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知课堂】藏在名画里的故事:《唐宫仕女图》(留言有礼第131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1 10:20 1

摘要:《唐宫仕女图》是唐朝画家张萱和周昉创作的五幅仕女画合称,由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组成,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名画

阅知课堂第131期

藏在名画里的故事

《唐宫仕女图》

本期阅知课堂

我们聚焦《唐宫仕女图》

中的《捣练图》,

深入解读这幅描绘

宫廷女子纺织劳作的名画,

探寻盛唐时期的丝绸工艺、女性生活,

以及画中隐藏的千年匠心!

文末还有知识问答,

参与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精美奖品~

基本概况

《唐宫仕女图》是唐朝画家张萱和周昉创作的五幅仕女画合称,由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组成,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捣练图》是张萱的代表作之一(现存为宋代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幅长卷绢本设色画,宽37厘米,长147厘米,生动描绘了唐代贵族女子制作丝绸的完整流程,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

画作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打开画卷,仕女们的温和与安静、娴熟与自信便徐徐流露而出,她们动作表情各个不一,皆生动传神,刻画惟妙惟肖,线条流畅,设色艳而不俗,服饰、神态尽得唐人风致。

主要内容

整个捣练环节可以拆分为捣练、缝制、熨烫三个步骤。从右到左,整个长卷的构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段,恰巧就对应了以上三步操作。

01

捣练——丝帛的捶打与软化

画卷右端,四名女子两两相对,手持木杵,正在石砧上捶打丝帛。

“练”是一种生丝织品,因为质地坚硬且颜色不够洁白,所以在缝制衣物之前,必须先用沸水煮泡,再将布料置于石砧之上用木杵反复敲打,才能使布料变得平滑、柔软。

02

织线与缝制——精细的协作

画面中部,两名女子坐于地毯上,一人理线,一人缝纫。

工具展示:线轴、针线筐等纺织工具清晰可见,展现了唐代纺织业的发达。

神态专注:女子低眉细作,神情认真,体现了唐代女性娴静优雅的气质。

03

熨烫——最后的定型

画卷左端,四名女子协作熨烫丝绸。

分工明确:两人拉直绢帛,一人执熨斗(内置炭火)。一位年纪很小的女童,跑到白练下方,看起来是在玩耍,其实是在检查布上是否被烫出洞。

画作细节

唐代女性的时尚与妆容

发型:高髻、双鬟髻,饰以金钗、花钿,尽显盛唐贵气。

服饰:低胸襦裙、轻纱披帛,色彩明丽(红、绿、黄等),符合唐代“以丰腴为美”的审美。

妆容:面若芙蓉,眉如远山,唇点朱砂,额贴花钿,展现了经典的唐代仕女妆。

纺织工具与技术的体现

熨斗:炭火加热的金属熨斗,与今日电熨斗原理相似,可见唐代工艺之先进。

木杵与石砧:用于捣练,使丝帛更加柔软光滑。

线轴与针线:展现了唐代纺织业的精细分工。

画作背后的盛唐气象

丝绸业的繁荣:唐代丝绸闻名世界,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画中的纺织场景正是这一产业的缩影。

女性劳动的价值:虽为贵族女子,但仍需参与纺织,反映了唐代上层社会对女红的重视。

宫廷生活的优雅:即使劳作,也充满艺术感,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精致与考究。

留言有礼 知识问答

1.《捣练图》的作者是谁?

2.画作中出现了哪些纺织工具,描绘了哪几道纺织工序?

3.熨烫场景中的小女孩是在玩耍吗?

【留言时间】2025年8月11日—8月13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