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之光耀闽东 博爱春风暖万家——宁德市红十字大病救助项目十二载工作回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1 10:11 1

摘要:“疾病是人生最残酷的考验,而爱是最温暖的回应”。市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于2014年启动实施“红十字大病救助”项目,累计投入救助资金1084万元,为2145个困境家庭点亮希望之光。因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大病救助受助对象家中回访。吴小洁 摄

在闽东大地,一场持续十二年的生命健康守护行动正谱写着人道主义的温暖篇章。

“疾病是人生最残酷的考验,而爱是最温暖的回应”。市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于2014年启动实施“红十字大病救助”项目,累计投入救助资金1084万元,为2145个困境家庭点亮希望之光。因成效显著,该项目被福建省红十字会授予“大病救助工作优秀奖”殊荣。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的信任,信任的基石,源于全过程的透明与规范。市红十字会通过制度筑底、资金闭环、透明公开“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让每一分善款都在阳光下运行。为了守住善款使用的“第一关”,市红十字会以制度筑底构建起“双审双核”工作机制,实行市县两级联审,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及“银行直付”模式让救助金直达受助者账户。资金使用动态预警机制保证了基金收支平衡,项目永续运行。官方网站定期公布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专项审核,确保了资金安全、规范、透明、快速、高效运行。

“听说有救助政策,但是不知该去哪里了解。没想到志愿者主动上门宣讲,还帮助我准备材料,真的很感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李女士感慨道。这暖心的一幕,正是市红十字会推动救助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有效尝试。

救助的力量,在于解困的力度,更在于传递的温度。市红十字会通过窗口前移、立体宣传、主动发现、精准施策四大举措,让政策关怀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服务要贴心,首先要“零距离”。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设立大病救助窗口或办公点,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官方网站大病救助版块“24小时不打烊”,为群众提供相关材料供查阅下载。广播电视台、报纸、网站合力宣传,医院集中发放宣传材料,红十字宣传日活动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宣传织成一张网,实现政策“全覆盖”。每年1月至3月集中受理申请,5月发放救助金,11月发布下一年计划公告,规范化、可持续的救助背后,是市红十字会决不让一个救助对象在困境中孤立无助的决心。

独木难成林,众志可成城。为实现救助效能最大化,市红十字会以政社协同、企会联动、品牌引领为抓手,串联起多方力量构建“大救助”生态圈。

市红十字会推动将大病救助纳入市政府支持项目,每年100万元财政支持为救助“托底”,引导3个县(市、区)设立配套资金池,形成“1+3”联动帮扶网络。累计争取各类大病救助资金9808万元,协同构建“大救助”体系。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伸出援手,屏南县创新“企业注资+财政配比”模式,寿宁县实施“救助+保险”模式……企会联动持续激活“善经济”动能。通过打造市县红十字大病救助、“零负担”光明行动等本地精品项目,结合中央、省在宁开展救助品牌项目,我市已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救助链,累计救助困难家庭1.9万户,红十字救助的暖流在闽东大地持续涌动。

“如果没有慈善部门的支持,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今年31岁的陆先生6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从发现病情到持续治疗,家里已经欠了不少债。住院期间,听说红十字会大病救助项目,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很快就申请成功了。”2023年,陆先生病情复发再次住院。他再次求助大病救助项目。回想患病这些年,陆先生说“自己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深耕十二载,爱心与责任从未中断。大病救助项目已成为传递党的温暖、弘扬人道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传递出深远的社会价值。

——民生兜底显人民性。重点保障低保户、重残人员等特殊群体,救助范围覆盖所有重大疾病。创新实施“零门槛”救助机制,构建多层次保障网,为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提供坚实托底。

——社会治理凸显创新性。项目构建社会爱心传递与基层情绪疏导的双向通道,打造具有宁德特色的公益品牌。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彰显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重要助手特性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人道理念体现开放性。通过志愿者广泛参与和国际人道标准实践,构建开放共享的救助体系。在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同时,生动诠释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运行机制展现科学性。建立“年度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双轮驱动机制,十二年稳健运行印证了项目的可持续性,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宁德市红十字会将持续优化“资金筹集精准化、救助服务专业化、项目管理科学化”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新时代红十字事业的“宁德样板”,为人道事业添力,为健康中国加码。(闽东日报记者 陈薇)

来源:东南网宁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