞速上升期,大量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的内卷也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个阶段,精酿啤酒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大幅提高,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总体来看,精酿啤酒在国内的市场需求依然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据中研普华研究院预计,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达1342亿元。然而,尽管市场规模扩张,价格战的内卷和“有市场无品牌”的现状,让精酿啤酒在 3.0 版本后始终未能形成稳定的行业生态——这正是其“未找到舒适区”的关键所在。
精酿啤酒的前途在哪里?
随着精酿啤酒市场的不断发展,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精酿啤酒的高端化之路备受争议。
部分观点认为,精酿啤酒的高端化是一个伪命题,其依据在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打起了价格战,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探,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难以支撑高端化的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精酿啤酒的本质特性与市场的深层次需求。
精酿啤酒区别于工业啤酒的关键在于其对品质、口感和个性化的极致追求,这就决定了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若一味地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必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找准定位,做好轻奢与大众的定位区隔,才是精酿啤酒发展的当务之急。
因此,打价格战绝非精酿啤酒的出路。
如同白酒行业一样,不同品牌、不同产品根据其品质、工艺、品牌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稳固的心智价格。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在脑海中迅速浮现出相应价格区间内的品牌选择。
知酒君认为,白酒的来路或许应当成为精酿啤酒的前路。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塑造独特的品牌文化、精准定位目标消费群体,让消费者在心中对不同档次的精酿啤酒形成清晰的价格认知。
在目前的精酿啤酒市场中,虽然品牌众多,但还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够拥有特别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做到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此时,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擅长操盘的领导者或品牌,能够整合资源、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价值,从而扭转精酿啤酒“有市场,无品牌”的局面,引领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而有希望扭转精酿啤酒行业现状的破局者已经在路上了。
川酒与湘军将为精酿啤酒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所谓精酿啤酒的4.0版本,即由具备成熟品牌运营能力的白酒巨头主导,以品质升级、品牌文化赋能为核心的精酿啤酒发展新阶段。五粮液与吴向东旗下的珍酒李渡,分别作为中国酒业川酒与湘军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入局有望成为推动精酿啤酒进入 4.0 时代的关键力量。
这两大酒业巨头的加入,为精酿啤酒行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一方面,它们擅长做品控,能够为精酿啤酒行业树立更高的品质标准,推动整个行业在原料选择、酿造工艺等方面不断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讲好品牌故事与产品定位方面的深厚功底,有助于精酿啤酒品牌更好地塑造自身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提升品牌附加值。而这正是当前精酿啤酒行业在面临“反价格战内卷”时最为需要的力量。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的情况下,通过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能够让精酿啤酒摆脱单纯的价格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仅从事件营销的角度分析,“牛市”和“风火轮”刚一上市便先声夺人,其中“牛市”更是创下全网190万人观看的记录,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在精酿啤酒赛道,有几个在上市之初就赢得如此广泛关注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和珍酒李渡的入局,仅仅是白酒染啤的一个序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看中精酿啤酒市场的潜力,纷纷进入这个赛道。这一方面会加剧精酿啤酒品类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会让更多有定力的品牌、更专业的人才涌入,长期来看对精酿啤酒的市场化发展具有积极效果。
从产品饮用场景来看,精酿啤酒与一般的工业啤酒存在差异。工业啤酒通常更侧重于大众消费场景,如烧烤摊、大排档等;而精酿啤酒因其独特的口感和文化内涵,更适合在一些注重品质和体验的场所消费,如高端酒吧、特色餐厅等,以及一些社交聚会、品鉴活动等场景。这种差异化的饮用场景,为白酒企业进入精酿啤酒赛道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或许,白酒企业所秉持的一些经营思维,如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对品牌文化的深度挖掘、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等,能够为精酿啤酒行业的反内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精酿啤酒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粮液和珍酒李渡的入局,无疑为精酿啤酒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但行业在迎来变革的同时,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在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市场定位等方面不断努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这个赛道,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将是精酿啤酒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来源:XN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