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天气炎热且降雨频繁,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引发关注。记者从张家口市疾控部门获悉,根据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河北省范围内,张家口市、承德市目前未发现白纹伊蚊,其他地市虽有分布,但密度较低,低于基孔肯雅热传播阈值。
近期天气炎热且降雨频繁,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引发关注。记者从张家口市疾控部门获悉,根据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河北省范围内,张家口市、承德市目前未发现白纹伊蚊,其他地市虽有分布,但密度较低,低于基孔肯雅热传播阈值。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即“花斑蚊”)传播,与登革热传播途径高度相似。白纹伊蚊在蚊子大家族里占比不高,只占所有蚊子的1%左右,在叮咬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者后,经过2—10天的外潜伏期,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唾液腺内增殖后,再去叮咬健康的人,病毒就会伴随它的唾液一起传染给被叮咬者,从而造成他人的感染。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典型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且无人传人迹象,公众不必担心通过日常接触或空气传播等方式感染此病。预防该疾病与登革热的核心相同,需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隐患。虽然我市尚未发现白纹伊蚊,但预防工作不能松懈。预防白纹伊蚊,牢记个人防护五字诀。即“清”:每周“翻盆倒罐”,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饮水机接水盘等不留死水,让蚊子没地方繁殖;“隔”:安装纱门纱窗,睡觉用蚊帐;“遮”:外出穿浅色、宽松、长袖衣裤,减少裸露皮肤;“防”:选用含避蚊胺(D E E T)、派卡瑞丁或驱蚊酯等的驱蚊产品,重点涂在脚踝、手腕、颈部等部位,每4—6小时补涂一次;“避”:晨练或傍晚遛弯尽量远离树荫、草丛、凉亭等阴暗潮湿角落。(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张晓磊)
来源:三餐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