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门槛速成、月入五六千?短剧推广话术又盯上老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1 16:15 1

摘要:“京东百万年薪招聘短剧运营”的消息刚引发热议,一些培训机构就将目光盯上了老年人。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冒出不少短剧推广速成班,打着“零门槛”“70岁老人都能做”的幌子,动辄向老人收费数千元,承诺的轻松赚钱却根本不见影儿。‌

“京东百万年薪招聘短剧运营”的消息刚引发热议,一些培训机构就将目光盯上了老年人。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冒出不少短剧推广速成班,打着“零门槛”“70岁老人都能做”的幌子,动辄向老人收费数千元,承诺的轻松赚钱却根本不见影儿。‌

承诺:学习短剧推广轻松月入五六千

今年5月,61岁的李阿姨在短视频平台刷进一个“短剧实操”直播间。主播热情宣称免费收徒,手把手教实操技能,“副业月入轻松好几千块”。这个说法,瞬间吸引了李阿姨,“干脆试试,万一能多赚点退休金”。

李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宣称学“短剧推广”轻松赚钱的广告比比皆是。

“年初干短剧,年底开大奔,不需要剪辑,AI一键生成,动动手指就发布......”8月1日,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则极有诱惑力的广告,点击后进入一个直播间。主播一边演示短剧自动剪辑,一边介绍:“免费送课程资料包,零基础轻松上手!”

想领取免费资料并非易事。按主播所说,要点击直播间弹出的账号链接或关注“排名第一”的某位观众主页,加入账号关联的公开群才能领取。记者按提示,前后点击关注了16个直播间的账号,才最终加入群聊,结果,群内分享的“课程资料”卡片,最终都跳转至企业微信,要求记者添加好友。

添加好友后,一名自称“年度优秀短剧推广导师”的“阿雅导师”,开始向记者推荐三天培训。“专为零基础小白设计,听话照做就能掌握技能!”她信誓旦旦表示,观看每晚直播课,3天就能掌握核心技能,“短剧是普通人最佳副业,跟着学每月能多赚五六千元”。

为佐证其说法,“阿雅导师”发来一份模仿红头文件样式的“课前必读资料包”,文件充斥“国家扶持项目”“月入5000+”等醒目字眼,鼓吹这是门槛低、竞争小的蓝海,单日收益上千元的大有人在,课程含别处学不到的干货。

另一机构“新宇老师”的话术如出一辙。“国家鼓励、资本入场,去年短剧推广者人均年薪30万,今年还在成倍增长,肉多狼少!”记者刚加上微信,“新宇老师”便发来“2025年最新短剧工具素材包”,承诺零基础速成,手把手教实操,“学成后有机会每月提升2000元到2万元的副业收入”。

反转:免费只是幌子授权必须花钱

记者跟踪四个短剧推广培训群后发现,所谓“免费培训”纯属幌子。从第一节课开始,课程核心始终围绕开通短剧授权展开,对实操技巧却避而不谈。

所谓短剧授权,按“阿雅导师”的说法,即短剧推广者需获得短剧出品方的授权才能使用剧集素材。后续操作中,推广者将带有分销链接的短剧作品发布至抖音、快手等平台,用户可免费观看前5至11集,若想解锁后续剧情则需付费。而用户通过分销链接付费的每笔充值,推广者都能抽取高额佣金。

“市面上所有授权均源自我们,成为一级合作商可享80%至90%专属佣金。”培训群中,“阿雅导师”不断用收益截图刺激学员:“没经验没基础,只要你有短剧版权,都不是问题”“拿到授权后做短剧推广,每个月的收益高的大几万,低的也有五六千”“我这里刚毕业一个月的同学2天就爆了43000多元”。

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有几名老人在课程中现身说法。其中一名73岁的老人称,曾花费上万元学习剪辑无果,直到接触该机构推荐的平台后,“拿到一级授权后第一个月就赚了5000多元,如今月均收入五六千,老伴看病钱也够了”。

不过,短剧授权是要收费的,价格在2980元至4880元。对此,“阿雅导师”辩称:“三天培训免费,但版权费是剧场方定的”。她还承诺说,授权费包含30天导师一对一实操指导,还有不定期小班课还可以帮助远程操作。

不仅如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培训中还大力推销“发展下线抽佣”模式,即学员购买授权后,可发展亲友作为下线,挂靠在自己的推广权限下抽佣。“他们所有佣金你都能抽成,抽多少,你自己定。”

现实:3980元授权费一分没赚打了水漂

买完授权后就能赚到钱吗?记者发现,网上有大量学员被骗后的投诉信息,仅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短剧推广”有关的投诉,就多达1848条。

年近60岁的贺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不久前,她被某短视频平台上“短剧推广快速变现”的广告吸引,随后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听课。群内不断鼓吹“月入万元不是梦”,声称只要购买数千元的一级授权并跟学,不出一个月就能出单。在话术诱导下,贺阿姨先是交了300元定金,继而补足了3680元授权费,总计支付3980元。

然而,当她按机构指引,用指定小程序剪辑短剧并挂上分销链接后,在抖音因违规无法发布,在快手也几乎无人观看。“剪辑麻烦,根本没什么流量,收入更是没见着。”贺阿姨向承诺“全程陪跑、一对一指导”的老师求助,对方只是把她拉进更多的“实操训练群”。在这些群里,每节课都在推销新的剪辑软件,每款报价都高达上千元。

至于培训机构承诺的“不剪辑视频也能通过转售一级授权回本”,更是空谈。“哪有什么二次售卖的渠道?”贺阿姨说,“交钱后就再没人提这事了。”

71岁的张叔叔也是被“短剧推广”的暴利宣传迷了眼。他在手机上频繁刷到“免费培训、轻松赚钱”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着一位“导师”听了几节免费课。该“导师”极力鼓吹70多岁也能月入过万,这让张叔叔心动不已,用花呗分期支付了4580元的授权费。

他按该“导师”教的方法坚持操作了一个多月,收入仅有70多元。“这才明白上当了!”张叔叔说,当他试图联系该“导师”退款时,发现自己早已被拉黑。

在记者所在的一个培训群里,也不时有老学员加入进来,称自己已上过当,让新学员不要相信。但群主只是将其称为“捣乱人员”并踢出群,不做任何回应。

猫腻:全额退费只是一纸空谈

记者发现,多个培训群反复承诺“签合同具法律效力,无收益退全款”“100%出单包变现,不出单全额退费”,然而,真待老人以无收益为由要求退款时,对方却变了脸。

有老人的子女们告诉记者,老人推广一个月后,哪怕小程序只显示几块钱收益,机构就咬定“已出单有收益”拒绝退款,声称“流量收益也算收益”。此外,培训均全程采用私域直播,课程结束后内容自动消失,老人想要维权时,往往缺乏证据。贺阿姨表示,自己退费被拒后,曾试图寻找法院在线立案过,但因证据不全被驳回。

猫腻就藏在合同里。当记者被“阿雅导师”私信推销时,对方仅甩出支付链接,声称“付完款再安排合同发票”,对条款细节避而不谈。在记者一再要求下,“阿雅导师”才出示了一份“短剧推广实战训练营”合同范本。

记者细看合同条款,里面写着:培训结束后机构不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成果承担任何责任;学员若获得包括流量等收益后要求退款,机构无需退费;若学员未按要求运营账号,费用照样不退。同时,服务期间,即便付款后立即退课也要被“三重扣费”——先扣40%授权费,再按每天100元收取服务费,最后还要缴纳费用总额30%违约金。

以群内常见的3980元课程为例,按照合同协议价4880元计算,老人若在免费培训第三天时付款后要求退款,将被扣除:授权费1592元、服务费300元、违约金1464元,合计3356元,最终只能拿回624元。说好的全额退费,在合同条款面前成了空话。

专家:口头高收益承诺莫轻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此类培训课维权存在多重难点:机构通过口头承诺高收益吸引老年人,却在合同中暗藏“霸王条款”;私域直播缺乏录音录像等证据固化手段;部分机构频繁通过马甲公司改头换面逃避责任。

陈音江建议,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压实平台责任,相关短视频平台应筛查高收益培训广告,对虚假宣传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对诈骗实际控制人实施信用黑名单制度,追溯关联公司股东连带责任。

同时,他也提醒老年人,不要轻信私域直播高回报“承诺”,签署电子合同需逐条核验,培训费切勿转个人账户,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培训机构。

记者:袁璐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