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傍晚,我畅游西湖,看到霞光漫天。不由得想起“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这句诗。
文|刘子铭
夏日傍晚,我畅游西湖,看到霞光漫天。不由得想起“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这句诗。
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也是刘禹锡对白居易的回赠。
白居易在暮年之际,因老病而感伤,写下满含惆怅的《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这两首诗创作于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这两位诗坛巨匠,在岁月的长河中相遇,相知。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曾在仕途上历经坎坷,也都曾在人生的暮年患有眼疾、足疾,行动不便。为此,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老去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而刘禹锡则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鼓励白居易。其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到悲伤和绝望,因为即使是在人生的暮年,我们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就像那夕阳西下时,虽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但它所散发出的霞光,却依然能够照亮整个天空,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不仅是一种对老年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我们的心态和我们所做的事情。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一定能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以刘禹锡为榜样,用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用坚韧的意志去战胜每一个困难。让我们在人生的暮年,依然能够像那夕阳西下时的霞光一样,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因为,桑榆非晚,霞光满天。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