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女子坚持一天只吃两顿饭,两年过去了,血压血糖都变了个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12:3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68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李阿姨今年63岁,退休后没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就是血压和血糖有点偏高。她平时也注意饮食,不抽烟、不喝酒,偶尔还会散步,但体检报告总是让她有点不开心。

两年前,她听邻居说“控制饮食比吃药更管用”。从那以后,她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吃饭方式: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和晚餐,中间不再进食。两年过去,李阿姨自己都惊讶了——血压降了,血糖也慢慢回到了正常范围。

这让不少朋友开始好奇:一天吃两顿饭,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这个吃饭方式其实并不新。在医学上,它有一个名字,叫做时间限制性进食(Time-Restricted Eating, TRE,是一种间歇性禁食的方式。指的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窗口内进餐,其他时间只喝水、不进食。

目前不少研究都在关注这种饮食法对代谢的影响。

2022年,发表在《Cell 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显示:将进食时间控制在每天10小时以内,哪怕不减少总热量,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压,并减轻体重。这与李阿姨的经历不谋而合。

为什么会这样?

当我们长时间不进食,尤其是夜间,胰岛素水平会下降,身体开始动用储存的能量。这样不仅减少了脂肪积累,还有助于控制血糖。长时间空腹还能激活细胞自噬过程,有助于清除老化细胞、减缓炎症反应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方式并不是“少吃”,而是“定时吃”。如果一天两顿饭,每顿都暴饮暴食,反而会适得其反。

李阿姨的饮食,其实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她并不是一味地节食,而是非常注重吃什么、怎么吃

她的早餐一般在早上8点,晚餐不超过下午6点。每顿饭都尽量做到三类食物:蛋白质、蔬菜、粗粮

比如,早餐她会吃一碗小米粥+一个煮鸡蛋+炒青菜;晚餐则是半碗饭+鱼+豆腐+凉拌黄瓜。

她还特意避开了油炸、加工肉、甜饮料这些“高风险食物”。这么吃,不仅不饿,血糖也不会忽高忽低。

这点特别关键。

有研究指出:只控制进食时间,不控制饮食结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也强调:任何饮食干预都必须建立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的作用。

李阿姨的例子确实鼓舞人,但并不代表这种方式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建议谨慎尝试: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正在用药或注射胰岛素的。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昏迷。

肾功能不全、严重肝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加重病情。

孕妇、哺乳期女性、青少年,正处于营养需求高峰期,不建议人为限制进食时间。

此外,有些人一旦少吃一顿饭,就会发生头晕、乏力、情绪波动等问题。这种情况并不是“意志力不行”,而是体质不适应。一定不要强求。

如果你想尝试这种方式,建议先从每天吃三顿、限制进食时间开始,比如每天只在早上8点到晚上6点之间进食,逐步缩短进食窗口,给身体足够的适应时间。

李阿姨的成功,是因为她做到了三件事:

1.规律的进食时间

2.合理的营养搭配

3.坚持了足够的时间

这三点缺一不可。

现在网上很多人鼓吹“轻断食”能治百病、能抗癌……这些说法都严重夸大了科学研究结果。目前国际上对间歇性禁食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尚无统一指南或结论支持其长期安全性和普遍适用性。

中国营养学会在2024年发布的《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任何饮食模式都不应脱离个体需求和长期营养平衡。

所以,如果你也想“像李阿姨那样吃”,请先问问自己:

我的身体状况适合吗?

我能长期坚持吗?

我的饮食结构合理吗?

如果答案都肯定,再考虑尝试也不迟。

回头看,李阿姨并不是靠“少吃”逆转健康指标,而是靠科学、规律、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吃饭这件事,看似简单,却是最影响身体的日常选择。

医生的建议始终不变:吃得对、动得勤、作息稳,健康自然来。别拿流行的方法,赌上自己的身体。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

来源:邢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