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派出所:在希望的田野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16:50 2

摘要: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蝉鸣仍盛、暑热未消的盛夏末尾,立秋时节轻叩季节之门,宣告秋日的序章悄然铺展。此时,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南郊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正绿意满目,长势喜人的苜蓿、田菁、玉米等作物在阳光下愈显蓬勃生机。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蝉鸣仍盛、暑热未消的盛夏末尾,立秋时节轻叩季节之门,宣告秋日的序章悄然铺展。此时,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南郊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正绿意满目,长势喜人的苜蓿、田菁、玉米等作物在阳光下愈显蓬勃生机。

黄三角农高区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承担着解答“盐碱地农业之题”的重要使命任务。守一方热土,护一方安宁。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东营市公安局农高区分局丁庄派出所把安全播撒进充满生机的大地,用脚步丈量平安的尺寸。

守护“粮”辰美景 惟愿颗粒归仓

8月7日立秋这天上午,丁庄派出所教导员王胜利和民警刘鹏飞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设立于黄三角农高区的实验基地走访,实验基地技术员周元热情地拉着王胜利的手走进郁郁葱葱的试验田。

周元边走边介绍各种培育作物品种,王胜利时不时蹲下身体,摸摸田埂上的泥土,仔细检查有无异常痕迹或脚印,并询问近期有无扰乱科研秩序、破坏实验器材等问题发生。“多亏你们巡逻的勤,这段时间实验基地周边安宁的很!”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心情大好的周元脸上掩抑不住的喜悦。

但年初发生的一起案件,却差点让实验基地的科研成果付诸东流。今年1月份,该实验基地被盗,用于科研用途的四架大疆无人机、两部大疆云台和部分电脑显卡不翼而飞,除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外,还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丁庄派出所经深入分析研判,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派出所负责人胡建峰亲自带领民警星夜奋战,仅用32小时便将潜逃至外地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三角农高区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丁庄派出所辖区内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试验田、育种试验田,多家科研机构在此进行科研研究,各类农作物高产实验和育种实验都在这里完成。此外,丁庄街道还是黄三角农高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的主要承载地,有家庭农场8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0余家。守护粮食安全,确保颗粒归仓,成为丁庄派出所的特殊使命任务。

他们坚持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以“田间警务”为着力点,让警务工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他们组织农村治保会成员、网格员、企业保安、科研单位内保人员等多方力量成立“护丰巡防队”,实施“宣传教育+防范打击”联防联控,加大对盐碱地试验田、育种试验田、农村集中流转耕地等重点区域的巡护力度,确保“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每逢春耕、三夏、秋收等农忙时节,派出所民辅警带领“护丰巡防队”穿梭在田间地头、农家庭院、育苗大棚、实验田地,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全力守护农业发展。今年以来,丁庄派出所依托“护丰巡防队”破获涉农案件17起,化解涉农纠纷40余起,帮助三家科研机构和30余名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昔日盐碱荒滩,今朝万顷丰饶。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座座米粮仓正在崛起,为端牢中国饭碗增添了底气。丁庄派出所也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扎根破土,展现公安机关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忠诚担当。

“项目警长”护发展 平安建设新引擎

“张大爷,您正忙着呢!”走进津潍高铁站前九标段项目部,王胜利遇到了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张大爷。见到王胜利,张大爷忙停下手里的活计,这时项目部经理杨晓春也闻声从办公室走出来,三人熟络地攀谈起来。

眼前的这一幕温馨而和谐。可谁曾想到,就在前不久,张大爷和杨晓春还是“针尖对麦芒”的矛盾双方。张大爷本是居住在附近的广北农场三分厂退休职工,去年年底,项目部施工时在夜间打桩,因噪声过大,引发附近群众不满,张大爷和另外数十名群众聚集在工地门口要求停工。接到消息后,作为该项目的“项目警长”,王胜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与施工方沟通。

“大家的诉求我们理解,但项目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带动周边发展。”王胜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群众和施工方,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施工方调整作业时间,避开群众休息时段,同时定期向群众通报工程进展情况;群众也承诺支持项目建设,共同监督规范施工。

双方的心结打开了,日常相处中也更加有了温度。张大爷见项目部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卫生清理,于是主动带头承担起了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工作。施工方承着乡亲们的情意,平时主动向他们购买农产品,在盛夏时节走访慰问送上消暑用品,还联系康养中心为年龄较大的群众提供免费体检。从干戈到玉帛,一边保障了重大项目顺利施工,一边解决了群众现实需求,项目警长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丁庄派出所认真落实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项目警长”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扎实开展“清障护航”行动,集中解决企业关注、影响发展的风险隐患问题,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安”护航引擎。

丁庄派出所辖区内有齐润化工、华泰控股、俊源石油等规模以上企业25家,他们深化警企互动,落实“领导包靠+项目警长+政策专员”联系服务机制,实施“线下集中走访、线上常态联访”的“双访”模式,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与企业负责人、内保人员、企业员工建立微信群,扩大项目警长“朋友圈”,及时收集企业在治安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5月份,齐润集团北区二号停车场内一台中红外汽油分析仪被盗,丁庄派出所“项目警长”联合办案民警以网上售卖该仪器的线索为突破口开展案件侦破,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丁庄派出所建立涉企警情案件“快侦快破”机制,提前预防和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为提升企业安全防范能力,他们还开展送法进项目、进车间、进工地、进企业“法律四进”活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措施,帮助企业筑牢安全防线。

据了解,今年以来丁庄派出所共走访企业126次,收集意见建议21条,处置涉企警情案件1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

矛盾纠纷有“结” 民警化解有“解”

看着张大爷和李大爷两人最终坐到一起,当着众人的面握手言和,丁庄派出所万屋警务室社区民警槐叶繁摸了摸手中记录了几十页的笔记本,心想这起从春到夏拉扯了数月之久的邻里纠葛终于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张大爷和李大爷当了几十年的邻居,两家一直和睦相处,处得跟亲人一般,前不久却因为半分地闹翻。事情的由头并不复杂。早几年,张大爷在村沟渠的荒坡上种了些树苗。后来李大爷也在附近开荒种植,拉土填高荒坡旁边的低洼地,一来二去,地界被填土弄混了。张大爷觉得对方占了便宜,将庄稼种到了自己开荒的地里。李大爷觉得冤枉,自己填的是荒地,凭啥被指责?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吵到最后,连镰刀都快挥起来了。

两人因为此事报了十几次警,槐叶繁也跑了十几趟。怎么既守住法理的底线,又焐热人心的褶皱,让几十年的邻里情分不被半分地绊倒?槐叶繁有自己的“门道”。

每次处警,他都不是简单地“灭火”就走,而是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矛盾产生的细节:张大爷种树的时间、李大爷填土的范围、两家过往相处的点点滴滴……几十页的记录做下来,槐叶繁逐渐摸清了症结:两位老人表面上争的是地,实则心里憋着一口气,觉得“丢了面子”。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槐叶繁也有了化解的法子,他跟村书记一合计,“硬讲道理肯定不行,得想个软和点儿的招。”他先找到张大爷,避开“对错”话题,聊起对方擅长的农活和手艺:“张大爷,十里八乡都知道您是巧手,之前帮李大爷修理过农具,他一直念您的好呢。”转头又跟李大爷拉起家常:“孩子们在外工作最惦记家里,您要是气坏了身体,他们得多担心?”

这些话像钥匙一样,打开了两人的话匣子。槐叶繁趁机“搭台阶”:“邻里相处,过得去、放得下,比什么都重要。为了这么点小事争下去也没啥意思,相互谅解,行不?”村书记也在一旁帮腔:“老邻居几十年的情分,还能在这种小坎儿上迈不过去?”经过槐叶繁和村书记的耐心劝解,双方之间的别扭最终烟消云散。

这场纠纷到底谁对谁错?“邻里之间的事情,哪能都按‘对错’一刀切?法是底线,但情才是解药。心里的坎儿解开了,事儿就顺了。民警化解矛盾纠纷不能简单地当‘判官’,而是给双方搭个台阶,让他们笑着下来。”槐叶繁说。

辖区内有49个行政村、5.2万实有人口,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丁庄派出所有何化解良策?他们突出“派出所主防”理念,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社区民警每周与社区(村)书记和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制度,会同综治、社区(村居)、网格等部门深入排查家庭邻里、婚恋感情、劳资债务等深层次、隐蔽性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因人施策、一事一策”,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

他们还建立“分级联调”机制,将矛盾纠纷根据事件性质、社会影响、群体规模等因素划分为“红、黄、蓝”三级,积极吸纳矛调员、网格员、村干部、律师等群防群治力量,对矛盾纠纷分级联合化解。同时用足用好《风险提示单》,向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推送、跟进回访,切实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

法守底线,情暖人心。这是丁庄派出所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的愿景。据了解,今年以来丁庄派出所共排查矛盾纠纷112起,化解109起,化解率达97.3%。

来源:齐鲁石敢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