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一带一路”医学合作精髓 介入肾脏培训架设健康丝路新桥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1 16:24 2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合作组织医疗合作的双轮驱动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的“一带一路”丝路大学国际肾脏疾病专科联盟肾脏介入•血管通路培训(第二期)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肾脏介入适宜技术推广”于2025年8月3日至6日成功举行。本次培训不仅是西安交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合作组织医疗合作的双轮驱动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的“一带一路”丝路大学国际肾脏疾病专科联盟肾脏介入•血管通路培训(第二期)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肾脏介入适宜技术推广”于2025年8月3日至6日成功举行。本次培训不仅是西安交大二附院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以科技创新赋能普惠医疗”和践行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框架的务实举措,更是新时代中国医学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文外交的生动实践,新疆会场的设立尤为凸显其链接中亚的“桥头堡”战略地位。

立足国际视野,布局国际医疗合作新支点

西安交大二附院领导班子以“面向国际”的视野,将国际合作纳入“立足西部、面向国际”的核心布局。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被定位为中国医学链接中亚的窗口、“一带一路”医学交汇的桥头堡及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支点。医院肾脏科作为先行者,通过国际培训、签署协议、推广中西医结合优势及中国医疗设备,既助力中医药产业出海,也推动沿线国家采购中国先进装备。

精准方案与创新形式:培训成效斐然

此次培训在2025年4月第一期血管通路培训的经验基础上迭代升级,将经皮肾活检、甲状旁腺介入治疗和腹膜透析置管等介入肾脏操作纳入教学课程,制定突出“理论精讲、实操强化、前沿追踪、问题导向”的精准方案,并创新采用“西安(线上)+乌鲁木齐(线下)”双会场模式,充分发挥新疆地理接壤优势,便利中亚学员参与。

覆盖广泛,惠及多国:吸引陕西、新疆、青海、广西、河南、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国立医科大学等逾20名学员(含6名国际学员)线下学习,线上观看学员285人,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国内 23个省份。两期累计惠及逾300余名学员,覆盖中国西北、西南及中亚、东亚和坦桑尼亚等地区。

内容前沿,直击痛点:西安交大二附院张蓬勃院长强调技术对改善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学术论坛由田李芳副教授主持,特邀新加坡中央医院Chieh Suai Tan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郁正亚教授、重庆医科大学万梓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何凡教授、复旦大学李铭新教授、暨南大学胡波、核工业215医院刘国等国内外顶尖血管通路专家,深度解读《中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超声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分享甲状旁腺介入、小直径血管建瘘(AVF)、药物球囊临床应用等尖端技术,并前瞻性提出发展“介入肾脏病学”学科方向。

手术直播,闭环教学:最瞩目环节为血管通路介入手术高清直播,涵盖复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前臂动脉瘤切除伴长段血管塑形复合上臂狭窄球囊扩张等核心术式。严格执行“术前评估-术中精讲-术后复盘”闭环教学,专家实时解析与答疑,学员盛赞“直观解渴、实用性强”。

深化国际协作:技术共享与民心相通

培训架设起坚实的跨国医学合作桥梁:印度尼西亚Mirna Nurasri Praptini等四位学员在西安线上观看,乌兹别克斯坦学员Teshava Ulugbek Shukhratovich和Rizaeva Malika Jamolovna在乌鲁木齐线下实时参与,分享本国透析管理困境,中方专家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医疗资源跨国共享。

手术台边的中乌团队实时协作、学员间的深入交流及结业时的真诚互动,超越了技术层面,升华为“民心相通”的健康纽带。项目负责人付荣国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平台为国际介入肾脏经验交流架设了坚实桥梁。

学员共鸣:技术赋能与国家荣耀

学员反馈高度积极:内容价值,“专家解读共识解决了临床困惑”、“中亚经验拓宽视野,揭示合作机会”。形式创新,“手术直播结合讲解,比录像图谱直观百倍”。战略认同,“深切感受到通过医疗技术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责任与荣耀”。

在乌鲁木齐会场,乌兹别克学员专注操作模拟器械、中乌团队隔屏研讨手术细节、国产高端设备锋芒尽显——这一幕不仅是技术培训的成功缩影,更是中国医学以创新和共享,在新时代架设“健康丝绸之路”的坚定足迹。

未来可期:标准化、国际化与持续赋能

本次“理论+实践+手术直播”三位一体模式,成功培育了介入肾脏新一代骨干。未来,项目将依托“一带一路”丝路大学国际肾脏疾病专科联盟及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联盟,深化与乌兹别克斯坦等签约国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致力推动肾脏病诊疗技术的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为区域及全球卫生健康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