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舆论漩涡的理想i8“闪电”调价:是自救还是市场冒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14:11 1

摘要:碰撞测试引行业反噬:发布会上,理想播放i8与8吨卡车相对速度对撞视频,宣称“车身结构完好”。此举遭卡车制造商东风柳汽直指“误导性营销”,质疑测试中卡车空载、锁止机构被动过手脚,涉嫌用“非常规场景”制造安全噱头。行业专家批评其“为流量透支公信力”,商用车领域更将

上市即陷双重困局:营销争议与配置质疑交织

7月29日,理想i8以“32.18万起售的六座纯电SUV”身份登场,却在首周就被推上舆论风口。

- 碰撞测试引行业反噬:发布会上,理想播放i8与8吨卡车相对速度对撞视频,宣称“车身结构完好”。此举遭卡车制造商东风柳汽直指“误导性营销”,质疑测试中卡车空载、锁止机构被动过手脚,涉嫌用“非常规场景”制造安全噱头。行业专家批评其“为流量透支公信力”,商用车领域更将其视为“对行业规则的破坏”。

- 定价配置失衡遭用户吐槽:入门Pro版(32.18万)缺失冰箱、二排娱乐屏等标志性配置,被调侃“花30万买了个‘简配壳’”,对比28万的理想L6性价比悬殊。市场数据显示,超98%订单集中于Max/Ultra版,Pro版几乎成“摆设”,暴露产品规划与用户需求的错位。

72小时紧急转向:从“多版本”到“标配即满配”

面对首周仅6000台的订单量(不足预期一半),理想8月5日火速启动调整:

取消Pro/Ultra版,仅保留Max版,售价直降1万至33.98万,同步赠送价值1万的铂金音响,相当于“变相让利2万”。原Ultra版专属的冰箱、双腔空悬、AD Max智驾系统下放,实现“入门即高配”。已订Ultra版可退差价,Pro版用户免费升级或无责退订,试图平息潜在不满。

敏捷性背后的隐忧:短期救市难掩长期风险

此次调整凸显新势力“快速纠错”的特点,但利弊交织:

单一配置降低决策门槛,降价+增配让i8在30-35万区间竞争力骤升。多地门店反馈,调价后咨询量翻倍,部分用户直言“现在的配置才对得起这个价”。

上市一周即调价,易让消费者质疑“定价随意性”,老车主的“被割韭菜”情绪可能发酵。碰撞测试引发的“信任危机”并非降价可消解,行业对其“过度营销”的标签已初步形成。而乐道L90以26.58万起售的低价卡位,小米YU7等新车型即将入市,i8若不能靠产品力突围,降价恐成“饮鸩止渴”。

破局关键:从“营销造势”回归“技术筑基”

理想i8的“闪电调价”是危机中的必然选择,但其能否扭转颓势,核心仍在三点:

- 交付口碑定成败:实车安全性、续航表现若获用户认可,或能冲淡营销争议;反之,降价只会沦为“无效补救”。

- 竞品价格战考验抗压能力:若乐道、小米跟进让利,i8的价格优势将快速稀释。

- 品牌调性需重塑:从“靠测试博眼球”转向“以技术赢信任”,才能让市场真正接纳其纯电产品。

这场调价是理想的“应急自救”,但能否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认可”,还需交付后的硬实力说话。新势力的敏捷性,终究要以产品力为根基。

来源:大力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