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脏就像一个泵,由心房(左心房、右心房)和心室(左心室、右心室)组成。心脏泵血的过程是这样的:全身的血液回到心房,心房把血挤到心室,然后左心室迅速把血泵到全身。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心室出现停搏,人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如果心房出现房颤,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至少
心脏就像一个泵,由心房(左心房、右心房)和心室(左心室、右心室)组成。心脏泵血的过程是这样的:全身的血液回到心房,心房把血挤到心室,然后左心室迅速把血泵到全身。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心室出现停搏,人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如果心房出现房颤,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至少说明心房的功能已经损坏,心房的肌肉只是在抖动,而没有收缩功能了。而这会导致以下两个严重问题,心力衰竭和脑卒中。
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已达1.6%,约有2000万患者深受房颤困扰,且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血管疾病逐步上升的发病趋势,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那么,如何找到有效防治方法,成为了医学界以及广大患者关注的焦点。
房颤治疗困境:传统治疗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来控制房颤的发作,然而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易引起心率过缓、血压下降、胃肠道不适、头痛和皮疹等副作用。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导管消融术已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术后的高复发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心房颤动指南(2025)》发布会现场
《中国心房颤动指南(2025)》正式发布,为房颤防治提供新思路
2025年8月9日,《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在江苏无锡正式召开,参松养心成为维持窦律首推创新中药。
《指南》明确建议: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单独使用参松养心维持窦性心律,或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AAD)联合使用(IIa,B级证据)。对于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患者,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参松养心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
这一推荐基于多项高质量临床研究。“参松养心心律失常抑制试验(SS-CAT)研究”证实其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总有效率62.3%,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武汉大学黄鹤教授团队牵头的SS-AFRF(参松养心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研究显示,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服用参松养心1年,房颤复发风险降低40%,并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负荷(房持续时间和房颤发生频次),改善患者QoL(生活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颤/房扑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参松养心获权威指南力荐,印证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独特价值。对于广大房颤患者而言,这不仅是治疗手段的丰富,更是重获“心”生机的希望之光。相信随着更多研究成果的面世,房颤管理这场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必将书写新的治疗篇章。#心脏怦怦乱跳别忽视 房颤管理指南新鲜出炉#
来源:中国经济观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