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他15日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将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他15日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将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稍后证实这一消息。
此次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会晤,将是自2019年G20峰会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交锋,也是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后的关键外交博弈。
那么,特普会又有哪些看点呢?
看点01——乌克兰危机:领土交换与停火博弈的终极考验
核心矛盾:
特朗普在8月11日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和平协议可能包含“领土交换”。
但这一主张立即遭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强硬反对——乌宪法已明确禁止领土让步。
俄罗斯则坚持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并承认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现状。
无解!!!
战场态势影响:
目前俄军在乌东地区持续推进,2024年占领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是前一年的七倍。
但乌克兰仍控制库尔斯克等战略要地,将其作为谈判筹码。
双方在波克罗夫斯克等地的拉锯战表明,军事优势尚未完全倒向一方,这为外交斡旋提供了空间。
门没有,可以开天窗。
欧洲的焦虑与博弈:
英法德等六国领导人联合声明强调,任何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安全利益,并要求乌克兰全程参与谈判。
厨房打杂的,无能为力。
看点02——核军控体系崩塌风险:新START条约的生死倒计时
条约现状:
作为美俄间唯一的核军控协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6年2月到期,双方已实质性冻结核查机制。
特朗普在8月11日记者会上首次明确表示支持维持条约限制,但俄方要求将协议延期与解除制裁挂钩。
嘴炮双雄!
对抗升级:
美国近期在英国部署B61-12核弹,并计划2026年在德国部署中程导弹;
俄罗斯则恢复《中导条约》框架下的陆基导弹部署,并加速“北风之神-A”级核潜艇建造。
双方核武库规模均维持在1700枚以上,占全球实战核弹头的83%。
新军备竞赛已迫在眉睫,核风险达到冷战以来最高水平。
谁敢放第一炮?
2010年美俄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看点03——北极博弈:资源争夺与航道控制权的暗战
地缘经济价值:
阿拉斯加与俄罗斯隔白令海峡相望,北极地区蕴藏全球未开发石油的13%、天然气的30%,以及稀土等战略资源。
普京计划在会晤中推介俄美联合开发北极项目,包括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二期和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
战略通道竞争:
随着冰层融化,北极航道通航期已从2000年的5天延长至2025年的90天。
俄罗斯控制的北方航道可使亚欧航运距离缩短40%。
而美国正联合加拿大推进“西北航道”开发。
双方对进还是对抗,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看点04——制裁与反制的经济绞杀战
俄罗斯的核心诉求:
目前俄对美出口已从2021年的530亿美元暴跌至55亿美元,经济压力巨大。
普京此行的重要目标是争取美国暂缓实施100%关税威胁,并解冻部分被冻结资产。
美国的施压手段:
特朗普在8月6日以印度购买俄石油为由,对印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这被视为对俄“二级制裁”的预演。
若会晤无果,美国可能进一步扩大制裁范围,包括针对俄核工业和“影子舰队”。
然:
美国对俄铀依赖度超过30%,全面关税可能推高国内能源价格;
而俄罗斯通过向中印等国出口石油,已部分抵消制裁影响。
美国已无能为力。
普大帝虽跛脚,但也是个跛豪
看点05——中俄关系的微妙平衡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依赖中国的中立立场,而美国试图通过会晤分化中俄。
普京在会晤中可能释放对华合作信号,以对冲美国压力;
特朗普则可能试探俄方对台海等议题的立场,制造外交筹码。
中国不在场,却处处扮演着主角的光环。
来源:光头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