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我们曾经只能在长篇电视剧里看到的“大明星”们,比如《爱情公寓》里的“胡一菲”娄艺潇,
最近,内娱刮起了一阵最“诡异”的风。
那些我们曾经只能在长篇电视剧里看到的“大明星”们,比如《爱情公寓》里的“胡一菲”娄艺潇,
《美人心计》里的“聂慎儿”王丽坤,竟然都“下凡”,来拍短剧了。
很多人,都在问:
连她们都来了,短剧这是要“洗白”了吗?要“精品化”了吗?
别天真了。
长剧演员的“下凡”,不仅没有让短剧变得更高贵。
反而只是让我们看清了,这个价值600亿的“风口”,到底有多“脏”。
你以为有了“正规军”的加入,短剧就会告别那些“一胎99宝”、“手撕鬼子”的弱智剧情吗?
错了。
就在前段时间,一部名叫《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短剧,上线2天,就突破了4000万播放量。
剧情,极其炸裂——女主,一胎生了99个孩子。
当她把这99个孩子,像叠肥牛卷一样,叠在一起,进宫面圣时,我承认,我目瞪口呆了。
而更炸裂的,是主创的回应。
他说,他们在读剧本的时候,也觉得很荒唐。
但想想,可能会“爆”,就接了。
而比剧情的“弱智”更可怕的,是这个行业,早已图穷匕见。
短剧已经不再是“剧”,也不是“艺术”。
它就是一个加长版的、伪装得极其巧妙的“广告”。
你见过一部10分钟的剧,有3分钟都在带货吗?
你见过剧里的奶奶,都快病危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而旁边的孙子,还在趁机掏出一款保健品,声嘶力竭地念着广告词吗?
更有甚者,整部短剧,都是品牌方深度定制的。
比如,咪蒙旗下的网红姜十七,已经快成了“品牌定制专业户”。
不到一年半,就接了11个品牌,拍了17部定制短剧。
而最“阴险”的,是那些药企的定制剧。
他们利用短剧审核的“漏洞”,去打那些在《广告法》里,被严令禁止的“擦边球”。
剧中,女主无论是流产还是感冒,喝的都是同一款“神药”。
男主,给女主送夜宵,也要配上一款“胃药”,以示“消化能力MAX”。
这不是在“拍剧”,这是在“玩火”。
当一个行业,充满了“快钱”和“泡沫”时,“骗子”就闻着味儿来了。
你一定在抖音刷到过,那种没头没尾的、极其上头的短剧剪辑。
这就是,短剧的“推广员”。
他们号称“零基础,月入过万”。
但现实往往是,你花了几千块,买了他们所谓的“剪辑课”; 或者,交了几万块,当了他们的“代理”,交了“推广保证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一场针对中老年人和宝妈的、精准“诈骗”。
写在最后
所以,看懂了吗?
我们之所以,还看不起短剧。
不是因为,我们对“短”有偏见。
是因为,我们看不起那种把观众当“傻子”和“韭菜”的、赤裸裸的“贪婪”。
长剧演员的“入局”,或许会带来一些改变。
我们也看到了,央视正在带着胡歌、雷佳音这些“国家队”选手下场,试图把短剧往“精品化”的路上拉。
但只要这个行业,那“短、频、快”的、赚快钱的商业逻辑,一天不改变;
那么,它就永远只是一个充满了“套路”和“陷阱”的、上不了台面的“流量赌场”。
而我们,不想再当那个,被收割的“赌徒”了。
你还看过哪些让你辣眼睛的垃圾短剧?
来源:一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