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巴东县的山路,崎岖得能把阳光都颠碎,而来自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支教老师袁辉的那辆二手摩托车引擎声,却是这条路上最执着的回响。他要去赴一个风雨无阻的约定——给没办法到学校的田艳青上课。
湖北省巴东县的山路,崎岖得能把阳光都颠碎,而来自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支教老师袁辉的那辆二手摩托车引擎声,却是这条路上最执着的回响。他要去赴一个风雨无阻的约定——给没办法到学校的田艳青上课。
田艳青,这个被命运困在椅子上的“玻璃娃娃”,在他的守护下,2025年以621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让梦想挣脱了身体的桎梏。
十三年,袁辉把自己种在了大山里,像一株倔强的植物,用知识和陪伴滋养着“田艳青们”干涸的心田。面对央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我承认我穷,但我又很富有。”这份富足,则来自这十三年从不停歇的支教生涯。
就在袁辉骑着摩托,穿行于巴东的田野沟壑时,另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也正悄然流淌在更广阔的中国乡野。
自2012年起,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领军品牌汤臣倍健便将目光牢牢锁定在那些,被营养差距和健康知识鸿沟所困扰的乡村儿童身上。同样是十三年,汤臣倍健以“营养”为犁铧,深耕不辍,试图为孩子们羸弱的体格和未来的人生,夯下第一块坚实的基石。这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一场关于健康未来的漫长播种。
播种:健康火种在乡野
营养,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基石。从2013年起,汤臣倍健连续12年开展儿童营养项目,携手中国营养学会、全球儿童营养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伙伴,搭建起“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计划”与“营养支教”三大支柱。
其中,“营养支教”计划,是触及乡村课堂最深处的那束光。2013年,汤臣倍健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希望工程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计划”。它的核心,远不止于送去一罐罐营养品(尽管累计捐赠款物价值已超千万元),而是以更有远见的目光,投向了“人”和“知识”的可持续传递。
想象一下,在偏远山乡的小学里,一位经过专业培训的营养教师站上讲台。她不再仅仅是纯粹的语文或数学老师,她能告诉孩子们:为什么早餐不能只啃馒头,为什么五颜六色的蔬菜是身体的“卫士”,为什么牛奶能让骨骼长得更结实。汤臣倍健深知,外来的支援终会退潮,唯有培养出当地的“火种”,健康的理念才能真正燎原。这么多年来,他们累计培育了460名这样的专业营养教师。这些教师,像星星点点的火苗,持续在170余所乡村小学里12万名孩子播撒着健康的种子,让科学的营养知识,在乡土中生根发芽。
点燃:青春力量在接力
时间来到2020年,汤臣倍健意识到,要让健康之光照亮更多被遗忘的角落,需要更年轻、更磅礴的力量加入这场接力。
于是,汤臣倍健携手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启动了“大学生营养主题支教公益项目”:一批批来自清华、北大、浙大、同济、中大等全国40个顶尖学府的青年学子,怀揣着热情与精心设计的营养课程,奔赴22个省(直辖市),化身“健康小老师”,在累计787天2458个支教课时中,他们用青春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营养的小秘密,把复杂的营养知识,化作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故事。至少5500多名师生,在这些年轻的“引路人”带领下,第一次清晰地认识了营养的奇妙。
同时,汤臣倍健的员工们也化身“青年导师”,用他们的专业和经验,为这些大学生团队赋能。这场青春的奔赴,不仅惠及了乡村的孩子,也点燃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影响触达超420万人次。
生长:时间长河中的回响
十三年,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刻度,而是无数个细微改变累积的年轮。
在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覆盖的学校里,孩子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许是一个孩子因为及时的营养补充,苍白的小脸开始有了红润;也许是课堂上,当老师问起“什么食物能让你更有力气”时,不再是一片茫然的沉默,而是此起彼伏的、带着乡音的童真回答。
这份坚持,也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汤臣倍健“健康快车营养中国行”项目,如同移动的健康灯塔,14年来驶过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逾18,900场活动,为超345万人次的居民带去专业的健康测试和科普。
项目开展过程中,汤臣倍健依据收集到的调查数据,多次发布《汤臣倍健国民健康报告》,用数据为国民健康画像,呼吁全社会关注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汤臣倍健还与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合作设立“科学营养专项基金”,将触角深入社区,为8486位居民提供精准健康服务,线上问诊惠及1000人,科普覆盖超400万人。
共振:微光汇聚成星河
袁辉在巴东的山路上跋涉,引导田艳青用诗歌和绘画触摸世界。汤臣倍健则在江苏盐城中学、福建平和四中、西藏山南浪卡子中学等偏远的校园里,捐建起“生命科学实验室”,让乡村少年得以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生命的奥秘,激发对科学的向往。
此外,汤臣倍健的公益版图还远不止于此:援建18所希望小学,覆盖全国17个省份;持续支持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助力大湾区足球嘉年华……每一项行动,都在为孩子们搭建更稳固的成长阶梯。
十三年,足够一条溪流凿穿岩石,足够一粒种子长成大树,也足够微弱的火种,汇聚成照亮未来的星河。
袁辉的坚守,是一盏灯,温暖了一个个像田艳青这样被命运暂时困住的生命。汤臣倍健的跋涉,则像无数道微光,汇聚成一条奔涌的健康之河,浸润着中国乡村广袤的土地。他们的路径不同,力量源泉各异,却共享着同一种坚韧:对时间的信任,对生命价值的执着,以及对那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深沉而无言的爱。
当田艳青在诗句中放飞心灵,当乡村实验室里的少年第一次透过显微镜看到生命的律动,当山里的孩子因为懂得了营养而挺直了脊背……这都是这十三年光阴,在山川大地间刻下的,最温暖、最有力量的回响。这束光,穿透了地理的阻隔和资源的匮乏,照亮了中国的未来希望。它告诉我们:所有在荒芜处点亮的星火,终将在时光的见证下,汇聚成改变命运的璀璨星河。
来源 | 汤臣倍健综合央视新闻
来源:河东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