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闵行区虹桥镇利丰园区,围绕“人大制度优势发挥好、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好、园区民主实践好、园区治理成效好”的四好目标,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形成“观察民情-倾听民声-寻策问计-解困纾难”工作闭环,探索园区民主实践赋能园区发展的新方式。
闵行区虹桥镇利丰园区,围绕“人大制度优势发挥好、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好、园区民主实践好、园区治理成效好”的四好目标,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形成“观察民情-倾听民声-寻策问计-解困纾难”工作闭环,探索园区民主实践赋能园区发展的新方式。
“望”:构建民情观察网络
园区搭建起立体化、多维度的民情观察体系。闵行区人大代表王洁建立“行走园区”工作机制,以实地走访找准治理痛点。在万源路新桥支路交叉口,她观察到宜山路红灯期间车辆堵塞情况,发现交通标线设置与车流疏导的问题,最终推动黄色网格禁停区标线划定,使园区车辆出闸效率提升40%。
在园区,创业者、职工代表、企业高管等也是园区治理的“观察者”,可以通过“职工议事厅”对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提出意见建议。目前,通过“职工议事厅”提出“智慧充电桩选址”“共享会议室预约系统优化”等改造建议超百项。此外,园区在YOUNG PARK 数字小程序上开设了“民主直通车”模块,成为一处线上民情窗口,累计收集有效建议30余条,为园区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闻”:打造多元倾听平台
园区构建起覆盖企业、职工、群众的全链条倾听机制。王洁代表在园区创新开设“洁尽全力”代表工作品牌,通过“代表咖啡”“世界午餐”等面对面倾听活动,记录园区职工居住证办理、子女入学等诉求,并通过相关办理机制流转至职能部门,有效提升诉求办理时效。园区还通过5G+VR技术开展“云协商”,分散在各楼宇的职工可“虚拟共聚”,使民主参与从“定时定点”变为“随时随地”,通过“云协商”平台收集的职工建议采纳率达33%。
“问”:创新民主参与模式
园区探索多样化的民主问策路径。园区内有一支“利丰先锋号”团队,每年提交3-5项园区发展建议,其中“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零售消费品质提升”等集聚众人智慧的建议已被纳入园区规划。同时,园区数字平台“提案广场”模块支持职工在线提交治理方案,其中园区停车优化路线、季节性绿植培育等10项建议在线提交后,经投票公示已经予以实施。
此外,园区的YOUNG PARK职工学院将民主协商内容纳入新员工的培训课程,已累计培养了40余名职工议事骨干,并以骨干为支点,带动建立11个园区治理协商小组,“以点带面”扩大了问计覆盖。
“切”:靶向解决管理难题
园区建立起“诊断-开方-施治”的闭环解困机制。比如,聚焦职工需求,王洁代表推动“公共服务进园区”项目,助推社区医疗、文化活动等资源进园区;园区“YOUNG力量”志愿者团队参与制定《园区文明公约》,通过“线上投票+线下公示”收集建议,协调解决大学生实习培训、员工关怀等问题10余件;园区联合沐童科技等企业组成服务团队,为200余名青年员工提供技能提升支持。
在利丰园区,“望闻问切”工作法让民主融入园区治理日常,让职工成为园区治理主角,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持续延伸至楼宇和园区。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