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报复一个人的方法就是降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7 13:58 3

摘要: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明明是对方故意找茬,你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结果人家该吃吃该喝喝,倒是你自己先把自己熬垮了?这时候要是有个人跟你说“别生气,报复他最好的方式是降熵”,你可能会懵:“啥是降熵?这跟报复有啥关系?”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明明是对方故意找茬,你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结果人家该吃吃该喝喝,倒是你自己先把自己熬垮了?这时候要是有个人跟你说“别生气,报复他最好的方式是降熵”,你可能会懵:“啥是降熵?这跟报复有啥关系?”

说白了,“熵”就是个衡量“混乱程度”的词。你看刚收拾好的书桌,过两天就堆满杂物;没红绿灯的路口,车一多就乱成一锅粥——这就是“熵增”,东西会自发从有序变乱。人心也一样,你要是天天盯着讨厌的人,心里全是“他凭什么这么对我”“我真想撕破脸”,这些负面情绪就像垃圾一样越堆越多,你的心就成了一团乱麻,这就是“内心熵增”。这时候你越想报复,越容易冲动做错事,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那“降熵”是啥?就是给内心“大扫除”,把那些愤怒、委屈的垃圾清理出去,让自己从混乱变回清醒。晚清名臣曾国藩,早年在江西就遇到过这么个“添堵”的人——江西巡抚陈启迈。这人看曾国藩带湘军打仗有功,怕他抢风头,居然使阴招:断了湘军的粮饷,还背后煽动士兵闹事,摆明了想把曾国藩往死里整。换做一般人,早就拍桌子骂娘、直接找对方干架了,但曾国藩没这么干,他玩的就是“降熵式报复”。

第一步,先给内心“减熵”:别让情绪牵着鼻子走。曾国藩当时也气啊,日记里写“心为忿恚”(心里憋屈得慌),但他没让这股火把自己烧糊。每天晚上,他干的第一件事不是琢磨怎么报复陈启迈,而是写日记——把心里的愤怒、委屈全倒出来,就像给情绪“倒垃圾”。写完了,再翻翻《论语》《中庸》,想想古人遇到“小人使绊子”是咋办的: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么一对照,曾国藩心里就亮堂了:跟这种人生气,等于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值当。他还给自己打气:“打脱牙和血吞”,把屈辱当成练“内功”的燃料,越憋屈越要沉住气。你看,这就是“降熵”:先把内心的乱麻理顺,脑子清醒了,才能想明白下一步该干啥。

光清理情绪还不够,还得练“外功”——降熵不是让你当软柿子,而是让你攒够实力,让对方连跟你较劲的资格都没有。曾国藩稳住心神后,立马开始“布局”:陈启迈不是断粮饷吗?他转头去找江西当地的乡绅、富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硬是凑出了一批军粮;士兵被煽动闹事?他亲自下军营,跟士兵同吃同住,抓纪律、练战术,把湘军打造成一支“铁军”——这就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队伍能打,腰杆才硬”。

等实力攒够了,曾国藩才开始“收网”。他没直接跟陈启迈撕破脸,而是暗中派人查这人的黑料:贪污军饷、任用亲信、排挤忠良……桩桩件件都记下来,整理成厚厚一本“罪证册”。等证据确凿了,他绕开陈启迈,直接把奏折递给了咸丰皇帝。皇帝一看,好家伙,这陈启迈居然这么混蛋,当场拍板:“革职查办!”你看,曾国藩从头到尾没跟陈启迈吵一句架,却用“稳住内心+提升实力”这两招,不仅清除了障碍,还让湘军在江西站稳了脚跟,声望反而更高了。

后来曾国藩总结这段经历,说了句特实在的话:“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意思是,那些让你憋屈、难受的人和事,其实都是来“磨”你的——磨你的性子,让你学会控制情绪;磨你的本事,让你不得不逼自己变强。你要是能扛住这股“熵增”的混乱,把精力从“讨厌他”转到“提升自己”上,等你自己站得够高了,再回头看那个曾经让你讨厌的人,就会发现:他连给你提鞋都不配。

所以说啊,遇到讨厌的人,千万别急着翻脸。翻脸是最低级的报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高级的报复,是学曾国藩“降熵”:先打扫内心,把负面情绪清出去,让自己保持清醒;再修炼外功,把本事练硬了,把实力攒足了。等你的“熵”降下来了,人生有序了,实力上去了,那些曾经让你讨厌的人,自然就会从你的生活里“出局”——不是你赶他走的,是你站得太高,他已经够不着你了。这,才是最狠、也最聪明的“报复”。

来源:追风小太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