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雅尔塔会议、美俄阿拉斯加会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0:14 2

摘要:二战末期,美、苏、英三大国为规划战后秩序,在克里米亚雅尔塔召开会议。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却被排除在涉及中国主权的远东问题讨论之外。决策内容:未经中国同意,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通过《雅尔塔协定》秘密条款,决定外蒙古独立、苏联在东北的特权(如旅顺港租借、中东

1、雅尔塔会议

二战末期,美、苏、英三大国为规划战后秩序,在克里米亚雅尔塔召开会议。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却被排除在涉及中国主权的远东问题讨论之外。决策内容:未经中国同意,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通过《雅尔塔协定》秘密条款,决定外蒙古独立、苏联在东北的特权(如旅顺港租借、中东铁路合营),严重损害中国主权。

美苏通过秘密协定牺牲中国领土主权,未经中国同意即成为战后安排。违背《大西洋宪章》中“领土调整需符合相关人民意愿”的原则,暴露强权政治烙印。

外交部长宋子文在得知消息后愤而辞职,王世杰接任后仍无力扭转局面。蒋介石读到秘密协议部分记录后,在日记中写下"雅尔达果已賣華乎……抗倭戰爭之理想,恐成夢幻矣",中国政府虽强烈反对,但因实力悬殊,只能被动接受。最终加剧国共内战,为冷战格局埋下伏笔。

罗斯福后来也意识到协定违背《大西洋宪章》,但已无法挽回。影响:导致中国主权受损,加剧国共内战,最终引发冷战格局。其秘密外交模式成为后世诟病的对象。

雅尔塔后果:中国失去外蒙古,东北沦为苏联势力范围,为国共内战埋下伏笔。冷战期间,东欧国家沦为苏联卫星国,暴露雅尔塔体系的不平等性。教训:大国主导的国际决策若忽视弱国主权,将引发长期地缘冲突,损害国际秩序合法性。

2阿拉斯加会谈

2025年8月,在俄乌战争持续36个月之后,特朗普为兑现“结束俄乌战争”的竞选承诺,计划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讨论停战条件。乌克兰作为冲突直接方,却被排除在核心谈判之外。据透露出来的信息,会议决策内容包括:乌克兰须撤出顿巴斯地区,甚至放弃对顿涅茨克的控制,作为停火条件。普京虽暗示可能与泽连斯基会面,但特朗普明确表示“无需同意”。

乌克兰政府抗议被边缘化,绝不放弃领土,泽连斯基称“不愿成为他国工具”,但依赖美国军事援助,处于被动地位。欧洲国家呼吁参与谈判,但美国态度暧昧,国际社会分裂明显。

特朗普以“领土调整”为停火条件,要求乌克兰割让顿巴斯地区,违反《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原则,“大国决定小国命运”的又一恶劣例子。虽然联大通过决议重申乌克兰主权,联大主席沙希德强调“持久和平需通过政治解决”,但美俄仍肆意妄为。

特朗普-普京会谈潜在风险:若乌克兰被迫割让领土,可能激励其他大国效仿,破坏“主权不可侵犯”原则。欧洲安全架构或进一步瓦解,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联大通过决议重申乌克兰主权,但美国、俄罗斯投反对票,显示国际社会分裂。中国投弃权票,呼吁“照顾彼此关切”。若按计划推进,可能固化乌克兰领土分裂,削弱欧洲安全架构。此举将加剧全球治理危机,类似雅尔塔后的强权政治回潮。

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尊重《联合国宪章》原则,普及中华文明,通过包容性对话解决争端,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来源:台海怒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