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主要杀什么害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9 08:40 3

摘要:吡虫啉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为全球农业害虫防治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干扰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紊乱,最终使害虫麻痹死亡。这种选择性毒性使其对哺乳动物相对安全,却在害虫

吡虫啉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为全球农业害虫防治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干扰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紊乱,最终使害虫麻痹死亡。这种选择性毒性使其对哺乳动物相对安全,却在害虫防治领域展现出卓越效果。

一、吡虫啉的核心防治对象
1. 刺吸式口器害虫
吡虫啉对刺吸式害虫具有显著防效,尤其擅长防治:
- 蚜虫类:包括棉蚜、麦蚜、桃蚜等,这些害虫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植株矮化,更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吡虫啉可通过内吸作用在植物体内传导,蚜虫吸食后迅速停止取食,24小时内死亡率可达95%以上。
- 飞虱类: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水稻主要害虫,吡虫啉能有效阻断其种群爆发。2022年江苏农科院试验显示,25%吡虫啉WP对褐飞虱的持效期达15-20天。
- 粉虱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设施农业顽固害虫,吡虫啉可通过熏蒸和触杀双重作用控制其危害。

2. 鞘翅目害虫
对部分甲虫幼虫表现出优异效果:
- 金龟子幼虫(蛴螬):吡虫啉颗粒剂土壤处理可降低花生田蛴螬危害率达80%以上。
- 跳甲类:如黄曲条跳甲,通过种子处理可保护幼苗期免受侵害。

3. 其他重要害虫
- 蓟马:针对葱蓟马、花蓟马等难防害虫,吡虫啉与阿维菌素复配可提升防效30%。
- 叶蝉:如小绿叶蝉,吡虫啉对其若虫和成虫均有良好效果。
- 潜叶蝇:美洲斑潜蝇幼虫在叶片内取食时仍能被吡虫啉的内吸活性所杀灭。


二、特殊应用场景
1. 土壤害虫防控
吡虫啉在土壤中稳定性较好(半衰期约40-190天),用于防治:
- 甘蔗螟虫:种苗浸泡处理可降低螟害率60%-75%
- 马铃薯块茎蛾:种植前沟施可保护新生块茎

2. 种子处理技术
吡虫啉是种衣剂主要成分,可防治:
- 小麦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等
- 玉米苗期害虫:灰飞虱(兼防粗缩病)
- 棉花苗蚜:持效期覆盖整个苗期

3. 卫生害虫防治
5%吡虫啉悬浮剂对蟑螂的连锁杀灭作用显著,通过接触传染可消灭整个种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优于传统氯丹,且对环境更安全。


三、使用技术要点
1. 科学用药原则
- 轮换用药:与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我国云南部分地区蚜虫已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抗性(抗性倍数>20倍)。
- 精准施药:防治稻飞虱推荐用有效成分30-45g/ha,超量使用易导致再猖獗。
- 施药时机:蚜虫种群密度达防治指标(如麦蚜百株500头)时立即施药。

2. 剂型选择指南
| 剂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70%湿拌种剂 | 持效期长 | 小麦拌种 |
| 25%可湿性粉剂 | 成本低 | 大田喷雾 |
| 5%悬浮剂 | 渗透性强 | 设施农业 |
| 2.5%颗粒剂 | 缓释作用 | 土壤处理 |

3. 环境安全使用
- 养蜂区花期禁用:吡虫啉对蜜蜂急性接触LD50为5-24ng/蜂
- 水生生物保护:施药后7天内避免田水排入鱼塘
- 抗性治理:采用"高剂量+长间隔"策略(如70%拌种剂每季只用1次)

实践表明,将吡虫啉纳入IPM(综合害虫管理)体系,配合农业防治(抗虫品种)、物理防治(黄板诱杀)等措施,可减少30%-50%的化学农药用量,同时维持良好的防治效果。未来随着纳米缓释剂型、靶向递送技术的发展,吡虫啉的使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白领小黑黑i

相关推荐