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徐寅:最早歌颂武夷茶诗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11:50 1

摘要:在唐末至五代的后梁时期,福建莆田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状元徐寅。他的文学作品以律赋和诗歌见长,并与王集、黄滔一道,被誉为“唐赋之后劲,宋赋之先声”的晚唐律赋三大家。《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两百多首诗歌,其中有一首非常难能可贵地明确提到了武夷茶,这首歌颂武夷茶的诗篇

在唐末至五代的后梁时期,福建莆田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状元徐寅。他的文学作品以律赋和诗歌见长,并与王集、黄滔一道,被誉为“唐赋之后劲,宋赋之先声”的晚唐律赋三大家。《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两百多首诗歌,其中有一首非常难能可贵地明确提到了武夷茶,这首歌颂武夷茶的诗篇,题为《尚书惠蜡面茶》,诗的全文为: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徐寅也称徐簧,字昭梦,号钓矶,福建莆田人,唐五代状元。时梁王朱全忠,握重兵驻守汴梁(开封),而汴梁也是当时非常繁荣的城市。因此徐寅在离开长安后,就到汴梁去寻找发展的机会,一待就是两年左右。在此期间,朱全忠看了徐寅创作的《人生几何赋》,赋中有句子为:

叶落辞柯,人生几何 不觉南邻公子,绿鬓改而华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日哭。梦幻吞侵,朝浮夕沉。任是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全唐文》)

此时的朱全忠正准备推翻唐朝自己当皇帝,看了“任是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后很不舒服,要求徐寅修改。而徐寅却说: “宁可无官,不可改赋。”由此,徐寅也未能成为梁王朱全忠的幕僚,就这样,徐寅于天复三年(903)左右回到了福建,在福州王审知的闽王府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于天祐元年(904),到了泉州王审邦、王延彬父子之处。据《闽书》记载,徐寅“归则卜居延寿溪上,泉州刺史王延彬招致之,如布衣交”。

意思就是,徐寅归来后就筑室隐居在家乡延寿溪边,即现福建莆田城厢区延寿村,泉州刺史王延彬了解到徐寅文才出众,招其前往,徐寅到了泉州王延彬处,王延彬并没有让其就任自己的属下,而是作为平等的朋友来相交。因此说徐寅的晚年,就是在泉州与莆田两地度过的。后期则基本待在了家乡莆田。徐寅去世时,泉州刺史王延彬还专门写了诗歌《哭徐寅》凭吊。诗歌的原文为:

延寿溪头叹逝波,古今人事半销磨。

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

诗歌的大意为:在延寿溪边叹息着水波的不断逝去,古往今来的人生世事,尽在消磨与叹息之中。当年风华正茂的秘书省正字公徐寅,如今归向了何方?正如徐公所作的《人生几何赋》中所言:人生能有几何啊!

来源:莆仙历史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