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热点问题,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德区政府等相关负责人现场答疑。
8月9日,佛山市召开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针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热点问题,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德区政府等相关负责人现场答疑。
佛山已有超九成病例痊愈
目前,佛山全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每日新增报告病例数从7月19日最高峰的674例降至8月8日的148例,从7月29日至今呈持续下降趋势,最近连续5天每日新增病例数降至200例以下,新增涉疫村居也稳步减少,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
目前在本轮疫情中,佛山没有出现重症、死亡病例,已有超九成病例痊愈。
通过对病例持续高发的重点村居和镇街开展多轮次围合消杀,7月23日以来,全市整体蚊媒密度连续17天降到安全值以下。
顺德区疫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顺德区副区长何翔威介绍,当前,顺德区疫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成效。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全区单日新增病例数已从7月29日的408例下降至8月8日的102例,已连续10天下降。其中,乐从镇从7月29日的233例下降至8月8日的47例,近期新增病例还是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其他镇街为低水平散发。自8月2日以来,全区蚊媒密度已连续7天降到安全阈值以下。在病例救治方面,坚持“应收尽收、全力救治”,目前全区的痊愈率达92.43%,已有5923人康复出院,没有出现重症病例。
防控成效巩固,防蚊灭蚊仍要进行
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快速上涨势头在7月底已得到初步遏制,近期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首席专家康敏介绍,近期疫情形势有以下特点:
每日新增病例连续下降。通过传播动力学分析,佛山市疫情实时再生指数已连续5天低于1,也就是疫情在呈现下降趋势。
蚊媒密度明显降低,传播风险得到遏制。通过前期多轮的全面孳生地清理和疫点强化灭蚊,大部分涉疫村居的蚊媒密度明显降低,当地的幼蚊指数(即布雷图指数)、成蚊指数,符合防控要求达标率近期已持续维持在90%以上,大幅降低了社区传播风险。
但当前南方地区仍处于蚊媒活跃季节,并且由于台风强降雨频发,给疫点消杀和积水容器清理增加了难度,局部区域蚊媒密度仍可能反复波动。
因此专家提醒,接下来仍需持续推进“翻盆倒罐清积水”行动,重点在频繁降雨过后,对老旧社区、建筑工地、地下车库、公园绿地等,全面清理孳生地,继续做好疫点和涉疫区域的成蚊消杀。
建议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号召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积极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即“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大扫除,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携手共建无蚊场所”。
没有发现严重后遗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严海明介绍,临床上看到,目前基孔肯雅热病例均为轻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热和皮疹,根据临床特征统计分析,其发生比例分别为90.1%、83.1%、70%,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肌痛、乏力、恶心症状更常见。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在一周左右消退,没有发现严重后遗症。有小部分人会遗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关节疼痛,需要进一步的跟踪随访。全市已治愈出院患者年龄最大95岁,最小40天。
基孔肯雅热主要的病变部位在关节,因此治愈出院的患者应注意休息与活动平衡,发病3个月内,要注意保养关节,避免负重、爬山、长跑,在活动时最好佩戴保护性器具,以避免造成持续性损伤。对于症状持续较久的患者,可以到康复门诊做进一步康复治疗。
有疑似症状但行动不便的
市民可致电12345
目前佛山市每日新增病例数逐步减少,接下来居民群众日常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佛山市卫健局局长陈爱贞提醒,一是清积水除杂物。家庭及工作场所要重点关注水生植物、花盆托盘、闲置瓶罐、储水缸、天台排水口以及房前屋后杂物暂存点等,采取翻盆倒罐、水培改为沙土种植、疏通水沟、投放灭蚊幼药剂、清理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等方式,清除蚊媒孳生地。
二是防叮咬灭蚊虫。建议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避免在伊蚊活跃高峰时段,在树荫、草丛、竹林、水边等阴凉处逗留。合理使用蚊香、电蚊拍或灭蚊灯、杀虫气雾剂等灭蚊工具,也能提高家庭的防护能力。
三是早诊治莫拖延。若市民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蚊虫叮咬史和旅居史,以便获得准确诊疗。全市53家定点收治医院遍布各区、各镇街,根据患者需要不断优化医疗服务,留观区域提供了便民设施和物资,各基层医疗机构也与定点收治医院建立了方便快捷转诊关系,市民群众可以就近就医,行动不便的可致电12345,附近的医疗机构将尽快安排提供上门采样服务。
目前全市医疗资源充足,如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配合检测;如果确诊,不需恐慌,医院会给予规范治疗。
来源:珠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