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奋战保畅通 多措并举筑防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09:20 2

摘要:城关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全区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全员上岗,全面投入城市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通过强化“人防+技防”措施,重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主要洪道进行严密巡查;住建、城管部门组织多支应急队伍及设备提前布防易积水点,打开排水设施、设置警示标识并专人值守;

8月7日晚间开始,兰州市出现持续降雨天气。面对雨情,我市各区县相关部门迅速响应,严格落实防汛措施,合力积极应对降雨天气,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和交通畅通。

城关区:严密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7日晚间发布降雨预警后,城关区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水务、住建、城管等部门高效联动,协同各街道第一时间会商研判。

城关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全区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全员上岗,全面投入城市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通过强化“人防+技防”措施,重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主要洪道进行严密巡查;住建、城管部门组织多支应急队伍及设备提前布防易积水点,打开排水设施、设置警示标识并专人值守;公安、交警部门增派警力分赴重点区域进行疏导交通工作;林业部门及时启动各林区管护站应急响应,巡查劝离游客、加固设施并转移人员。城关区城市管理局重点对十七处易涝点位实施排水作业,开启雨水箅子及井盖排水,同步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值守。

城关区各街道以“雨中巡查+即时处置”的动态防控机制,连夜筑牢防汛安全网。雁南街道沙洼河村社区针对夜间降雨,应急抢险队冒雨巡查低洼路段,协调物业启用抽水泵紧急排涝。南城根社区网格员雨中巡查时发现金昌北路小区雨水井堵塞,立即联合物业冒雨抢修。

七里河区:千名党员彻夜一线排险

8月7日晚,兰州市七里河区遭遇强降雨。全区党员干部迅速响应,连夜组建党员应急队,千余人坚守一线。

区水务局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7次共824条。区环卫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督导7家环卫企业,组织2210名环卫工人、作业车辆87台次,连夜作战,清理73条积水路段、1200个雨水井,清运淤泥杂物7.5吨。

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织开展排查、清淤、值守等工作。魏岭乡重点排查18处地灾点、5座塘坝及3处易涝区,整改27处隐患。彭家坪镇组织村干部巡查河道12公里,疏通淤堵点位5处。黄峪镇组建党员干部巡查队地毯式排查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紧急处置村道积水险情10余处。西湖街道组织党员驻守刀子山、威虎山、女人街、河洪道等地质灾害点。西园街道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重点区域,疏通排水口6处。西站街道连续18小时驻守17处重点区域,清掏排水口230余个。土门墩街道党员干部昼夜巡查易积水路段,抢修缺失井盖。

安宁区:清淤12吨保65条路畅通

8月7日晚,安宁区遭遇强降雨天气,防汛人员连夜巡查79处地质灾害点,紧急处置银滩大桥西引道等5处严重积水路段。截至8日14时,环卫部门累计清理117个雨水井、清除65条道路淤泥12吨,全区未发生重大险情。

暴雨期间,安宁区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动态,加强应急、住建、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全面落实预报预警预案各项措施,依托微信群、应急广播等载体,及时转发预警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防汛人员排查小区配电设施69处;紧盯河洪道、积水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全面预防城市内涝、道路安全等隐患,确保市政设施正常运行。

西固区:预警指令及时通知乡镇街道

为有效应对8月7日、8日强降雨天气过程,西固区强化防范应对处置工作,严格落实防汛值班24小时值守制度。

据悉,西固区应急局接到气象预警后,区安委办及时收集掌握雨情、水情、汛情信息,组织区水务、区住建、西固自然资源分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加强研判,下发通知,并将具体防范要求及预警指令通知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做好叫应叫醒准备(包保机制覆盖92个村社区、1952户、3852人);增派巡查巡检人员力量。

同时,雨前和雨中,西固区应急局调度各乡街共转移地灾隐患点涉险群众(新城镇2处地质灾害点3户6人、达川镇1处地质灾害点2户5人);劝离河洪道、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人员。各成员单位下沉干部职工329人,对355处隐患点进行检查,提前预置4台抽水设备,预备10台抢修机械。全区共安排17支综合性专业救援队伍635人,车辆117辆。其中,消防救援队伍3支450人,基干民兵队伍150人,供水、医疗、供电、通信、供热、燃气、市政等专业队伍,及13个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620人,共计1255人。设立临时安置点金城公园、西固体育场等共10处。

红古区:24小时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8月7日晚,红古区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立即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红古区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警“叫应叫醒”机制,充分利用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群众和企业发布降雨天气预警信息。在8月7日21时-8日凌晨3时的主要降水时段,每间隔1个小时就发布一次预警信息。

红古区紧盯前期排查出的15处重点风险隐患点,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对109国道3处邻崖路段、8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城市积水点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巡查。

8月7日21时,为确保安全,红古区临时封闭了X318享堂峡段,并于8日上午9时恢复通行。此外,还督促3个涉河涉沟在建工地、3家临水企业、20个在建工地暂时停工,并做好应对处置工作,防止因施工影响防汛安全。对受威胁较大的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6户34人及时进行了转移。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红古区9支共计475人的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待命,其中消防救援力量32人。在7个镇街设置了临时避难安置点38处,储备62类防汛物资共计5585件,并全部调拨至防汛重点区域。

永登县:动态监测水情及时疏浚河道

面对强降雨天气带来的挑战,永登县各部门协同联动,从抢险处置到民生保障,织密防汛安全网。

县水务局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动态监测雨量与河道水情,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巡查时发现龙泉寺镇杨家营沟道护堤约100米被冲毁后,立即调度12名抢险人员与6台机械,通过疏浚河道引导水流。同时,联合属地乡镇对庄浪河沿岸的李家湾、龙家湾及薛家湾砂沟推进清淤疏浚工作。县水产站通过“永登县渔业养殖群”实时转发气象预报,先后深入养殖场等企业,重点检查增氧机、水泵等电器设备的漏电风险与线路老化问题。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先后赴柳树镇、大同镇、龙泉寺镇等受灾区域,重点排查暴雨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工作人员赴武胜驿镇三庄村查看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灾毁情况。县环卫服务中心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易积水路段及排水井口的巡查清理。

来源:红古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