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子嘉公开讲话,他说自己是高雄人,是台湾人,也是浙江人,是中国人。这个表态的时间点在8月7日,当时岛内的一个电视节目播出了这段话,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创办的《美丽岛电子报》在台湾很有影响力。
吴子嘉公开讲话,他说自己是高雄人,是台湾人,也是浙江人,是中国人。这个表态的时间点在8月7日,当时岛内的一个电视节目播出了这段话,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创办的《美丽岛电子报》在台湾很有影响力。
吴子嘉的身份很特别。他1953年出生,祖籍是浙江海宁,在高雄冈山出生,后来在台北的眷村长大。他很早就和民进党有关系,是党的重要金主。后来,他正式加入了民进党,属于“美丽岛系统”的。这层关系,让他的发言,显得不那么简单。
他跟民进党的关系后来变了。2016年,他和郭正亮这些人,想推动废除民进党的“台独党纲”,这件事在党内闹得很大。到了2019年,他因为批评蔡英文,被民进党台北市党部开除了党籍。2020年蔡英文连任后,他被正式从民进党除名。
《美丽岛电子报》是吴子嘉办的,即便他被开除了党籍,这个媒体的影响力还在。甚至美国在台协会都说过,这是台湾唯一可信赖的民调来源。吴子嘉和民进党闹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民进党推动“大罢免”的时候,他就公开站在对立面,还去帮国民党的“立委”徐巧芯站台。
说到身份认同,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他去了一趟大陆,回来之后,也公开说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形成了所谓的“馆长效应”——就是指有些公众人物,打破了政治高压下的那种沉默,开始公开表达自己对中国人身份的看法。
馆长在台湾的影响力不小,他的粉丝主要是年轻人和社会基层。他的立场转变,好像跨过了蓝绿的界线。因为他发声了,让更多人也开始讨论这个话题。这也为吴子嘉后来的表态,提供了一些舆论上的空间。当他们两个人的声音放在一起,就形成了呼应。
最近台湾政坛发生了一件大事,叫“大罢免”。这是民进党发起的,目标是想罢免掉好几个蓝营的民意代表。7月26日出来的结果是,罢免行动全线失败了。那些蓝营民代不但保住了自己的位子,还拿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任期内两年都不能再被罢免了。
赖清德作为这次行动的发起人,目标没达到,反而让绿营在“朝小野大”的政坛局面里,位置更加被动。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次失败后,可能会收敛一些。结果呢?他好像没有,反而选择了一条相反的路,在“台独”路线上态度更强硬。
8月5日,台湾办了一个“凯达格兰”论坛。赖清德在开幕式上又发表了争议言论。他声称,中国大陆在台海、东海和南海的活动,对国际秩序构成了挑战。他还呼吁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地区团结起来,去捍卫“民主与自由的价值”。
他还宣布了一个计划,说是要增加防务开支。
2026年台湾的防务预算将提升至GDP的3%以上。
这笔预算是用来增强所谓的“防卫能力”。按照台湾2024年的GDP来计算,大概是7932亿美元。
按照2024年台湾GDP约7932亿美元计算,这笔预算将达到237亿美元左右。
这笔钱的去向也引起了讨论,说主要是拿去跟美国买军事装备。岛内外都有批评的声音,觉得这样做不但会增加台湾的财政压力,还会加深对外部的依赖。这些动作,都不是孤立的,看起来像是“大罢免”失败后,赖清德调整策略的一部分。
台湾的派系斗争一直都存在。“大罢免”失败后,这种斗争更激烈了。蓝营因为这次罢免案的胜利,阵地更稳固了。白营因为其前主席柯文哲缺席,话语权受到一些影响。绿营内部,也不是那么团结。赖清德在“大罢免”失败后,没有反省,反而把矛头对准了民众党。
他当时针对的是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柯文哲因为案件被关押,台北地院在审理的时候态度很强硬。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柯文哲在狱中承认,民众党内部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是偏绿的。这个说法,本来可以给赖清德一个机会,去争取白营的支持。
赖清德没有利用这一点。他选择了继续推动政治上的打压,这种做法被舆论看作是对白营的“赶尽杀绝”。外界分析,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稳固民进党在整个泛绿阵营里的主导地位。这让岛内的政治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吴子嘉的《美丽岛电子报》在罢免案结束的当天,就公布了一份民调数据。
罢免结束当天,他公布的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满意度只有34。6%,比刚上任时下降了超过20个百分点。
这份数据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快速传开,给了赖清德更大的政治压力。国际上,对赖清德在“凯达格兰”论坛上的发言,也有回应。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说,赖清德这是在“倚外谋独”,批评他的行为损害了台湾民众的利益。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则直接形容赖清德是“和平破坏者”、“战争贩卖者”、“麻烦制造者”。这些来自大陆的回应,加上岛内民众对他政策的不满,让赖清德的支持率继续下滑。《美丽岛电子报》预测,如果到年底他还没有拿出什么政绩,支持率可能会跌破40%。
支持率的下滑,不只是数字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2026年的“九合一”选举,甚至可能动摇他在2028年的政治前景。吴子嘉和馆长的表态,让岛内的舆论环境出现了一点松动。对于那些长期靠“抗中保台”叙事来动员的政治势力,这种变化的影响是不能小看的。一句“我是中国人”,在当前激烈的政治竞争下,引发的震动,正超出很多人的预料。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开始重新审视两岸之间的渊源以及历史脉络。虽然民进党当局想把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但是现在想“下车”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来源:潇洒帆船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