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暮访赖河坝:稻穗承露待丰年,人语留痕忆秋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1 10:51 1

摘要:8月7日傍晚,立秋的余晖洒在荣县观山镇赖河坝,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暖金。千亩稻田在暮色里逐渐沉静,灌浆期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穗尖的露珠折射着最后一点天光。送走一天的热闹,只留稻浪轻响。

8月7日傍晚,立秋的余晖洒在荣县观山镇赖河坝,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暖金。千亩稻田在暮色里逐渐沉静,灌浆期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穗尖的露珠折射着最后一点天光。送走一天的热闹,只留稻浪轻响。

赖河坝地处荣县西北,是观山镇所辖的平原大坝,幅员面积达25.65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幸福堰水库与越溪河水静静滋养着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赖河坝十里长、五里宽,荣州府里好粮仓”的俗语 ,如今更是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以稻为主,稻渔基地面积有1.56万亩,良种化率85%,粮油播种面积近4万亩,年产值达3亿元。

田埂上,满仓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郭长春正借着暮色检查田垄。他脚边的稻穗褪去了白日的热烈,谷粒在渐浓的夜色里泛着温润的光。剥开一枚稻穗,莹白的浆汁裹着草木的清润,是灌浆期独有的饱满。“今天立秋,热闹了一整天。”他直起身,指尖还沾着稻叶的潮气,语气里带着笑意,“从上午开始,研学的娃娃、城里来的游人就没断过。娃娃们挎着小篮子,蹲在田边数稻粒,问‘这绿珍珠啥时候变金元宝’,游人们举着相机,追着稻浪拍,说要把这‘立秋第一波秋光’存进相册。”

赖河坝的水稻种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模式,例如稻药轮作、稻渔共生等,实现“一水三用、一田三收”。郭长春介绍,他们选用了品香优秱珍、宜香优2115等优质水稻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这些水稻在科技化、现代化的种植管理下,茁壮成长。“以前种普通稻子,亩产收入不足3000元,现在改良了水稻品种,加上稻、虾、药共作,一亩地收入达1.28万元。” 郭长春指着田垄间的生态沟渠说,小龙虾在水稻下穿梭,既松土施肥又增加收入,秋冬季还能套种泽泻,形成良性循环。

暮色渐浓,远处的农舍亮起灯火,与天边的残霞相映。郭长春沿着田埂慢慢走,身后的稻田像一片沉默的海。他说,游人临走时总念叨“等水稻黄时再来”,孩子们则拉钩约定“要来看金稻浪”。“他们来,不光是看稻子,是想摸摸土地的脉,闻闻自然的气。”他望着眼前连绵的稻浪,语气里满是踏实,“这灌浆的稻穗啊,不光在长谷粒,也在记着这些盼头呢。”

如今,赖河坝不仅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农旅融合的热门打卡地。这里建成了“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的高标良田15000亩,集中连片5000亩,配套新建道路26公里,产业路15公里,彩化道路4公里,整治水渠22公里,新建蓄水池30口,整治提灌站5座。1.5公里观光栈道、5公里彩色步道、100多件农耕小品为阡陌纵横的田野增添了额外的活力与趣味,让游客能沉浸式感受田园风光。

夜色漫过田垄时,稻田已完全浸在暮色里,只有偶尔闪过的萤火虫,与穗尖的残露相照。立秋的第一夜,赖河坝的稻穗仍在悄悄生长,而白日里孩子们的笑、游人们的叹,早已和这灌浆的饱满一起,成了这个秋天最早的注脚——关于土地的馈赠,关于人与丰收的约定。(徐振宇 王梓薇)

来源:自贡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