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亨成为太子之前,唐玄宗一天之内逼死了前太子和另两个亲生儿子,虎毒都不食子,但对唐玄宗来说,儿子就是用来威慑的,唐玄宗处处纵容李林甫和杨国忠打压太子。
安史之乱前,太子李亨活得战战兢兢,生怕不一小心,被抓住把柄,轻则被废,重则丢命。
李亨成为太子之前,唐玄宗一天之内逼死了前太子和另两个亲生儿子,虎毒都不食子,但对唐玄宗来说,儿子就是用来威慑的,唐玄宗处处纵容李林甫和杨国忠打压太子。
李林甫借太子妃兄长韦坚与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一案打压太子李亨,但幸好唐玄宗不愿意牵涉太子李亨,而没有伤及李亨,为了洗脱干系,李亨被迫与太子妃离婚,以逃避迫害。
后来李林甫又借李亨的妃子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与柳勣准备迫害李亨,李林甫执意把案件扩大化,往李亨身上引,但同样未能波及太子,主要是唐玄宗不愿意。
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玄宗只是打压太子,并不是想换太子,李亨是唐玄宗自己选定的太子,李林甫推荐的是太子人选是寿王李瑁,担心李亨继位为帝会迫害自己,于是一直打压。
但是李林甫未能活过李亨,先行去世,李亨原以为暂时叹了口气,没想到新任宰相杨国忠与李林甫是一样的德性。
杨国忠与李亨暗中斗争了几年,同样未能扳倒李亨,主要原因就是唐玄宗暂时还不想换太子,李亨也没有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与权力。
安史之乱爆发后,形势变得不一样。
1、收拢兵权。
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被唐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兼河西、河东、朔方、平卢节度采访使,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却是名正言顺的全国军队总司令。
杨国忠
在唐玄宗出逃前,李亨借安史之乱的混乱已经开始在谋划了,第一步就是控制兵权。
唐玄宗出逃时,太子李亨率领2000飞龙禁军殿后,这是李亨首次握有兵权,原本计划李亨与唐玄宗一起逃往四川的,但是李亨借殿后之机,没有逃往四川,而是北上灵武。
灵武是朔方军的大本营,朔方军辖区在今宁夏境内及内蒙古西南部地区,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唐朝在这里设置出朔方节度使,并驻扎了一支军队,主要是防备突厥。
755年安史之乱之初,朔方节度使是郭子仪,手下有六七万精兵,太子李亨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坐镇朔方军,根本目的就是手握兵权,只有掌控兵权,才能自立为帝。
太子李亨
当时天下一片混乱,皇帝出逃四川,各地节度使暂时都不知道皇帝去了哪里,李亨既是太子,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完全可以不经过唐玄宗直接调动军队,这是成功夺权的第一步。
2、马嵬坡兵变。
马嵬坡兵变的幕后主谋就是太子李亨,为此他策划了很久。
安禄山起兵打的旗号是:诛杨国忠。
也就是清君侧,天下人自然把矛盾对准了杨国忠,就像汉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一样,吴王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起兵,然后晁错就成为千夫所指,被汉景帝所杀。
当时很多人把安史之乱的原因归结为杨国忠引发的,他与安禄山有矛盾,这给了太子李亨可趁之机,李亨联合禁军统领陈玄礼发动兵变,蛊惑禁军将士杀死杨国忠及家属,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马嵬坡兵变
陈玄礼也看不惯杨国忠,认为他是首恶,便陈玄礼忠于唐玄宗,不愿意唐玄宗下台,在诛杀杨国忠一事上,太子李亨与陈玄礼达成共识,于是杨国忠就被杀了,杨贵妃也被赐死。
杨国忠是宰相,四川是杨国忠的大本营,剑南节度使的军队在与南诏的战争中损失殆尽,杨国忠和杨贵妃一死,唐玄宗也失去依靠,即使唐玄宗想与太子李亨对抗,也没有实力了。
后来爆发的永王李璘之乱,就是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之间的权力斗争,唐玄宗派另一个儿子李璘到江南招兵,迅速招募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但这支军队后来莫名其妙地与唐军发生战争,李璘甚至被定义叛乱,后来被李亨主导的军队击败被杀。
换句话说,太子李亨在诛杀杨国忠之后,控制了兵权,孤立了唐玄宗,是他成功自立的另一个原因。
3、灵武称帝。
李亨为什么要在灵武称帝?
灵武称帝
如果不称帝,那皇帝还是唐玄宗,即使李亨是天下兵马元帅,但唐玄宗依然有能力下诏废除李亨的兵权,唯一的办法只有称帝,才是最安全的。
李亨如果私自称帝,其实就是谋反,这是一种有风险的事,但在安史之乱的影响下,这事变得容易,唐玄宗晚年因为宠信杨贵妃和杨国忠,招致一些非议,名声也变得不好。
李亨提前称帝变得可行,在杜鸿渐等人的策划下,李亨先北上平凉,后来才去了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并在灵武称帝。
李亨称帝的时候,唐玄宗是不知道的,他是被迫成为太上皇的,李亨称帝后派使者通知唐玄宗,唐玄宗迫不得已成为太上皇。
身在四川的唐玄宗无力阻止李亨,一是没兵权,二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玄宗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要求军国大事先经过李亨处理,然后再报告给自己,企图给自己留一个参政的窗口,以便有机会夺加权力。
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
此外,还唐玄宗还派出宰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平章事崔圆等人到李亨处投靠新皇帝,实际上是让自己的亲信影响李亨,后来这些人无一例外或被贬可被调离,不可能得到李亨的信任。
整个唐朝时期,皇帝与太子的关系都不是太好,始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夺权,后来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企图造反,结果失败,武则天时期,直接废除自己儿子的帝位,由武则天当上女皇帝,武则天之后到唐玄宗上位时期,是唐朝的混乱期,直到唐玄宗借几次政变巩固权力。
唐玄宗对太子防范极为严格,担心太子造反夺了自己的权力,纵容宰相打压太子,但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玄宗名望扫地,给了太子李亨机会,李亨能够上位,最应该感谢的是安禄山,否则以唐玄宗的寿命,李亨是没机会当上皇帝的。
来源:一国之君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