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大国间的紧张态势有所缓和,缺乏明显的利空消息。据统计,8月6日,市场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这是自2015年大牛市及大股灾之后的首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市场无需过度担忧,顺势而为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近期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大国间的紧张态势有所缓和,缺乏明显的利空消息。据统计,8月6日,市场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这是自2015年大牛市及大股灾之后的首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市场无需过度担忧,顺势而为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在AI算力产业链达到高峰后,市场资金开始流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这一趋势的焦点有所转变。此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灵巧手、关节、传感器等部件备受关注,而近期,材料方向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包括peek材料、MIM材料等。这一变化与AI算力产业链从芯片、光模块扩展到PCB板、载板的趋势颇为相似。
本文将深入探讨MIM材料行业及其领军企业东睦股份。尽管东睦股份的股价已有一定涨幅,但其基本面表现稳健,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MIM工艺,即金属注射成型技术,通过将混合配比后的金属注入模具中,经过热成型工艺生产出复杂形状的产品。这一技术与塑料注塑工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材料从塑料换成了金属。相比传统的金属件生产工艺,MIM工艺在加工复杂形状零部件时效率更高。传统金属加工通常从毛坯开始,通过车床、铣床等机床进行加工,虽然数控机床(CNC)的发明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但在处理复杂形状时仍显费力。而MIM工艺则能一次性成型复杂结构件,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在应用领域方面,MIM材料的需求主要来自折叠手机铰链。作为全球最大的MIM材料需求市场,折叠手机对铰链的要求极高,需保持反复折叠后的灵敏度和顺滑度。目前,国内折叠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华为据称采用的就是东睦股份提供的铰链。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过程中也发现,MIM材料非常适合用于丝杠、减速器齿轮等部件。国内领先的MIM材料生产商均有望在这一领域分得一杯羹。
东睦股份主要通过其控股85%的子公司上海富驰从事MIM业务,同时拥有一些传统业务。2024年,公司MIM业务收入达到19.65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1.67亿元。公司整体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33.2%,净利润3.9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根据已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MIM业务收入达到12.07亿元,同比增长57%,预计利润约1.1亿元。公司整体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4.5%,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7.6%。
考虑到东睦股份的传统业务利润预计约为3亿元,给予20倍估值为60亿元;MIM业务利润保守估计为2亿元,给予50倍估值为100亿元。两者相加,公司整体估值约为160亿元,与当前市值相近,整体市盈率约30倍,处于可接受范围。即使人形机器人市场未能如期发展,手机铰链市场的增长也足以支撑其业绩和估值。
华为有望很快发布首款折叠平板电脑,苹果也基本确定将在明年三季度推出首部折叠手机。东睦股份还参股了一家名为小象电动的机器人企业,专注于轴向电机业务。该业务因其小体积、高扭矩、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在机器人、无人车、摩托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比之下,其他MIM材料生产商的表现则略显逊色。精研科技2024年MIM产品收入同比下降9.7%,统联精密同比增长1%,海昌新材同比增长47.7%,但它们的市盈率均较高,分别为74倍、92倍和100倍。
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东睦股份凭借其在MIM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稳健的基本面,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折叠手机市场的持续增长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开拓,东睦股份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