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人们常说"时辰定命数"。现代社会,我们只在意日期,却很少关注出生的具体时辰。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人们常说"时辰定命数"。现代社会,我们只在意日期,却很少关注出生的具体时辰。
然而在古代,丑时、未时、戌时这三个特殊时辰出生的孩子,为何会被视为"天命之子"却又令人畏惧不已?
这三大禁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机玄机?
大周王朝,天和三年秋。
深夜的皇宫内,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寂静。太医院院首袁明德面色凝重,立于偏殿外,手中的铜壶滴漏显示子时已过,正值丑时初刻。
"皇子可安好?"御史大夫林澜匆匆赶来,神色焦虑。
袁明德低声道:"皇子体魄健壮,只是..."
"只是什么?"
袁明德看了看四周,压低嗓音:"林大人,皇子降生在丑时。"
林澜如遭雷击,面色瞬间煞白:"丑时?你可确定无误?"
"微臣亲自看着铜壶滴漏,不会有错。"
林澜握紧了拳头:"此事不可张扬,否则..."
话未说完,殿内传来皇帝急促的脚步声。两人立刻跪下行礼。
"平身。袁爱卿,皇子情况如何?"年轻的皇帝眼中满是期待。
"陛下,皇子身体康健。"袁明德小心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皇帝欣喜若狂,"立刻宣太史令入宫为皇子测算星命!"
林澜与袁明德交换了一个忧虑的眼神。
翌日清晨,太史令赵元化匆匆离开皇宫,脸色凝重。途经一处偏僻角落,林澜已在等候。
"赵大人,情况如何?"林澜急切问道。
赵元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林大人,皇子确实生于丑时,而且八字极重,命格奇特。"
"是那种命格?"
赵元化点头:"正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格局。"
林澜攥紧拳头:"难怪太医院竟隐瞒了时辰。你向陛下禀报了真实情况?"
"老夫不敢隐瞒,但也不敢直言利害。只说皇子命格特殊,需请道门高人详细推演。"
林澜叹息:"也好,让陛下有个缓冲。赵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们需寻高人商议。"
"林大人可有人选?"
"听闻龙虎山天师府张真人道法高深,精通命理天象。不如请他入京一议?"
赵元化犹豫片刻:"这恐怕不妥。张真人虽是当代高道,但此事涉及皇室血脉,龙虎山与朝廷也素来...微妙。"
"那依大人之见?"
"我倒是想起一人,名叫孤松子,隐居青城山数十年,据说曾是上代天师的关门弟子,通晓《太一秘录》等古籍。"
林澜眼前一亮:"《太一秘录》?那不是记载上古帝王秘事的天书吗?"
"正是。此书记载了许多关于帝王命数的秘密,包括丑未戌三时降生者的种种异象。"
"好,就请这位孤松子入京!"
一个月后,青城山。
白发苍苍的孤松子坐在简陋的草庐中,身前摆着一封朝廷公文。他的弟子小竹立在一旁,神色紧张。
"师父,朝廷征召,是何要事?"
孤松子抚摸着长须:"有意思...又一个丑时生的皇子。"
"丑时生?那不是..."
孤松子抬手阻止了弟子继续说下去:"此事关系重大,不可妄言。去收拾行装,明日启程入京。"
"师父要入京?"小竹惊讶地问。
"是啊,老道已在山中闭关五十余载,也该出去看看这天下大势了。"孤松子目光深邃,"况且,若真是那样的命格,老道不去看看,岂不枉活这一世?"
京城,翰林院。
林澜与赵元化正焦急等待,孤松子被引入厅内。
"两位大人,贫道来迟了。"孤松子虽年逾古稀,步履却稳健如年轻人。
"张真人,一路辛苦。"林澜作揖道。
孤松子摆手:"贫道只是个闲云野鹤的散修,不敢当'真人'之称。听说皇子降生在丑时?"
"正是。"赵元化点头,"而且命格极重。"
孤松子陷入沉思:"历朝历代,丑时降生的皇子并非没有,但能被称为'天选之子'的寥寥无几。我需查看皇子的具体命盘。"
赵元化递上一卷竹简:"这是皇子的命盘,请真人过目。"
孤松子展开竹简,目光如电,快速扫过那些复杂的天干地支组合。忽然,他的手微微颤抖,长须也随之晃动。
"果然如此..."孤松子低喃,抬头望向二人,"二位大人可知道三大禁时的说法?"
林澜点头:"略知一二。民间常说丑未戌三时不宜生子,尤其是权贵之家。但具体缘由,鲜有人知。"
孤松子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皇宫的金顶:"五百年前,南疆曾有一位术士,名叫伏青阳,精通天象推演。他在《天象志》中留下预言:'天下之势,五百年一大变。丑未戌时降生者,若命格特殊,必为天选之子,能改天换地'。"
"改天换地?"林澜惊讶道,"这是何意?"
孤松子并未直接回答:"历代帝王对这三个时辰降生的皇子都格外关注,有的视为祥瑞,有的却..."他突然止住话头,"不说这个。我需要亲眼看看皇子,才能确定。"
皇宫,东宫。
皇帝亲自接见了孤松子。太子只有月余,安睡在精致的摇篮中。
"陛下,容老道为太子把脉。"孤松子说道。
得到皇帝允许后,孤松子轻轻抚上太子的手腕。刹那间,他感到一股磅礴气息自掌心传来,心中大惊。
太子忽然睁开眼睛,竟然直视孤松子。那眼神澄澈而深邃,不似婴儿,反如智者。孤松子见状,不由自主退后一步。
"真人,如何?"皇帝问道。
孤松子稳定心神:"太子体魄强健,气息绵长,实乃难得的上等之资。"
皇帝喜形于色:"那他的命格..."
"陛下,命格一事,不可轻易下断言。容老道回去详细推演后再向陛下禀报。"
皇帝点头应允。
离开东宫后,孤松子神色凝重。林澜与赵元化紧随其后。
"真人,情况如何?"林澜低声问道。
孤松子深吸一口气:"比想象的还要复杂。我需查阅一些古籍,今晚就开始推演。"
三天后,孤松子闭关结束。
林澜与赵元化再次拜访,只见道士形容憔悴,似乎三日未眠。
"真人,有结果了?"林澜急切问道。
孤松子点头:"结果已出,但老道不知该如何向陛下禀报。"
"为何?难道真的..."
"太子确实是'天选之子'无疑。"孤松子沉声道,"但这类命格有两种走向:若善加引导,可成就千古一帝;若引导不当,恐有大难。"
"什么大难?"
孤松子摇头:"暂且不说。还有一事更为棘手。"
"何事?"
"昨夜推演时,老道发现京城附近还有一个丑时降生的婴儿,同样命格特殊,与太子竟有奇妙的命理牵连。"
林澜大惊:"还有一个?在何处?"
"应在城南一个普通人家。此子出生已有两月有余,命宫与太子形成奇特呼应,若老道没猜错,应是典籍中所说的'阴阳双生格'。"
赵元化脸色大变:"'阴阳双生格'?这不是传说中的..."
孤松子点头:"没错,历史上每逢出现'阴阳双生格'的婴儿,天下必有大变。"
林澜低声道:"那依真人之见,该如何处置?"
孤松子目光锐利:"老道只负责推演天机,如何处置,不是老道该考虑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若让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必有一场天翻地覆之变。"
当夜,皇宫密室。
皇帝面色阴沉,听完孤松子的汇报后,久久不语。
"陛下,老道已将所知尽数相告。至于如何决断,全在陛下圣意。"孤松子拱手道。
"爱卿认为,朕该如何做?"皇帝问道。
一旁的丞相李忠沉吟片刻:"陛下,历代帝王对这类情况,大多采取...谨慎处理的方式。"
"什么谨慎处理?"
"就是..." 李忠欲言又止。
皇帝挥手打断:"朕明白了。但那毕竟是朕的血脉,如何忍心?至于那平民之子..."
李忠低声道:"陛下仁慈,但皇家血脉事关社稷安危。依臣愚见,可先将那平民之子...处理,以观后效。若太子日后果有异象,再做打算。"
皇帝陷入沉思,最终叹息道:"就依爱卿所言。孤松子,此事需你协助。"
孤松子神色复杂:"陛下,老道乃方外之人,不便参与朝政..."
"这不是朝政,是天命。"皇帝打断道,"你既通晓天机,就该明白有些事必须及早处理,否则后患无穷。朕不求你亲自动手,只需你指认那孩子所在。"
孤松子长叹一声,最终缓缓点头。
城南,一座普通民居。
月光如水,孤松子与林澜带着几名禁军悄然而至。
"就是这家。"孤松子指着一座低矮的茅舍。
林澜挥手示意禁军上前。就在此时,茅舍内忽然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孤松子心头一震,仿佛听到了某种召唤。
"且慢!"孤松子突然喊道。
林澜皱眉:"真人何意?"
孤松子走向茅舍,透过窗缝往内望去。只见一位年轻妇人正哄着婴儿,她的眼神中满是母爱的光芒。婴儿停止了哭泣,竟然笑了起来,那笑容纯净无邪。
孤松子转身,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林大人,老道忽然想起一事。"
"何事?"
"古籍记载,'天选之子'若强行干预其命运,反会引发更大的天地变故。不如让老道先带这孩子回山中抚养,待他长大后,再行定夺。"
林澜迟疑:"这...恐怕难以向陛下交代。"
"你可告诉陛下,老道已将此子带去青城山,日后若有异变,自会了结此事。"孤松子神色凝重,"且记住,莫要告知太子关于这孩子的任何事。两者若知晓对方存在,命运线将提前交织,后果不堪设想。"
林澜思索片刻,终于点头同意。
孤松子松了口气,轻声道:"还请林大人通知屋内夫妇,就说朝廷要征召他们的孩子为国效力,给予丰厚补偿。"
翌日清晨,孤松子抱着那婴儿离开京城,踏上返回青城山的路途。
"师父,这孩子是谁?"小竹诧异地问道。
孤松子望着怀中安睡的婴儿,轻声道:"一个特别的孩子,或许会改变这天下的命运。"
"师父打算怎么处置他?"
孤松子摇头:"不是处置,是培养。老道此生已无所求,但若能见证一个'天选之子'的成长,也算不枉此行。"
"那师父,他与皇室有何干系?"
孤松子神秘地笑了笑:"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有一点可以告诉你,这孩子与当今太子,命运紧密相连。"
十六年后,青城山。
身着白衣的少年坐在悬崖边,眺望远方。这便是当年那个被孤松子带走的婴儿,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取名为"明辰"。
"明辰,回来用膳了。"孤松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明辰回过头,阳光照在他清秀的脸庞上:"师父,我总觉得冥冥中有什么在召唤我。"
孤松子神色一凝:"什么在召唤你?"
"不知道,就是感觉心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我去某个地方。"明辰困惑地说。
孤松子叹息一声:"或许是时候告诉你一些事情了。"
饭后,孤松子带明辰来到草庐后的密室,取出一卷古朴的竹简。
"这是《太一秘录》,记载了许多天地间的秘密。"孤松子郑重道,"你可知道自己为何会成为老道的弟子?"
明辰摇头。
"因为你与众不同。你出生在丑时,而且命格特殊,是所谓的'天选之子'。"
"天选之子?那是什么?"
孤松子缓缓道来:"自古以来,丑未戌三个时辰被视为特殊的时刻。尤其是丑时,位于子时之后,正是阴气转阳的关键点。在这时辰出生的人,若命格奇特,便被称为'天选之子',命中注定与天下大势相连。"
明辰似懂非懂:"那我的父母呢?"
"他们..." 孤松子迟疑片刻,"他们已不在人世。当年朝廷要取你性命,是老道将你带到山中抚养。"
明辰大惊:"为何朝廷要取我性命?"
"因为你的存在,威胁到了某些人的地位。"孤松子意味深长地说,"而且,世间还有一人与你命运相连。"
"谁?"
"当今太子,同样生于丑时,与你形成'阴阳双生格'。按《太一秘录》所载,这种命格一旦出现,必有一人兴,一人亡。"
明辰沉默良久:"所以...我注定要与太子为敌?"
孤松子摇头:"命运给了方向,但路要靠自己走。明日是你十六岁生辰,老道送你一件礼物。"
他取出一块古朴的玉佩:"此玉名为'照心玉',可照见人心本性。你带着它下山历练吧,寻找自己的道路。"
明辰接过玉佩,只觉一股温暖之气流入体内:"我要去哪里?"
"跟随你心中的召唤,去京城看看吧。或许,你与太子之间,自有天定的缘分。"
京城,太子东宫。
太子李瑜正在习武,剑法凌厉,不似常人。
"殿下武艺大进。"一旁的师傅赞叹道。
李瑜收剑还鞘:"总觉得不够,似乎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促使我变得更强。"
"殿下天资过人,日后必成大器。"
李瑜望向远方:"也不知为何,最近总梦到一个白衣少年,与我在某处对峙。那感觉,既像仇敌,又像...知己。"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而入:"殿下,孤松子求见。"
"孤松子?那个隐居青城山的道士?"李瑜讶异道,"他不是十六年未曾入京吗?快请!"
不多时,白发苍苍的孤松子被引入殿中。
"老道参见太子殿下。"孤松子拱手行礼。
李瑜还礼:"真人不必多礼。听闻你精通天机,不知此次入京,所为何事?"
孤松子目光深邃:"殿下可曾梦见一个白衣少年?"
李瑜大惊:"真人如何知晓?"
"因为天机已动,命运之轮开始转动。"孤松子神色凝重,"殿下,老道今日前来,是为告知一个关乎天下大势的秘密。"
"什么秘密?"
孤松子正欲开口,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慌张跑入:"殿下,不好了!陛下突发重疾,太医院束手无策!"
李瑜面色大变,顾不得再问,匆匆赶往皇帝寝宫。
孤松子目送太子离去,轻叹一声:"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无人能够阻挡。"
城郊驿站。
一身白衣的明辰刚刚抵达京城外围,正在驿站休息。忽然,他感到胸前的照心玉微微发热。
"奇怪,这玉佩怎么了?"明辰自语道。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官兵护送着一顶轿子疾驰而过,似乎极为紧急。
驿站的店小二跑过来八卦道:"听说皇上得了怪病,太医院都没辙,他们这是去请城外的神医呢!"
明辰心中一动:"皇上得病?"
他忽然想起师父曾说,他与太子命运相连。此时皇帝病重,太子地位必然生变。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时刻。
明辰决定跟上那队人马,看看事态发展。
皇宫,御医院。
太子李瑜守在皇帝床前,面色焦急。皇帝面色苍白,已是奄奄一息。
"父皇,太医怎么说?"李瑜问道。
一旁的太医跪地:"回禀殿下,陛下所患乃是古籍记载的'心魔症',非常罕见,臣等实在无能为力。"
"心魔症?从未听说过!"
太医解释道:"此症起源于心神,由心生魔,蔓延全身。古籍记载,得此症者多与大悲大惧有关,或是...天命所示。"
李瑜皱眉:"天命所示?什么意思?"
太医不敢多言:"臣不敢妄测天机。"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通报:"启禀殿下,城外神医已到!"
在太子的允许下,一位白发老者被引入殿内。老者名叫华佗,是远近闻名的神医。
华佗为皇帝诊脉后,面色凝重:"陛下所患确实是心魔症,非常棘手。老夫倒有一方,可缓解症状,但要彻底治愈..."
"要如何治愈?"李瑜急切问道。
华佗犹豫片刻:"需一味特殊药引——'天选之心'。"
"天选之心?那是什么?"
"传说中,丑未戌时出生的'天选之子',其心头血可解此症。但这..."华佗摇头,"老夫只是据古籍记载,并未亲见。况且,哪有那般巧合,正好有'天选之子'可寻?"
李瑜脑中闪过孤松子刚才的话,心中一动:"或许...真有此人。"
御花园内,孤松子独自徘徊。
李瑜快步走来:"真人,刚才你要告诉我什么秘密?"
孤松子看着李瑜焦急的神情,缓缓道:"殿下,老道方才要说的,正是关于'天选之子'的事。"
"你知道'天选之子'?"李瑜大惊,"神医说,需要'天选之子'的心头血才能救父皇!"
孤松子神色复杂:"殿下,您可知道自己为何会做那些梦?因为世上确有一人与您命运相连,同样生于丑时,同样是'天选之子'。"
"在哪里?快告诉我!"李瑜激动道。
孤松子摇头:"殿下,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人若死,陛下或可痊愈,但天下大势将因此改变。古籍有言:'双生命格若强行斩断,天道必报'。"
"什么意思?"
"意思是,若您取那人性命救陛下,恐怕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
李瑜冷笑:"真人此言差矣。父皇乃一国之君,万民敬仰。若因一人之命可救天子,有何不可?再说,那人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手下留情?"
孤松子长叹一声:"罢了,天意如此,老道不便多言。那人名叫明辰,如今已到京城,殿下自会与他相见。"
老者颤抖着翻开那卷泛黄的《天象秘录》,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丑未戌时降生的天选之子,乃天地大运转中的异数,上古帝王为何对其避之不及、甚至不惜灭门?”
“因为这三时辰暗藏着一个足以颠覆王朝的天机..."老者接下来的话,揭示了一个被隐藏千年的惊世秘密。
来源:雪地陶醉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