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开幕。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丁国华宣布展览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党委
8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开幕。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丁国华宣布展览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展览策展人王晓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展览开幕
王晓琳、丁国华、张伟、张海兵、邹锋、刘建勇、张敢、刘月平、郑勤砚、殷雪年、王瑶共同为展览启幕
展览开幕现场
王晓琳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展览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始终为中华美育浇灌希望的沃土,为雕塑的未来开辟无限可能。中国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在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大同市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八年来,展览坚持‘以学术引领创作、以美育塑造心灵’的理念,为全国青少年搭建起超越地域、连接专业的国家级创作展示平台, 一批批热爱雕塑艺术的青少年在这里崭露头角,他们或‘稚拙初探’、或‘锋芒深掘’、或‘古今对话’,以雕塑为载体,将充满青少年创造力的的思考、敏锐的观察和无限的想象,凝结为具有生命力的立体呈现,雕塑在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生,中华美育精神薪火相传。
殷雪年
大同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作为国内唯一关注青少年雕塑现状的主题展览,其在推进雕塑启蒙、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中国雕塑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大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从云冈石窟的恢宏造像,到华严寺的精雕巧琢;从善化寺的灵动彩塑,到九龙壁的琉璃神韵……大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和灵感源。我们期待,五湖四海的艺术家和大同的‘双向奔赴’,能够再升级、再加速,一起讲好文化故事、传播中国形象。
张伟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青少年雕塑作品常常带给我们对雕塑概念的全新理解,如雕塑的艺术表达更为‘直接’,是可以成为美术教育启蒙作用的‘第一口奶’。因此,本届展览更突出强调了孩子们创作的‘真诚’‘真实’‘真情’,更尊重孩子‘本来的’‘本真的’‘本应的’面貌,这也呼应了美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明年,展览在组别设立上也会作出新调整,使其更符合青少年的成长现状,更能促进展览面貌的优化与提升。
张敢
美术史论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那些紧随时代生长的观察与情感,是作品鲜活的血肉;而线条、色彩、结构这些形式语言,是艺术立得住的骨架,英国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把这叫做"有意味的形式",要懂它、创造它,离不开美育的滋养。雕塑这门艺术,尤其适合孩子们探索,它有体量、有质感,能摸、能看、能在空间里延伸,既动脑、又动手,是一场畅快淋漓的体验,也希望小艺术家们永葆真诚,保持好奇,学会用审美拥抱生活。
郑勤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主任
儿童在从事雕塑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提升合作学习及共同协作的能力。在全面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和全面加强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中,雕塑的学习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儿童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大同因雕塑而更美丽,希望小艺术家们的艺术梦想将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颁奖现场
大同市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万军宣布“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评委提名作品名单
彭汉钦、石凤珍、冀鹏程、殷雪年、宋伟光、靳长安、陶涛、孙璐、曹庆晖、周思旻、刘巍为获得评委提名作品的小作者们颁发荣誉牌
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宣布“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最佳作品名单
王晓琳、丁国华、张伟、张海兵、邹锋、刘建勇、张敢、刘月平、郑勤砚为获得最佳创意作品、最佳造型作品、最佳制作作品的小作者们颁发荣誉牌
优秀小作者代表宋世轩(6岁)和秦诗涵(9岁)同学发言
荣誉作品
评委提名作品
最佳制作作品
最佳造型作品
最佳创意作品
观展现场
美育活动
本届展览的美育延伸活动“席地而坐博物馆”——对语云冈 塑造未来主题活动在大同云冈研究院同期举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和云冈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为广大青少年雕塑小作者分享中华传统文化、云冈文化、雕塑艺术,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鬼斧神工的雕塑技艺,一起学习雕塑知识,聆听每件雕塑作品的故事。
展览作品(部分)
中华美育,雕塑未来。雕塑是空间的艺术,是思想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本届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它们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同时积极回应时代脉动,展现了青少年一代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语境下,对材料、空间、形态与社会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这不仅是对雕塑技艺的学习与传承,更是在塑造一种面向未来的艺术思维和人文情怀。
……我们相信,在大同这座汇聚古今中外雕塑艺术的艺术殿堂之中,年轻的艺术心灵将与历史对话、与大师同行,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启迪。
——前言节选
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晓琳
最佳造型作品
《旅途》 赵婉亦 12 岁 辽宁省大连市
《冰雪铸魂》 王梓贝 11 岁 湖北省黄石市
《赛博朋克鸵鸟》 张柏华 11岁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赤壁之战》 武漪波 11岁 河北省石家庄市
《韦陀》 丛铭希 10岁 山东省威海市
《落羽纪》 姚默予 14岁 北京市
《家常》 方天瑞 13岁 天津市
《相伴》 申阿黛奥拉 16岁 北京市
《公仆》 张典 17岁 广东省广州市
最佳制作作品
《远古的海》 朱祉淇 9岁 广东省深圳市
《四书五经》 饶芯睿 12岁 贵州省都匀市
《古今衣梦》 秦诗涵 9岁 河南省郑州市
《我眼中的山海经》 王一石 12岁 北京市
《勇敢的水母》 王籽舒 10岁 北京市
《毕加索“特效”狂想曲》 王韵雅 13岁 江苏省常州市
《平凡如我 创意重生》 胡锦源 14岁 河南省信阳市
《才》 刘明蕊 15岁 贵州省都匀市
《五花马》 桂昊煊 17岁 广东省广州市
最佳创意作品
《猫咪乐园》 路博忻 9岁 陕西省西安市
《老虎拔牙》 宋世轩 6岁 北京市
《在雨中喷火的龙》 王泽燊 6岁 北京市
《我的眼泪河》 王睿阳 9岁 山西省太原市
《爱美的小狮子》 胡奕琛 10岁 北京市
《鸮》 张梁 13岁 北京市
《沐浴在母爱中》 王熙雯 13岁 北京市
《飞翔的诗人们》 沙金特 14岁 北京市
《挠痒》 李翰朗 17岁 北京市
展览资讯
2025第八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
展览时间:2025年8月8日—10月12日
展览地点:大同市雕塑博物馆
资料来源:雕塑系主编丨吴琼编辑丨廖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