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心辞典》到病榻:王小丫的余生好好走,让人看了流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1:21 1

摘要:二十年前,咱们全家围在电视机前看《开心辞典》的日子还记得不?那个总是笑着问你确定吗的王小丫,用清亮的声音陪着多少人度过了周末夜晚。

二十年前,咱们全家围在电视机前看《开心辞典》的日子还记得不?那个总是笑着问你确定吗的王小丫,用清亮的声音陪着多少人度过了周末夜晚。

可最近看到她病床上那句余生好好走,心里真不是滋味,忍不住想说说这个四川妹子的故事。

舞台上的拼命三娘

王小丫可不是天生的主持人,她老家在四川大凉山,小时候因为名字里带个丫字,常被同学笑话脚丫子。

可这姑娘倔,躲在图书馆把字典里所有丫字的词条抄了无数遍,后来那些书反倒成了她的铠甲。这股韧劲,后来成了她闯天下的本钱。

30岁那年,王小丫揣着梦想北漂,住地下室吃泡面,硬是考上了央视。刚入职时,央视规矩严,说错一个字就罚款,她工资常常被扣得精光 。

为了练普通话,对着镜子磨到嘴角渗血;为了把经济新闻讲得通俗易懂,她把枯燥的数据比作能建多少个客运站,硬生生把《经济半小时》做成了爆款节目。

最火的时候,她主持的《开心辞典》收视率飙到第一。大家都记得她那句你确定吗,却不知道她为了节目效果,用800瓦强光直射脸练习,结果得了结膜炎反复发作。

同事说她是拼命三娘,可谁知道这风光背后,是多少个熬夜背稿的夜晚。

病床上的生命顿悟

命运给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2016年,正在事业巅峰的王小丫突然晕倒在演播室。检查结果出来,肾衰竭三个字让所有人傻了眼。

医生说必须停工,不然可能发展成尿毒症,这对于视工作如命的她来说,比刀子割还疼。

住院那些日子,这个总是笑着的主持人,第一次尝到了脆弱的滋味。有媒体说她留下了19字留言,也有说20字的,后来证实有些是自媒体添油加醋。

但她确实在病床上写过:病魔虽可怕,但我心依旧,余生好好走,珍惜每一刻。这朴实的话,比任何华丽辞藻都让人揪心。

万幸的是,她有个好老伴儿。第二任丈夫曹建明比她大13岁,听说王小丫生病后,放下手头工作,连续三年每天凌晨四点去医院排队挂号。

这种细水长流的陪伴,比年轻时的轰轰烈烈更动人。王小丫后来才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奖杯多高,而是病床前有人递杯热水。

生活教会我们的事

现在57岁的王小丫,早不是当年那个风风火火的主持人了。她退出了一线,偶尔在《回家吃饭》节目里露个脸,更多时候在幕后做策划。

让人佩服的是,她没被病打倒,反倒把精力投入到公益,回大凉山给孩子们建图书馆,用另一种方式发光发热。

看她现在的照片,头发白了些,身材也发福了,但眼睛里的从容劲儿,比年轻时更有魅力。

经历过生死,她把日子过得通透:不再追着收视率跑,而是每天读书、练字,陪老伴儿散步。就像她说的,花钱是财,省钱是遗,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福气。

咱们普通人或许没她那么辉煌,但她的故事真该好好想想。多少人为了挣钱拼命加班,为了升职熬夜应酬,总以为年轻就是本钱。

可王小丫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身体就像银行,过度透支早晚要破产。成功不是看你飞多高,而是看你能不能稳稳落地,好好走完这辈子。

从大凉山的倔强丫头,到央视名嘴,再到笑对病痛的智者,王小丫这一路走得不容易。

那句余生好好走,不光是她对自己说的,更像对咱们每个人的提醒。就像当年她陪着我们在电视里闯关答题,现在她用自己的人生教会我们:好好活着,比啥都强。

来源:人间天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