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之歌《我家住在沈阳城》:朱晓红原唱下的城市交响,奏响发展强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5:06 1

摘要:“我家住在沈阳城,老话就叫盛京。改朝换代多少辈呀,不变的还是关东风。”朱晓红以其甜美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这首由胡宏伟作词、马登弟谱曲的民谣演绎得韵味十足。歌曲自问世以来,不仅成为沈阳人心中的乡愁寄托,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城市地标产业、区域品牌塑造及文旅融合

“我家住在沈阳城,老话就叫盛京。改朝换代多少辈呀,不变的还是关东风。”朱晓红以其甜美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这首由胡宏伟作词、马登弟谱曲的民谣演绎得韵味十足。歌曲自问世以来,不仅成为沈阳人心中的乡愁寄托,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城市地标产业、区域品牌塑造及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歌曲字里行间巧妙串联起沈阳的标志性元素。从“南门大帅府、故宫十王庭、北陵的石碑坊、东陵的一百单八蹬”等历史建筑,到“老边的饺子馆、李连贵的熏肉和大饼”等特色美食,再到“顺着那个城墙根上捉蛐蛐呀,提着一盏小灯笼”的市井生活场景,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盛京画卷。对沈阳本地人而言,朱晓红的歌声宛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儿时记忆的匣子,那些在胡同里嬉戏、在城墙根玩耍的画面,随着旋律一一浮现;而对于外地听众,歌曲则是一扇充满吸引力的窗口,让他们对沈阳这座城市充满向往。正如网友“盛京游子”评论:“每次听朱晓红唱这首歌,眼泪就止不住,沈阳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在歌声里,太想家了。”另一位来自广东的网友留言:“被这首歌吸引,专程去沈阳打卡了大帅府和故宫,还吃了老边饺子,果然和歌里唱得一样有韵味!”

我家住在沈阳城(朱晓红),

地标中国刘海铭

在城市地标产业发展上,歌曲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以沈阳故宫为例,这座我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凭借其融合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建筑风格,本就极具吸引力。朱晓红演唱《我家住在沈阳城》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了沈阳故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发展。沈阳沈北新区的“稻梦空间”同样受益,歌曲中对沈阳特色的描绘,让更多人了解到当地的优质农产品“清水大米”。依托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的“稻梦空间”文旅项目,集种植、观光、体验于一体,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实现清水大米溢价销售,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地标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在区域品牌塑造方面,歌曲将沈阳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凝练成独特的城市符号。无论是方城承载的厚重历史,还是中街的繁华热闹,都通过朱晓红的歌声深入人心,使沈阳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如今,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众多游客打卡沈阳地标时,常常哼唱这首歌并拍摄视频分享,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网友“沈阳小灵通”感慨:“朱晓红的这首歌,把沈阳的韵味都唱出来了,现在带着孩子逛中街,听着歌,感觉还是小时候那味儿。”这些传播与互动,不断强化沈阳的区域品牌形象,让“沈阳印象”更加鲜明立体。

从文旅融合角度来看,歌曲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文化与旅游的桥梁。沈阳市围绕歌曲中的元素,举办了一系列文旅活动,如以《我家住在沈阳城》为主题的音乐晚会、文化展览等,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同时,歌曲也成为沈阳文旅宣传的重要素材,在城市宣传片、旅游手册中频繁出现,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沈阳,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朱晓红原唱的《我家住在沈阳城》早已超越普通歌曲的范畴,它是沈阳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是推动地标产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是塑造区域品牌的响亮名片,更是促进文旅融合的强力纽带。在未来,这首歌将继续在岁月长河中传唱,为沈阳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沈阳的独特魅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乡情乡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